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包括 专业 最好 大学生 检验 学生 老师 不同 证明
大学生活你有什么规划?
大一时,要博业,就是说我要看大量的书,从中发现你喜欢的知识领域;二是你要大量的学习关于职业方面的知识,从中发现你喜欢的职业。看书会让你积累深厚和广泛的知识,为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因为只有大学才是你专心看书的时光,错过就不再了。比如说,我在看了大量的书后,发现我比较喜欢社会学这门专业,虽然你学的是营销。而你在看大量的职业介绍和理论后,发现你喜欢做IT方面的工作。这就是我大一要完成的最大任务。
大二时,要通业,把自己喜欢的领域、职业的通用基础知识学好,学科领域与你所选职业有可能不是相关的。这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把这些通用知识学好。我们的大学其实交给我们的都是这个学科的通用知识。
大三时,要择业,在我喜欢的那个学科内再选择一个或几个的具体领域,然后深入学习一年。比方说,我选择了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包括所有的概念、理论与应用,同时进一步整理这个圈子里的一流企业、人物,确定你要进入的企业,在不断完善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关注这个圈子的人和事,并且建立一个自己了解这个圈子的渠道。如果大三下学期你发现你的选择是对的,那你就可以找个相关企业去实习了 ,当然实习的目的一是在实践中检验你是否真的喜欢和适合做这份工作,二是找到你所欠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然后再去补不足。
大四时,要试业,就是真正的实习了,有直接的公司和工作,那就去自荐做;如果没有,那我就要找最相关的公司和工作了。在这个实习中,就是要提前适应这个工作,尤其是生活方式上的适应,做到最大限度与公司、工作合拍、匹配,同时最大化的补充我所欠缺的知识与能力,还有操作性的技能,最大化减少工作的差距就是大四的最大任务。还要时刻关注你要应聘的那些公司,看他招聘的要求,然后照着做,最好和这个公司的员工有联系,你可以方便的知道公司动态。而这个实习就是我的工作经验了。
你对博客中提到的评分规则有何意见和建议?
大体的观念我认为还是积极的,但是我认为:大学,虽然是精英教育,但是是将一个人培养成精英,而不是开始就是以一名精英的身份出现,学习是个过程,不可能所有人一开始就十分出彩。这是个体差异所导致的。此外,一道题,我们要算出来的就是结果。不论一个方法简单与否,只要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就可以反向证明其方法的正确性,至于能否精简,那是下一步的事情。得到结果,这才是最本真的目标。而不是舍本逐末,过分的追求出彩的过程。能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用特例来评判整体这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也许一种平庸的解法已经达到了一位同学现阶段的极限,可是给他的是无情的负分,这真的是所谓的公平吗?此外,我一直坚信一句话:失败的人总会强调他们过程有多努力,但是他们结果还是失败。注重结果会比注重过程更高效。有了过程可能没有结果,可是有了结果一定会有过程。就像邓小平所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除此之外,公平是一定要追求的,但是视情况而定什么是公平才会更合理。而不是一把尺丈量所有标准。(如有冒犯 还请老师谅解)
你读了该博客中哪些超链接?有何感想?
我阅读了方老师博客里的“C语言推荐书籍”,ACM官网等等信息,我觉得老师对我们十分重视,十分关注。老师对于有一定初阶水平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关爱,同时推荐加入了一些培训班以进行深造,作为被老师关注的一员,我十分感激,十分欣慰。虽说老师的脑回路稍微有点慢,但毕竟是老师,慢点也无所谓(嘻嘻嘻),或许老师考虑的比我周全所以反应时间慢了一些。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很多很多人……我最感恩的是老师。岁月的洪流不断冲刷着历史的浮生,一代代的老师们是那么尽心尽力,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引领他们走上成功之路。“老师”,这两个字从心底呼唤出来,是多么的亲切。是您们让无数平庸成为辉煌,是您们把无知懵懂变为栋梁。您们的伟大,无法言表,您们的平凡,令人敬仰,您们的神圣,无字可书。
老师,您就像那钟表上的秒针,每天不停息地随着那节奏跑呀跑呀。您在钟族里是多么地不起眼,可您却踏实肯干,实实在在一分钟也不停歇。
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时时刻刻都在给我们浇水,施肥,裁剪。在我们需要雨露滋润时,您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食物充饥时,您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裁剪枝叶时,您再一次出现在我们身边,为我们付出。
老师,您就想那春蚕一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啊!老师,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们难以回报。但是请相信,老师您的付出是值得,我们将不会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的,长大以后我们定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老师,您孜孜不倦地教诲,我们会一直记在心里,因为那是您最真诚的言语 。老师,我敬佩您,所以,我更要感恩于您!感恩您的无私、您的辛勤和您的善良! 愿您在这个喜庆的季节里,收获到同学们寄于您的每一份祝福!
标签:包括 专业 最好 大学生 检验 学生 老师 不同 证明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ythem/p/898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