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OO第一次总结作业

时间:2018-04-03 23:55:28      阅读:19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难度   add   ash   erro   mil   问题:   错误   size   cep   

 第一次作业 

1. 度量分析

(1)OO度量技术分享图片

(2)类图

技术分享图片

(3)自我点评

  本次作业的主要内容是读取字符串、判断合法性以及实现简单运算,难度不大。

  因为是第一次用Java语言写程序,于我而言最大的困难应该是从“过程”到“对象”这种认知思维的转变。尽管按照老师的要求抽象出了两个类,但代码量庞大的main函数还是说明这是一次不那么成功的“面向对象”。如果能再改进的话,应该可以将输入的过程分配到单独的“input”类中处理,让工程整体更加平均,对象的条理性更突显。

 

2. 本程序bug分析

  本次作业公测所有测试样例点全部通过,互测没有被发现bug。但是仍然存在一点问题,就是try-catch方法运用的范围过小,如果测试者数据极大,不确定是否会出现Crash,所以往后的异常处理范围全部扩大至整个main了。

 

3. 测试程序bug分析

  测试的策略主要是基本功能能否实现→字符格式判断是否精准→程序是否稳定。没有结合代码设计结构测试,以后会注意。

  本次测试任务作业公测出现两个bug,都是字符合法检验出现的错误,主要问题在正则表达式代码部分。该程序对正确字符串进行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容错检测时发现了程序遇到“-0”指数会报错,这个点助教们曾经在群里讨论并通知过,而该同学没有在Readme中单独说明,所以判定了一个ERROR。

 

 第二次作业 

1. 度量分析

(1)OO度量技术分享图片

(2)类图

技术分享图片

(3)自我点评

  本次作业主要内容是实现单部“傻瓜”电梯运作,难点为算法层面的“同质判断”与结构层面的“五类协调”。

  虽然按照规定勉强划分了五个类别,但是从类图上可以看出楼层类形同虚设,根本原因就是我的“过程式思想”:每次得到电梯状态和队列中的请求,假装调度后改变状态实现响应,周而往复。从读入的请求字符串开始,我就把这些请求完完全全当成了数组成员,将所有属性信息都归纳在自己的类里,每个请求发出时,并不是“电梯”或者“楼层”有反应,而是仅仅在“队列”中添加了一个蕴含字符串信息的“请求”对象,而整个过程的实现也就是根据“队列”改变“电梯”,得到符合要求的输出即可。因此,整个工程的代码分配及其不均衡,也因为操作过于集中而导致main函数复杂性较高。

 

2. 本程序bug分析 

  本次作业公测全部通过,互测阶段最终被报了两个令我哭笑不得的自定义bug,主要是因为Readme没有push上,测试者有理由依据自身理解判断。吃一堑长一智,在之后的作业里我选择了更保险的Readme提交方法,并且在截止时间前下载作业检查文件是否齐全。

  然而在第三次作业debug过程中,我戏剧性地发现了我与互测者都忽略的问题:在判断UP/DOWN搭配错误时直接用字符而非用转换后的整型数来匹配楼层,导致对于(FR,+ 1,DOWN,0)等类似的指令是不会报错的。也许我应该为逃过了扣分而感到幸运,但这仍然暴露了我对细节的处理还是不够严谨,自测不够全面,也为以后的作业枪响了警钟。

 

3. 测试程序bug分析

  测试的策略是基本功能能否实现→字符格式判断是否精准→同质判断是否正确→程序是否稳定。

  本次测试任务作业公测全部通过,测试时并未发现问题。

 

 第三次作业 

1. 度量分析

(1)OO度量

技术分享图片

(2)类图

技术分享图片

(3)自我点评

  本次作业的主要内容是在上一次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实现单部“智能”电梯运作,难点为算法实现“捎带”。

  由OO度量的结果可见,这次作业的整体架构并不是很优良。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与从第一次作业就出现的问题,输入判断依然是在main函数中实现,而main直接放在了passing类中,为了数据访问的方便将某些类直接作为它的属性变量,导致该类代码较为臃肿,块嵌套过深;二可能是由于自身选择的捎带算法属于保守型,没有考虑效率,循环较多。

 

2. 本程序bug分析

  本次作业公测互测皆安全通过,但是在自身代码调试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遍历队列时条件考虑不全、同理方法在改动时只改了其中一个、对指导书理解偏差导致出现puzzle等。不过正是因为这次的作业较为复杂,仅用输出调试困难,让我有机会运用Eclipse的debug模式更加有条理地查错纠错。

 

3. 测试程序bug分析

  测试的策略是字符格式判断是否精准→同质判断是否正确→捎带功能能否实现→程序是否稳定。

  本次测试任务作业公测出现了4个bug,均是由于输出格式失误导致的,有些可惜。

 

 总结感想 

1. 知识层面

1)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是一种处理字符串输入的高效简洁的方法,在三次作业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助教提供的菜鸟教程(http://www.runoob.com/java/java-regular-expressions.html),我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其基础的使用方法,并应用在程序中。如果我们想让输入符合某种特定模式,正则表达式是最优的选择,仍然使用“有限状态机”来处理只会耗费不必要的精力。

2)Java入门:类、方法、继承、接口

  对于一个名副其实的Java小白而言,面向对象的大门还真没那么好进。一开始为了便于理解,我把class当做是C语言里的struct,或者说是更有仪式感的“struct”。这个“struct”一般要占一整个文件,里面的变量不是加个.就能访问的,必须有私有前缀,除此之外还需添加各种各样的“function”(method)……接着创建了第一个Poly类、构造第一个addTerms方法,自以为很“对象”了,结果写完main一看还是个“过程”。第二次作业建了五个类,尝试着把各自的属性划分到类里操作,但是却分得不够均衡,工程像个身材扭曲的怪物,还是留有“过程思想”的残余。最后了解了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在原有父类的基础上继承出了子类,为电梯运动添加了接口,虽然勉强完成了任务,但对于程序本身来讲存在感并不是很强,有点“强行凑合”的意味。

  emm总结下来就是:知识都懂,运用不通。

3)调试方法

  前两次作业的调试方法是System.out输出型,由于第三次作业的复杂性,改用了Eclipse的Debug功能。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各有适合运用的场景。在Debug模式下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所有变量的变化情况,设置断点按行运行也是找出Exception根源的利器;printf简单粗暴,但在后面的多线程程序调试时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2. 架构层面

  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很多次“对象思维”,此处就不再赘述了。除此之外,还想谈一谈“先设计后编程”的重要性。

  记得第一次课,吴际老师就跟我们建议过写作业之前先在纸上大致写下整体的结构,包括需要什么类、每个类管理哪些属性、需要哪些方法调用、类和类之间如何联系等等,最后一步才是打开IDE敲代码。然而由于前几次作业心态比较焦躁,我没能平静下来先理思路,一直都是边想边写边改的策略,导致写着写着才发现形式上的“对象”实则变了味道,只能暂时抛弃优化架构的想法,以正确输出作为最后的底线。其实一份代码的评价标准并不仅仅依赖于结果的正确与否(虽然这也很重要),它的结构和效率才更能体现出编程水平与思维能力。

  希望下一次总结时能在这些方面能有所进步吧:)

 

OO第一次总结作业

标签:难度   add   ash   erro   mil   问题:   错误   size   cep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jy21/p/868946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