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 2018-02-26 16:40:31
@Author : Roger TX (425144880@qq.com)
@Link : https://github.com/paotong999
故事背景:
时代背景:20世纪90年代的湖北武汉
男主(马学武):大专学历,原为技术员,然后当上了厂办主任,因为偷情事件被曝光,被贬为技术员,后来因为此事名声不好,成为工厂下岗首先被裁掉的人。
女主(李宝莉):小学学历,下岗职工,下岗后到汉正街一个卖袜子的老板处打工,因为长得好看很多人追求,她看中了马学武的学历高,人长得也不错,在马学武追求下和他结婚。
小宝(马文昭):从小就很怕妈妈,因为妈妈总在训斥爸爸,由于爸爸有文化,作为学生的他自然和爸爸更亲近一些,后来马学武跳江之后,他就一直和李宝莉做对,高考状元。
故事情节:
马学武当上厂办主任后,厂里给马学武分了一套房子,故事的开篇即是以搬迁新房开始,李宝莉在楼下和搬迁工讨价还价,颐指气使的指挥马学武干活。马学武则是一副高度软弱、对李宝莉唯命是从的妻管严样子。搬入新房后,马学武想招待一下搬迁工,然而却被李宝莉当着一众搬迁工的面毫不留情的怒斥。搬迁工在临走的一番话“看你在外面大小也是个领导,回到家被这样的女人罩着,你有再大的成就也是……”激化了马学武心中的屈辱,当天晚上,他提出离婚。
然而此时的李宝莉正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她不理解也不同意马学武的离婚要求。在和闺蜜的一番对话后,她开始想转变自己,留住马学武,但此时的马学武受领导的器重,已经由技术员升为厂办主任,进入领导层,对于在家中依旧对马学武吆五喝六的李宝莉已经开始感到厌烦,在外的风光和在家的厌烦让马学武离婚的心思实际上越来越成熟。他开始晚归,分居,对李宝莉愈发冷淡,直至出轨。
发现丈夫出轨的李宝莉选择极其不明智的报警行动,导致马学武的前途毁于一旦,被贬为技术员。李宝莉也极尽冷言冷语,在儿子和闺蜜面前页丝毫不留情面,这是恰逢马母来投奔儿子,李宝莉也是展现出满脸的不耐烦和嫌弃。工厂下岗裁员,马学武成为了首先被裁掉的人,心灰意冷的马学武发现导致这一切的根源的报警人居然是李宝莉时,他脆弱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了,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留下的遗书页没有一字提到李宝莉。小宝也在父亲去世后对母亲一直怀恨在心。
李宝莉为了不让家庭散了,选择了自己去做扁担工,尽管她的闺蜜小景给她介绍了好几分工作,但她却以做不来推辞了。为了支撑起这个家,李宝莉的扁担工一做就做了10年,10年的扁担工生涯让她的容颜已没有了昔日的靓丽,10年的扁担工生涯让她的身心俱疲。因为自己学历底下和忙于挣钱,10年来母子的关系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愈加恶劣。
终于小宝高考一举成为状元,然而小宝的第一件事却是要和李宝莉断绝母子关系,并把李宝莉赶出家门。不甘心的李宝莉试图和小宝对话,然而小宝的一番话却震得她哑口无言,走在江边的路上,看着同龄的孩子的欢歌笑语,想想小宝好像从来没有笑过,李宝莉释然了,回到家收拾行李,离开了这个家。
故事感想:
1、一切悲剧最终归结于自身的性格和选择
悲剧很多时候,是由于自身的性格的和选择所导致的,而这种性格和脾气的养成又和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心态密不可分。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可见性格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而性格并不是先天遗传的,性格时人们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例如影片的男主,他如果的懦弱,以至于自尽,与其在家的弱势也是分不开的。
性格和本性是不同的,本性是先天形成的,比如虚荣,自尊,求生,懒惰,贪婪,情色。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比如腼腆,暴躁,懦弱,果断,犹豫,团队。然而无论是本性还是性格,都是可以通过不断进化来改正的。例如影片的女主,她也想过改正自己的脾气,然而她一没有选择合适的时机,二没有坚持下去,最终导致事件局面急剧恶劣。
相较于其他一味地、盲目地拔高女性形象,歌颂无上道德情操的女性电影来说,《万箭穿心》是真实残酷得可怕,因为它戳中了社会的痛楚:再大的家庭悲剧归结起来都是个人行为的自作自受。在这样的反思态度之下,《万箭穿心》显得十分世俗,但更具人情味,也更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2、没有对等的思维方式和三观为基础时,生活的质量越高,情感世界的问题越大
在影片中,丈夫是弱势的一方,他有主见,但是性格过于懦弱,无法主导生活的方向,他有担当,却受制于妻子的蛮横。或许他试过与妻子沟通,却屡屡受挫而变得无力,只好选择沉默。随着物质生活的好转和丰盛,马学武和李宝莉的情感世界却发生着剧变。他们不再满足安稳的生活,转而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这个时候,矛盾产生了,最初的矛盾往往都是沟通上的问题。然而李宝莉对于自己的城里人身份的骄傲,对自己美貌的自信,对于马学武农村人出身的不屑一顾。这种心理上的城乡差别和阶级歧视成为了她无理自信的资本,也正是由于弥补身份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差异使得李宝莉的知识和教养都远落后于丈夫,这才最终导致了夫妻的分离。
就算马学武没有出轨,没有自杀,小宝没有恨她、与她断绝关系,李宝莉的人生也不会是完美的。她的文化教育程度决定了她的自以为是,她的优越和骄傲让她封闭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她不具备合格的精神、心理的沟通能力。她在生活中照顾丈夫和孩子,让他们衣食无忧,却从未真正地了解过他们的内心需求,从未反省过自己。
3、知识经济的时代,不学习进步终将被淘汰
终身学习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铁律,学习不只是局限于读书,看报,考试。努力改变自身无知的状态,认清自己现有知识的局限,改变自身的状态也是一种学习。因为不愿意学习,李宝莉和马学武之间的思维差距越来越大,影片中有一句话特别刺骨,就是小宝对李宝莉说“爸爸知道你不看书,所以把她的照片夹到书里面,而你却一直都没有发现”。而李宝莉也因为自身的知识水平底下,一直没能和小宝好好沟通,和小宝的距离页越来越远。
同样本是文化低下的建建,在出狱后,反而不忘进步,其中有两个很细微的镜头说明了建建的进步,其一是建建出狱后,李宝莉问建建准备干啥的时候,建建说自己在里面的10年的教育不是白读的,其二是李宝莉在给建建搓背时,建建是在看书,作为对比的是,公租房的那些扁担工,却聚集在一起看A片。
4、男性更看中社会的认同感,女性更看中家庭的认同感
同样是出轨的两个人,马学武和情妇的结果南辕北辙,固然有性格的原因的里面,但社会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认同感也占有很大的比重。马学武原本是厂办主任,即使在家多么的不愉快,但只要在外面,马学武的腰杆还是很硬的,这个时候依然可以看到马学武的笑容,而下岗对于他来说,在他心中比重最大的社会认同感没了,同时家的归属感对他而言本就是负数,所以结束了自己懦弱的一生。另一方面,他的情妇,因为出轨事件后也没上班,回归家庭之后,日子依然过的安稳。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认识,也是社会对男女的认识,男性更看中社会的认同感,女性更看中家庭的认同感。社会看男性,主要看男性的社会地位,社会看女性,主要看女性的家庭。
5、爱情和婚姻
爱情和婚姻从来都是有所关联的两码事,爱情更多属于感觉层面,来时山呼海啸,去时瞬间全无;而婚姻是现实的生活逻辑的产物,充满了计算和考量。爱情时处处被人捧在心上,而婚姻只剩下生活和平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李宝莉的基础决定了她遇不到更不好选择,并且没有上升的空间,而马学武的不断成长让他上升到更高的平台,他会遇到更优质的资源,视野更加开拓,他的平台使他上层建筑和李宝莉相差甚远。
理想的爱情是郎有情,妾有意,三观契合性格互补,理想的婚姻是互扶互助,平淡如水,个人发展和家庭发展共同进步,不仅个人上升到更高的平台,整个家庭页上升到更高的平台。理想的爱情很多电视有上演,理想的婚姻确不多见,就目前的社会而言,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毒鸡汤也屡见不鲜(例如活着不要那么累,女人生来就是公主之类),导致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发展出现巨大的分歧。章泽天嫁给了刘强东,下半辈子本不用愁,只需要在家吃喝玩乐就够了,但奶茶妹妹并没有过这种少奶奶式的生活,反而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站在刘强东身边的女人。虽不是一个完美的例子,但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