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性能测试
7.56 掌握“拐点分析”方法系统随着用户的增加,事物响应时间缓慢增加,当用户数达到100虚拟用户时,系统响应时间急剧增加,表现为一个明显的“折线”,这就说明了系统承载不了这么多的用户做这个事物,也就是存在了性能瓶颈。
性能测试的执行过程是由轻到重,逐渐对系统施压。 通常用户最关心的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最大用户数。 分为轻负载区域、重负载区域、负载失效区域。
轻负载区域:随着虚拟用户数量的增加,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也随之增加,而响应时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重负载区域:随着虚拟用户数量的增加,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也随之缓慢增加,随着虚拟用户数量的增长,资源利用率保持相对的稳定,吞吐量基本保持平稳,后续则略有降低,但是幅度不大,响应时间会有相对较大幅度的增长。
此时系统可以继续工作,但是响应时间开始变长,系统资源利用率较高,并持续保持该状态,如果负载一直持续,将最终会导致少量用户无法忍受而放弃。
负载失效区域:资源利用率随之增加并达到饱和,如cpu利用率达到95%甚至100%,并长时间保持该状态,而吞吐量急剧下降和响应时间大幅度增加,即出现拐点。
此处有时会出现系统崩溃。 无法响应用户请求。
最佳用户数:轻重负载区域交界处。此时系统的整体效率最高,系统资源利用率适中,用户请求能够得到最快响应。
最大用户数:重负载区域和负载失效区域的交界处。
点击率和请求:我们知道一个http request对应一个http response,就是说如果没有http请求就不会有http响应。所以点击率和请求是对应的。
吞吐量和TPS(点击率):
吞吐量并不会一直随着TPS的增加而增加。
关系:
用户数增加,响应时间增加,正常。
用户数增加, 响应时间大幅增加,拐点。
用户数增加, 响应时间平稳,瓶颈。
用户数增加,吞吐量增加,正常。
用户数增加,吞吐量平稳,服务器资源最佳。
用户数增加,吞吐量下降,拐点。
压力测试时,场景设计中,按照一定的梯度进行递增,例如10,30,50 并发递增。 在性能拐点的测试场景中应至少执行3次。
标签:性能测试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3693838/20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