1、yield使用
1)函数中使用yield,可以使函数变成生成器。一个函数如果是生成一个数组,就必须把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如果使用生成器,则在调用的时候才生成数据,可以节省内存。
2)生成器方法调用时,不会立即执行。需要调用next()或者使用for循环来执行。使用for循环不需要自己捕获StopIteration异常。使用next()方法,当生产器方法执行结束会抛出StopIteration异常(只要不是使用yield返回数据,都会抛出StopIteration异常)。
3)yield不仅可以返回值,也可以接收值。下面面示例为生产消费模式。生产者生产一条记录,消费者消费一条记录。
4)调用生成器send方法传递数据时,必须先调用next(c)或者c.send(None)方法,执行到yield语句,等待接收数据。否则会报错。
exmple(加粗那句):
1 def consumer(): 2 r = ‘‘ 3 while True: 4 n = yield r 5 if not n: 6 return 7 print(‘[CONSUMER] Consuming %s...‘ % n) 8 r = ‘200 OK‘ 9 10 11 def produce(c): 12 c.send(None) # 和next方法一样 获取下一个值,必须先使用None参数调用一次, 执行到yield 13 n = 0 14 while n < 5: 15 n = n + 1 16 print(‘[PRODUCER] Producing %s...‘ % n) 17 r = c.send(n) # 先发送值给yield语句,再执行到yield语句时返回 18 print(‘[PRODUCER] Consumer return:%s‘ % r) 19 c.close() 20 21 c = consumer() 22 produce(c)
2、yield from的使用
1)为了让生成器(带yield函数),能简易的在其他函数中直接调用,就产生了yield from。
2)以下代码,htest为生成器,itest通过yield from 直接调用htest。这样itest也变成了一个生成器。创建itest实例不断的去获取数据,当生成器执行结束时,会抛出StopIteration异常。那这个异常是htest抛出的,还是itest抛出的。通过捕获异常,会发现其实是itest抛出异常,htest并不会抛出StopIteration异常。
3)yield from 也可以返回值,通过变量接收。变量接收的值,即htest使用return返回的值。示例代码中,当i==3时,会直接使用return返回,这时val的值就是100;因为htest函数中不是使用yield返回值,所以itest会继续执行print(val)语句。itest代码执行完,然而并没有使用yield返回数据(htest中没有,itest中也没有),所以马上会抛出StopIteration异常)(如果在itest函数最后使用yield返回一个数据,就不会抛出异常)。
1 def htest(): 2 i = 1 3 while i < 4: 4 n = yield i 5 if i == 3: 6 return 100 7 i += 1 8 9 10 def itest(): 11 val = yield from htest() 12 print(val) 13 14 t = itest() 15 t.send(None) 16 j = 0 17 while j < 3: 18 j += 1 19 try: 20 t.send(j) 21 except StopIteration as e: 22 print(‘异常了‘)
执行结果:1
2
3
100
异常了
参见:http://blog.csdn.net/chenbin520/article/details/78111399?locationNum=7&fp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