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读书笔记7-浪潮之巅(part2)

时间:2018-04-13 20:29:18      阅读:15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幸运   读书   斯坦福   不难   科学   限制   帮助   它的   方案   

浪潮之巅

——成功的公司各有各的绝招,而失败的公司倒有不少的共同之处

 

奔腾的芯(Intel)

  前身:在处理器性能还很平庸的年代,站在科技前沿的计算机公司都是集中在工作站级处理器领域的,而同IBM、DEC和HP等公司相比,英特尔在很长时间里只能算是一个婴儿——一个人数少、生意小、生产性能低的微处理器以弥补低端市场的公司。

  机遇:相比于那个年代的龙头企业,它生产的芯片不是阳春白雪,只要是一个稍富裕的家庭就能够承担芯片的价格,而微机的经典之作IBM PC将这一切推向了高潮。

  定位:由于反垄断的压力,IBM PC的兼容机厂商在IBM的默许下雨后春笋般在全世界冒了出来,而在计算机的生态链中,只有作为操作系统开发商的Microsoft和作为处理器制造商的Intel处于一个不可替代的地位,英特尔的崛起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挑战:Intel遇到的能算得上对手的恐怕只有摩托罗拉,然而比较这两家公司在这场斗争的结局可以发现,员工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摩托罗拉:

      a)公司员工:一个传统的公司,公司和员工还是传统的雇佣关系,大部分员工基本上没有多少股票期权,这也就意味着公司的业绩和员工的利益并不大。

      b)公司领导:CEO仍是父传子,子传孙,而领导能力却一代不如一代。

      c)技术积淀:在技术上比Intel领先数年(一个在工作站级处理器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公司),资金也雄厚数倍。

    2)Intel:

      a)公司员工一个典型的硅谷公司,每个员工的工作强度比前者大很多,平均的股票期权也多很多。

      b)公司领导格罗夫是微机时代最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被几次评为世界上最好的CEO。

      c)技术积淀仿佛仍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孩童,仍处于处理器行业的底层

    尽管处于技术上的劣势,但这仍如一场不同时代的军队之间的战争,就像甲午战争中清军虽有不可能败于日本的火力和后援,战争的结果并不会有任何悬念。另外还有公司内部结构的限制,摩托罗拉可谓是一家巨无霸,微机只不过是它的一个部门的事情罢了,然而这个领域却关乎Intel的生命。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IBM PC采用摩托罗拉的处理器,而服务器厂家和苹果交给Intel,那么二十多年发展下来,结局恐怕仍难以改变。受限于公司的内部,大概就是Intel与IBM分庭抗礼,而摩托罗拉是无法适应于高科技领域那高强度的竞争的。

 

互联网的金门大桥(Cisco)

  机遇:思科早期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两个创始人在最合适的时机创办了一个世界上最需要的公司。在那个年代,各大公司都有自己很大的市场,它们想到的是在网络市场打败对手,而不是去研制包容各公司网络产品的路由器。(虽说垄断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当几个实力雄厚的公司都在一个领域的时候,行业垄断的可能性也就几乎为零了。)因此,当时没有公司和思科争夺多协议路由器的市场,而当互联网的浪潮到来的时候,思科已经在领域里领先。

  理念:挖掘员工的创新能力。一个成功公司的早期员工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他们一般是一些非常爱冒险的人,同时对新技术也很敏感,Cisco看到了这一点:如果公司有人愿意自己创业,公司又觉得他们做的东西是好东西,就让他们留在公司内部创业而不需要到外面折腾,自己为其注入资金,而在将来去收购它们中间符合公司发展方向的企业。就在这不断地分离、并购之中,Cisco充分地发挥了富有创造性的员工的能力,公司得到了长足地发展,而员工也在并购当中大发横财,使它遥遥领先于其他的企业。

  基因:包容。每个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别人难以照搬的绝招,思科也是如此。正如最初斯坦福愿意和研发者共享技术的专利,思科一直保留着这一包容的基因,它一方面对曾经帮助自己的母校给予了丰厚的回馈,另一方面也对那些勇于开拓的内部员工非常宽容、慷慨。然而思科并不担心他们最终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也是这一最初的基因让这个公司发展成如今的内部体系。

 

总结

  1、以上两家公司都是在外力的推动下领导着时代的浪潮,当然能成为那个幸运儿也需要自身的努力,所谓成在天命,事在人为也有几分道理。

  2、如今半导体公司苦受反摩尔定律的影响,争分夺秒地希望能探索到维持以往发展速度的方法,然而半导体芯片的速度提升似乎也渐渐进入了死胡同,可能这个行业的市场所需也将渐渐减小,直到一项新技术的到来像对待朗讯一样审判这些半导体公司。并不是说投身芯片设计行业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至少在我国国内工艺还亟待提升,但是从长远的来说,由于PC的速度已经让人满意而SI半导体本身的限制,以及潜在的新技术的威胁,选择未来的从业方向需要做出谨慎的选择。

  3、经过再一次的思考,我想除非在运算速度、功耗方面有巨大的突破,人工智能恐怕还得在近几十年里仍仅仅存在于实验室、资金雄厚的企业当中。我觉得一味地提这个词的态度抑或是只要不提这个词就判定一个人不前卫的思想是不谨慎的,一项关键技术的革新也需要很多铺垫性的成果。毕竟人工智能这个词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被作为课题开始研究了,只不过最近比较火了而已,恐怕是无知的大众受“阿法狗”的影响太深,但实际上它的实现方法成本太高、使用的局限性太大,就好比刚刚出世的电子管,仍是一个很不稳定的系统,我们谁也不能担保在近二十年中就能像历史一样那么迅速地就找到了晶体管的解决方案。

  4、投资需要谨慎,选择行业也同样需要三思,对于谨慎的人而言,可以选择那些就算浪潮来临也无法被替代的行业,当然如果孤注一掷地去做将来可能到来的浪潮时的舵手,也可放下顾虑去新的领域拼搏。

  5、在浪潮之中,创新实际上并不难,因为革命性的变化已经由前沿科学家们引发,而我们这些后来者只需要丰富、改善用户的每一步体验就可以了。其实创新并不是很难的课题,每一位客户事实上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不过不知道你能否实现罢了,抑或是你的实现能否满足他们的需求。

读书笔记7-浪潮之巅(part2)

标签:幸运   读书   斯坦福   不难   科学   限制   帮助   它的   方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rinidad/p/882297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