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心理发展的理论

时间:2014-09-23 12:30:54      阅读:17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color   使用   问题   on   c   时间   size   r   学习   

1、认知发展(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stages),用运算来作为划分标准

2、人格发展

3、最近区发展

认知发展

皮亚杰提出。

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人类所有的心理反映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阶段划分标准
①活动相继出现的顺序必须是固定不变的。(顺序固定)

    行为的获得有先后顺序,不能跳越或颠倒。所有儿童都按同样的顺序经历认知发展的各阶段,发展阶段具有普遍性。例如,2~7岁幼儿最初都不知道将一个泥球弄成香肠样时外表虽然变了,但粘土的多少仍然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犹疑;直到7岁以后才有守恒的概念。至于各阶段的时间界限则只是粗略的估计。阶段虽与年龄有联系,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每个人经验不同、社会环境不同,这会加速或推迟甚至阻碍某一阶段的出现,因此,各个阶段的年龄范围的个别差异很大。
②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

    这一结构决定着个体的外表行为,能说明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例如,2~7岁的幼儿之所以没有守恒概念是因为存在“自我中心”观念。幼儿把注意集中在有限的信息上,不能同时注意到物体的各个方面和其间的关系,将泥球弄成香肠的样子,使他看到泥球变长了,就认为粘土也增多了。儿童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组织自己的行动和思维,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结构。旧结构不断改组,新结构不断形成。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基础核心的认知结构调节各种认知活动,因此,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各种同类性质和水平的活动,从而表明其智力发展水平。
③整体结构是连续整合的。(连续整合)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一个新系统。每一阶段的结构是整合的,具有整体性,不是并列或混合在一起的一些无关的特性,各阶段间不能彼此互换,每一整体结构源于前面阶段的整体结构,是对前面阶段的完善,并为下面阶段打下基础。例如,0~2岁阶段中的客体永久性观念是以后7~11岁阶段形成守恒概念的一个整合成分。

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此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分化,只能靠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思维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动作表现为外显活动,尚未内化,还不能在头脑中进行。通过与外界的交往,动作慢慢协调起来,逐渐知道自己的动作与动作对外物所起的作用之间的关系,并能有意识地进行某种活动。进而,开始把自己和外物区别开来,有了客体永久性观念,知道物体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仍继续存在。

根据儿童所表现的行为模式,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
第1小阶段的特征为反射活动,年龄从出生到1个月即新生儿期。新生婴儿只有遗传的一些诸如吸吮、眼动和抓握等简单反射活动。这些反射经过反复练习。才变得较有适应性。婴儿在这一阶段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
第2小阶段的特征为最初的习惯,年龄从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出现初级循环反应,学会抬手到嘴边,但还不能摆弄外物。
第3小阶段的特征是视觉与抓握的协调,年龄从4~10个月。此时,婴儿出现涉及外界物体的二级循环反应,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所看到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会找遮盖物后面的东西。
第 4小阶段的特征为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协调,年龄从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有意地运用已有行为模式去达到一定目的,出现比较完备的实际智力即通过动作解决问题的智力,会伸手去取用布盖着的物体。婴儿有了明确的客体永久性观念,会寻找消失了的东西。
第5小阶段的特征为发现新手段,年龄从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例如,依次从不同高度抛丢玩具,看落在什么地方。出现追求目标的动作,这是感觉运动智力发展的顶点。
第6小阶段的特征为心理组合,年龄从18~24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由感觉运动向心理意象活动过渡,产生了不在眼前的物体的意象,开始有象征行为。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前运算阶段(2-7岁)    此阶段,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幼儿用自己的观点看一切事物,不知有别人的观点。(见自我中心主义)而且幼儿在同一时期内只能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思维缺乏可逆性,还没有守恒概念。儿童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早期的符号功能;b.自我中心性;c.思维的片面性。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
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由于表象的形成和言语的发展,幼儿能运用心理符号,语词或物体代替或表示不在眼前的东西。例如喜欢象征性游戏,椅子成了汽车,小床成了游艇。随着这一功能的出现,幼儿开始进行延迟模仿(原型消失后的模仿)。幼儿能运用语言,并形成心理意象,能使用符号在头脑中再现外部世界。这时期的语词和符号尚不能离开所代表的东西。幼儿还没有形成概念,不能用概念反映事物间的联系。
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根据所见事物的表面特点考虑事物间的关系,既无归纳推理也无演绎推理,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皮亚杰称这种前逻辑思维为传导推理。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此阶段,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该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了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守恒概念(儿童认识到即使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
守恒概念是运算结构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

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在同一时间内,儿童不再仅能集中注意情境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而能注意几个方面;不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

思维的这3个方面──中心化与去中心化、静态与动态、不可逆性与可逆性,是相互依存的。
   现象: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表现。
     已有可逆性,但可逆性的两种形式即逆向性(比如+A的逆向是-A)和互反性(比如A<B是B<A的互反)还是互相孤立的,因此运算还有局限性。此外,儿童的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

形式运算阶段(11-承认)  也称命题运算,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他们开始从具体事物中解脱出来,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能运用语词或符号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能根据假说或命题进行逻辑演绎推理。这一阶段的思维比具体运算阶段有更大的灵活性。这是由于能用符号代替符号,比如代数中以x、y代替数字。另外,两种可逆形式(逆向性和互反性)联合成一单独的系统,因而能随心所欲地支配整个整合系统,进行复杂而完备的推理,如根据某些或所有可能的组合去推论一个问题。而且,能对一个问题提出可能的假设,并能详尽而系统地变换有关因素逐个论证所提假设,最后得出恰当的结论;甚至能根据实验的结果找出事物的规律并建立理论,尽管还很幼稚。他们还能“对运算进行运算”即除了能思考具体事物外,也能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回想、分析一系列内心活动,评价自己的和别人的思想;能将不同的运算加以整合,形成适用于更大范围的高一级的运算。例如,将各种算术运算整合起来,形成更普遍的代数运算。

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a.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
b.教学科研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皮亚杰认为发展先于学习,不主张通过学习加速儿童的认知发展,忽视了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他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

心理发展的理论

标签:color   使用   问题   on   c   时间   size   r   学习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erveros/p/398783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