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本地 调用 服务 bsp 提示 asc git 请求头 code
原文地址:https://pro.ant.design/docs/server-cn
Ant Design Pro 是一套基于 React 技术栈的单页面应用,我们提供的是前端代码和本地模拟数据的开发模式, 通过 Restful API 的形式和任何技术栈的服务端应用一起工作。下面将简单介绍和服务端交互的基本写法。
在 Ant Design Pro 中,一个完整的前端 UI 交互到服务端处理流程是这样的:
UI 组件交互操作;
调用 model 的 effect;
调用统一管理的 service 请求函数;
使用封装的 request.js 发送请求;
获取服务端返回;
然后调用 reducer 改变 state;
更新 model。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为了方便管理维护,统一的请求处理都放在 services
文件夹中,并且一般按照 model 维度进行拆分文件,如:
services/
user.js
api.js
...
其中,utils/request.js
是基于 fetch 的封装,便于统一处理 POST,GET 等请求参数,请求头,以及错误提示信息等。具体可以参看 request.js。
例如在 services 中的一个请求用户信息的例子:
// services/user.js import request from ‘../utils/request‘; export async function query() { return request(‘/api/users‘); } export async function queryCurrent() { return request(‘/api/currentUser‘); }
models
// models/user.js import { queryCurrent } from ‘../services/user‘; ... effects: { *fetch({ payload }, { call, put }) { ... const response = yield call(queryUsers); ... }, }
在处理复杂的异步请求的时候,很容易让逻辑混乱,陷入嵌套陷阱,所以 Ant Design Pro 的底层基础框架 dva 使用 effect
的方式来管理同步化异步请求:
effects: { *fetch({ payload }, { call, put }) { yield put({ type: ‘changeLoading‘, payload: true, }); // 异步请求 1 const response = yield call(queryFakeList, payload); yield put({ type: ‘save‘, payload: response, }); // 异步请求 2 const response2 = yield call(queryFakeList2, payload); yield put({ type: ‘save2‘, payload: response2, }); yield put({ type: ‘changeLoading‘, payload: false, }); }, },
通过 generator 和 yield 使得异步调用的逻辑处理跟同步一样,更多可参看 dva async logic。
通常来讲只要 mock 的接口和真实的服务端接口保持一致,那么只需要重定向 mock 到对应的服务端接口即可。
// .roadhogrc.mock.js export default { ‘GET /api/(.*)‘: ‘https://your.server.com/api/‘, };
这样你浏览器里这样的接口 http://localhost:8001/api/applications
会被反向代理到 https://your.server.com/api/applications
下。
关闭 mock 的方法我们推荐采用环境变量,你可以在 package.json
中设置:
"script" : { "start": "roadhog server", "start:no-proxy": "cross-env NO_PROXY=true roadhog server" }
然后在 .roadhogrc.mock.js
中做个判断即可:
const noProxy = process.env.NO_PROXY === ‘true‘; ... export default noProxy ? {} : delay(proxy, 1000);
标签:本地 调用 服务 bsp 提示 asc git 请求头 cod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jlhx/p/897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