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部分内容来网络,部分自华为存储官方教材
具体教材内容请移步华为存储官网进行教材下载
网络引用内容无法找到原创,如有侵权请通知
------------------------------------重要说明------------------------------------
1、当 HDD1 故障后,故障盘 HDD1 中的数据按照 CK 的粒度进行重构
2、只重构已分配使用的 CK(图中 HDD1 的CK12小黄块和CK13小黄块)
3、存储池中所有的硬盘都参与重构过程,重构的数据分布在多块硬盘中(图中的 HDD4 和 HDD9)
左图传统RAID中, HDD0~HDD4五块硬盘创建RAID5, HDD5为热备盘,当HDD1故障后, HDD0、 HDD2、 HDD3、 HDD4通过异或算法将重构的数据写入HDD5中;
在右图的RAID2.0+示意图中,当HDD1故障后,故障盘HDD1中的数据按照CK的粒度进行重构,只重构已分配使用的CK(图中HDD1的 和 ),存储池中所有的硬盘都参与重构过程,重构的数据分布在多块硬盘中(图中的HDD4和HDD9)。
图中是采用传统RAID的存储系统与采用RAID2.0+的OceanStor存储系统在采用NL-SAS高容量硬盘环境中重构1TB 数据所需时间的对比:
1TB的NL-SAS盘的重构,使用传统RAID的方式需要10小时,而使用RAID2.0技术,只需要0.5个小时,也就是说,重构速度是原来的20倍。
重构速度的提高,减少了重构时间,因此减少了重构过程中对主机业务性能的影响时间,也减少了重构过程中双盘失效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
RAID2.0+技术会根据热备策略自动在存储池中预留一定数量的热备空间,用户无需进行设置,当系统自动检测到硬盘上某个区域不可修复的介质错误或整个硬盘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进行重构,将受影响的数据块数据快速重构到其他硬盘的热备空间中,实现系统的快速自愈合。
目前主流的存储系统拥有成百上千块不同类型的硬盘已经非常普遍,如果使用传统RAID技术,对于管理员来说,意味着不仅需要管理数量众多的RAID组,而且需要针对每一个应用,对每一个RAID组进行周密的性能、容量规划,在当今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要作到准确预估IT系统生命周期内业务的发展趋势以及与之对应的数据增长量级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这使得管理员不得不经常面临存储资源分配不均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大大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
使用RAID2.0+技术的OceanStor存储系统,采用了领先的虚拟化技术,对存储资源进行池化设计,管理员只需要维护少量的存储资源池,所有的RAID配置在创建存储池时自动配置完成,同时,系统会自动根据制定的策略来智能管理和调度系统资源,大大降低了规划和管理的难度。
进入21世纪之后,服务器计算能力的不断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主机应用(数据库、虚拟机等)对存储的性能、容量、灵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RAID组受到硬盘数的限制,容量小、性能差且难以扩展,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业务的需求。当主机对一个LUN进行密集访问时,只能访问到有限的几个硬盘,容易造成硬盘访问瓶颈,导致硬盘热点。
RAID2.0+技术支持由几十甚至上百块硬盘组成一个大的存储资源池, LUN基于存储池创建,不再受限于RAID组硬盘数量,宽条带化技术能够让单个LUN上的数据分布到很多不同的硬盘上,避免了硬盘热点,使得单LUN性能和容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如果当前存储的容量无法满足要求时,只需要简单向硬盘域中增加硬盘就可以完成存储池和LUN的动态扩容,提升了硬盘的容量利用率。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hostman/209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