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实现计算器的时候,得考虑到界面与逻辑的分离。
那么基本程序的架构一般包含:1、用户界面模块(UI),用来接受用户输入及呈现数据;2、业务逻辑模块(Business Logic),根据用户需求处理数据。
那么基本的设计原则是:功能模块之间需要进行解耦;核心思想是强内聚,弱耦合:1. 每个模块应该只实现单一的功能;2. 模块内部的子模块只为整体的单一功能而存在;3. 模块之间通过约定好的接口进行交互。
那么在工程开发中接口是什么呢?从广义上来说,接口是一种契约(协议,语法,格式等)。从狭义上来说,分为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两个方面。对于面向过程而言,接口是一组预定义的函数原型。对于面向对象而言,接口是纯虚类(C# 和 Java 直接支持接口)。
那么我们实现的用户界面与业务逻辑的交互可以用下图来描述:
模块之间仅通过接口进行关联:必然存在模块会使用接口,必然存在模块实现对应的接口。
模块间的关系是单向依赖的:避免模块间存在循环依赖的情况,循环依赖是最糟糕设计的标准之一。
我们建立一个 ICalculator 头文件,包含两个纯虚函数:virtual bool expression(const QString& exp) = 0; virtual QString result() = 0;
建立 QCalculator 类,头文件如图所示:
Qcalculator.cpp 文件实现如下:
bool QCalculator::construct()
{
m_ui = QCalculatorUI::NewInstance();
if( m_ui != NULL )
{
m_ui->setCalculator(&m_cal);
}
return (m_ui != NULL);
}
QCalculator* QCalculator::NewInstance()
{
QCalculator* ret = new QCalculator();
if( (ret == NULL) || !ret->construct() )
{
delete ret;
ret = NULL;
}
return ret;
}
void QCalculator::show()
{
m_ui->show();
}
QCalculator::~QCalculator()
{
delete m_ui;
}
在 QCalculatorUI.cpp 中我们加入
void setCalculator(ICalculator* cal)
{
m_cal = cal;
}
ICalculator* getCalculator()
{
return m_cal;
}
那么我们最终运行得到的可执行程序就是一个已经可以进行计算的计算器了,我们输入 3 * (2 + 3)/ 5, 结果应该为 3 。如下:
我们再除 0 ,结果为 Error。
那么关于这个小项目计算器的学习,我们就到此结束了。后面继续学习QT其他相关的知识。
以上内容来自狄泰软件学院的QT教程,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可以加我QQ:243343083,一起学习。狄泰技术交流群:199546072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2810168/209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