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战国策评析(一)---东西周

时间:2014-09-24 00:28:55      阅读:24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tyle   strong   sp   问题   on   c   时间   size   r   

     这本战国策读的很畅快,没花多长时间就读完了,但说到整理,却浩如烟海,感叹古人的智慧,最近在读一本《商场博弈论的诡计》,谈及种种谋略,快哉。让乐帝决定好好整理一下《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按照国别体记叙东、西周及战国七雄及宋卫、中山几个国家兴衰史。东西周在夹缝中生存、秦国慢慢兴盛、齐、魏、楚、燕、赵都经历了一波霸主的高潮,又草草收场,读这些国家后期的记叙,基本都在疲于应对秦国的攻伐。看似实力差距显著、结局明显。但历史又怎能看一时之成败,繁荣下,从来都隐藏着危机,危机下,又藏有契机。《战国策》将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主角定义为贵族及谋士,帝王则俯首帖耳,极具看点。

一、东西周

   《战国策》开篇讲东、西周,并没有用太多的篇幅,但作为天子之国,还是给予足够的尊重。而弱肉强食的战国,则没有表现出对天子之国应有的尊敬。整个战国时代,东、西周如樯橹之末,领地被瓜分、时刻面临被大国鲸吞的危险。秦国可以索取立国之九鼎、其他国家可以向其“借兵“借”粮。这时,东、西周的特色极具看点,在大国博弈中,出现了以苏秦家兄弟为代表的谋士,为周国东奔西跑,化解侵略、借兵、邻国被灭的危机。

    借九鼎:乐帝读《战国策》,想到最多的是,三国弱爆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三国中的境遇,在战国时代,早已上演,而且更加精彩。这次借九鼎的游说,主要通过对大国间争霸的矛盾,使秦国退却,而又利用国家间的不信任,使运九鼎不了了之。大国间的利害得失,小国看的最清楚,这也是新加坡作为小国得以壮大的智慧。

   借粮:三国攻秦,向西周借粮,这时候借或者不借都会开罪一方。而韩庆的思路不是在做选择题,而是作为命题人,给薛公出了一道有答案的题目:攻秦则可能他国壮大,不攻秦则周国会为其争取土地、齐国也会因为有秦的威胁继续受到重视。

   这就好比给你个选择,打仗费力还不讨好,不打仗却有好处,这道题太简单了。新意在于他不是在围绕自己“借粮”考虑问题,而是跳出自己的范畴,从对方切身利益角度,替对方谋划未来的权力制衡优势并有现实的领地利益。才取得了游说的成功。

   雍氏之役,韩国雍氏危机,又向西周借粮,西周又面临困境,这次苏代仍然依照上述思路,不是在选择借或者不借,而是跳出圈子,分析楚国的心理,楚国本意速战,却久攻不下,将士肯定迟疑进攻战略,而此时韩国借粮则是示弱,韩国定猛攻,而韩国示强去资助西周,则楚国必定心理崩溃,不久即会退兵。

   这类似智猪博弈,奔袭作战必不能久战,从心理及补给都希望速战,而城下之战,则要尽可能拖延。正如商场上,甲方、乙方并不会有对等的地位,总有一方迫切的需要订单,那么另一方面拖延也就可以寻求实实在在的利益,政府权力寻租也是此道理。

    秦国攻魏国,苏厉作为周的一方,却积极游说周王,魏国破,则周亡国不远,即唇亡齿寒。苏厉游说白起,白起在战国可谓神一样的存在,号称“常胜将军”。而苏厉正是抓住了白起的这一点,白起临近暮年,荣誉无数,地位无上,又何必冒着毁掉一生英明的风险攻魏呢,老将除了荣誉还有什么会留恋呢?

    白起显然被苏厉分析透了,结果周国又可暂时残喘了。

    东、西周国弱,能生存下来,谋士就会特别强,一个公司产品特别烂,销售就非常人,此消彼长,生存总有其合理性。

战国策评析(一)---东西周

标签:style   strong   sp   问题   on   c   时间   size   r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yingyiledi/article/details/39502777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