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代码规范
1.1
因为软件开发多数是一个团队的事情,所以需要格外注意代码规范。我们的代码日后通常是需要去维护的,是需要去给别人看的。但是,不同的编程语言对代码规范的要求是否相同呢?
因为在工作室学的是前端语言,我对前端的代码规范比较了解。
有一位博主总结的前端代码规范,个人感觉非常好:https://www.cnblogs.com/qinyi173/p/7150644.html
1.2
书中(P63)页提到 ”匈牙利命名法“ ,并说到:
”在这类语言中,前缀就不是很必要,匈牙利命名法并不适用。微软的.NET框架就不主张用这样的命名法则。“
这句话说明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框架,所适合的命名法则是不同的。那我们常用的命名法则有哪些呢?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这个问题,找到了一篇博客:https://www.cnblogs.com/Offie/p/5021368.html
这篇博客中提到了3种命名方法:驼峰命名法、帕斯卡命名法、匈牙利命名法。
以下,简单总结一下这3种命名法的特点:
驼峰命名法:函数名中的每一个逻辑断点都由一个大写字母来标记。在许多新的函数库和Microsoft Windows这样的环境中,它使用得当相多。
帕斯卡命名法:与骆驼命名法类似只不过骆驼命名法是首字母小写,而帕斯卡命名法是首字母大写。
匈牙利命名法:通过在变量名前面加上相应的小写字母的符号标识作为前缀,标识出变量的作用域,类型等。顺序是先m_(成员变量), 再指针,再简单数据类型,再其它。
以下是3种命名法的举例:
MyData 就是一个帕斯卡命名的示例
而myData是一个骆驼命名法,它第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小写,后面的单词首字母大写,看起来像一个骆驼
而iMyData是一个匈牙利命名法,它的小写的i说明了它的型态,后面的和帕斯卡命名相同,指示了该变量的用途.
二、关于代码复审
之前我们了解了单元测试,是确保代码质量的一种方法。乍一看代码复审,好像功能与测试差不多,但其实这是两件不一样的事情。
书中(P72)说到:
“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我们做代码复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错误的发生,而不是找一个人来对着你的代码点头。一些简单的修改不是非得要一个复审者来走一遍形式。在项目开发的早期斤斤计较于一些细枝末节(例如:帮助文件里的拼写错误,数据文件格式不够最优化等)也是于大局无补的,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不用处理了,我们可以建立一些优先级较低的工作项来跟踪处理。”
我觉得,书中这一段说得很好,代码复审的过程就如同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一样。
做一件事情,我们要不时回过头去查漏补缺一番,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我们要给发现的问题确定优先级,从而判断这个问题是否亟待解决。
所以,我想知道,在代码复审的过程中,哪些问题是属于优先级低的问题?
我查了一些相关的博客,主要有以下观点:
1:Code review 不应该承担发现代码错误的职责。
Code Review主要是审核代码的质量,如可读性,可维护性,以及程序的逻辑和对需求和设计的实现。
代码中的bug和错误应该由单元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回归测试来保证的(其中主要是单元测试,因为那是最接近Bug,也是Bug没有扩散的地方)
2:Code review 不应该成为保证代码风格和编码标准的手段。
编码风格和代码规范都属于死的东西,每个程序员在把自己的代码提交团队Review的时候,代码就应该是符合规范的,这是默认值。
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不应该交由团队来完成,否则只会浪费大家本来就不够的时间。
而代码复审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书中(P73)的核查表中已有详细说明。
三、关于敏捷开发
书中(P75)提到:
“结对编程随着敏捷思潮的兴起而广为人知,然而这种实践早已有之。”
什么是敏捷思潮?这是怎样的一种开发模式?
我在百度百科上找到了详细的关于敏捷开发的介绍,并仔细地阅读了。
其中,敏捷开发的宣言原则叙述得既有艺术性又简洁明了,故摘录如下:
四、关于牛仔式编程
名词解释:“牛仔式编程”,这个词我们用来描述那种直接在生产环境服务器上修改代码的行为。“戴着粉红色的大檐帽”表示你要严格的检查,谨慎的决定。
书本在第77页提到 “牛仔式编程” ,这是一种不提倡的行为。
五、关于提意见
书中(P81)中提到的4种影响他人的方式,分别是断言、桥梁、说服、吸引。
”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方法,只有合适或不合适的方法。“
书中讲的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说服别人的方法,温和的方法有助于彼此的理解,但遇到紧急情况就要态度坚决。
我觉得,这4种方法是否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使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性格选择说服的方式,使用户与开发者的目标达成一致呢?
在 “如何正确地给予反馈” 这一节里,我学习到,你批评别人的不同层次会给别人带去不同程度的影响。
应该要这样做,不论你多么生气,都不要评论别人的本质和固有属性,尤其是对待你的亲人和朋友,永远都别说出最伤人的那句话。
六、关于猪、鸡和鹦鹉
书中大致是这么为3种动物的贡献排序的(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猪 > 鸡 > 鹦鹉。
因为猪是 ”全身心投入“(Committed)、鸡是 “参与”(Involved)、鹦鹉是 “围观”(Bystander)。
但我觉得,这么说是不合理的。这3种动物的特长不一样,他们在团队中都贡献了自己擅长的部分。
比如在一个企业中,鹦鹉好比是市场推广,或者是领导人员,他们虽然不像一线程序员那样埋头苦干,但他们只要是全身心的为这个项目筹划,就是全力以赴的“猪”。
我们不能用做的事情类别去定义一个人的贡献度,企业需要分工,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才能完成项目,不是吗?
因为常看见软件行业的一些求职鄙视链,我觉得这是不好的。
由这个话题引申,我觉得对于我们本科生,应该尝试着去发现自己擅长的部分,为以后我们的职业定位做一个基础。
七、关于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确实是提升团队绩效、提升部门乃至企业效率的好方法。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绩效管理。但这个不适合在我们的组队作业中实行。
首先,绩效管理其实是有淘汰制的,他在企业中是用利益驱动的。但我们的团队成员是我们的同学,我们的目的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我们可以在讨论的情况下确定每个人的贡献比,因为这是有目共睹的,而不是采用淘汰制。
其次,取得好成绩是团队共赢的模式,而内部竞争会导致内部损耗。企业由于人数多,每个人之间的联结小,共同利益少,因此需要个人为单位的竞争。但我们的学生团队本就有共同目标,应该 ”一致对外“、一起努力才对。
最后,在百度百科中有关于绩效管理的这句话:
“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
绩效管理一定需要一个管理者,那在我们的团队中如何确定这个管理者呢?不管是对推举形式上,还是管理者的个人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吧。
总之,我觉得绩效管理应该用于较多人数的团体,因为这个管理做不好是会带来矛盾的,而小团队的内部崩坏无疑于是灭亡。
八、last but not least:职业道德
这里引用一篇关于软件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博文:https://blog.csdn.net/dipolar/article/details/61413999
我们学习的计算机这门技术,有很大的功用。如果被居心不良的人随意使用,后果会很严重。所以,职业道德是第一位的。
各种职业道德的文件都表明: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当以公众利益为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