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精读书可以让人有不一样的收获,通过本次阅读我认识了不少之前从未注意过的问题。第4章中提出了许多编程方面的规范和两人合作结对编程的阶段和技巧,第17章有许多生动的故事来形容“人”“效绩”“职业道德”之间的各种道理,并提出了一些令人值得深思的话题,耐人寻味。但其中仍有些许不太清楚,或许也有些不敢苟同的地方。关于个人观点提出的问题,如下。
二、关于问题
第4章 两人合作:
“匈牙利命名法”
对于代码规范之前也有涉及,之前提倡的命名法是“驼峰命名法”,因为初次接触了“匈牙利命名法”这个新名词所以略有不解,查阅资料后得知命名方式为:变量名=属性+类型+对象描述,每一对象的名称都要求有明确含义,可以取对象名字全称或名字的一部分。其实之前接触的“驼峰命名法”也有自己的特点因为使用的变量函数名字一般是带有对该算法的通俗解释的,且因为大小写字母而变得层次清晰,对比起来可读性很高更容易的在同行之间交流。那么既然他们都是有提倡的,将来在工作中是否两者都可以使用,如果现在就要养成习惯那应该是用哪一种比较好适应将来的工作要求呢?
第17章 人,效绩和职业道德:
“一个新人能加入一个团队,团队领导看重他什么?”
“所以我们要让‘萝卜快了不洗泥’的人慢下来,这样能减少他们的危害”
书中提到的只有“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投入程度”,而在我看来既然是在团队之中,是否还缺少了十分重要的一点“团队意识和大局观”呢?一个新人拥有丰厚的技能和知识储备,倘若只是自己成长,会否略显孤傲呢,毕竟一个复杂的项目永远不可能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另外就是大局观,团结他人,有余力时帮助同事共同进步的好性情,应该是会更为领导待见的吧。
其中“萝卜与白菜”的故事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书中最后的解答是偏向了白菜,而否定了萝卜,在我心里留下了些许疑惑,难道萝卜这样一群人就真的是危害一个团体的存在?假如在一个团队里,白菜与萝卜比较,我们真的应该是更看重高质量完成任务的白菜而去抑制住萝卜的速度?在我个人看来应该是不一定的吧,萝卜与白菜各有用处,应该是不能一概否定又全部认可。在萝卜中也会有好萝卜与坏萝卜之分,我所理解的好萝卜是那种在错误中学习并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工作效率的技术人员,与一味就知道为速度犯错的萝卜相比,最好区分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犯错中会否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为维护人员和整个工程着想,顾全大局一错不再二犯或多犯,程序设计越来越有规范和条理。随着速度的提升工程量的加大,毫无疑问这群萝卜在将来必定是无论见识,还是学习能力都会远超其他人。在程序开发中,即使是对于白菜而言犯错也是不可避免的,改错能力有时也会成为一种优势。另外就我个人所知,太过于中规中矩,按时完成,也可能是一种应付任务的消极状态吧?很多时候作为程序的开发者维护者,交给自己完成的时间有时也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维护阶段,因为可能成千上万人正在等着使用,此时好萝卜是否更占据优势呢?所以个人感觉两者都应该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吧,只是要合理分析他们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