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方法 一些事 ima 过程 24点游戏 table 方式 码云 写代码
emmmm.....本次是alpha阶段,其上一个阶段……大概是所谓的“0”?具体提高了多少……只能说是“无中生有”了吧。
本版本尚未发布,所以只能根据Alpha复审时其他各队的反响来看,就这点而言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经过为时两周的Alpha冲刺阶段,我们总算拿出了一些成果。在冲刺过程中也算尝遍了酸甜苦辣,通过钻研自己所负责任务的相关知识,并加以探索、实践、运用……付出总有回报。除了完成各自的分工,还认识到团队协作并不是各自埋头苦干,而是需要考虑到队友的各种需求,并在互相交流沟通时充分讨论,才能推动整个项目的前进发展。
算是比较充足吧,毕竟老师在开学时的时候就已经大体讲述了课程教学的流程。
一个团队共同努力做一个项目,必然是会出现不同意见的。关键在于人与人的沟通方式的选择与应用,大家都会致力于营造团队内一种和谐向上的讨论气氛,并且在PM的协调下,算是可以融洽地进行团队工作。
大部分算是做完,剩下的部分算是完善细节功能,加以包装吧。会放在Beta阶段实现。
大家统一的意见是,所谓“事后看来没必要或没多大价值的事”都可以看作是实践中的一次尝试,尝试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所以不认为它是不必要的。
不能说是全部都有,但是大部分吧,从Alpha阶段冲刺博客中都可以看出来,码云上也行。
其实我们最早是打算做移动设备端的算24点软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后还是决定做PC端。风险这种还算是没有遇到。
没有..看其他队伍的说法,具体作用是防止紧急情况出现时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形,用于BUG修复等。
会留出缓冲区吧,用来修bug什么的。冲刺计划会做的更严谨一些。
肯定要知道啊,肯定要及时啊,毕竟出门左转一间宿舍就能通知。
在老师要求下,冲刺期间每天都是有站立会议的,在PM引领下讨论这些问题,安排之后工作。
运行程序后可以游玩算24点游戏,并附练习模式以供解答。这两点是最核心的地方,完成后就可以算是“做好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的完善,界面的设计等。
有人提出变更可能的话,就会紧急召开会议,大家共同商量讨论可行性、必要性。通过的话就会制定任务计划,共同实现。
我们的团队是一个团结的团队,当某个成员需要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时,大家会共同帮忙,一起出谋划策。
王进喜同志说的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总的来说还算是有吧,虽然我们组所有成员都称不上编程达人,但是通过各自私下的努力,共同完成这个算24点的项目也还不能算是天方夜谭。另外真要说的话我们肯定缺少美工啊233。
这次项目让我们初次接触到名为燃尽图的神奇事物。运用起来效果还算是不错,精度还可以。
这是第二次!王进喜同志说的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好吧其实不太足够。。美工设计这方面从来就没有低估过它,朋友,这是拿钱吃饭的活啊,哪能随随便便就让你程序员轻描淡写就包了?
首先,大家肯定是有实力差别的,让一个实力高于我的人来做我这块任务肯定会做的更完善,更效率,但是反过来说,我就做不来他原本负责的任务啊。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注重实践前的分工安排,不能从某个人某项任务入手去看。
算是PM吧,在Alpha阶段伊始阶段完成的,至于合适...肯定合适啊!谁反对我们PM我们就锤谁!
有吧,挺多的,比如练习模式实现的形式应该怎样选择。如何解决么……开会讨论是万能的,必须的,必然的。
这说的都啥玩意..?
没有,讲真我们就是就算24点这个游戏开会讨论、制定计划、分工、各自努力、整合完成。没有搞到很复杂的东西。
练习模式产生Bug算是最多的,因为我们对其实现的形式一直摇摆不定,导致最后实现的时间不是很多。比如完成后就发现练习模式中莫名少了张黑桃8。。设计时这块敲定的不够果断吧,还有完成时不太仔细。
每个人负责自己编写代码的复审,检查有无冗余、有无执行代码规范等。最后大家统一再过了一遍。
郑重声明一下,我们是有测试计划的!只是比较简单而已...
不能算很正式吧,但是是有的。
没有,我们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测试,比如查运行信息时只是用了任务管理器分析了一下。。
运用任务管理器大致测了一下。这些工作是有用的,发现了一些潜在隐患。
我们还没有正式发布,会尽量为之后的发布做足准备。
CMMI二级,管理级。
磨合阶段。毕竟我们做的项目还不能算是能放的上台面的好项目。所以即使这次项目感觉不错也不能高估自己。
emmm.......改进在于本来是不存在BOTC这个团队的,现在有了。从0个人到6个人,我觉得改进还是很大的。
在冲刺开始前的计划安排上还是需要改进一些,不仅要让各个成员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还应该让彼此间大概地熟悉一下各自的任务,这样在后期会省去不少麻烦。
冲刺阶段里每天都有召开站立会议。互相充分交换各自的工作进度。
每次召开会议时大家都会尽力找出自己的不足处,共同讨论如何解决。以及这篇博客——事后诸葛亮分析。
姓名 | 角色 | 贡献排序 | 可验证的贡献 | 贡献值 |
---|---|---|---|---|
陈龙 | PM | 1 | 负责游戏模式的代码开发,日常工作的分配 | 22.5 |
黄俊麟 | 界面设计 | 2 | 游戏界面的开发 | 20.5 |
郑子杰 | 代码开发 | 3 | 负责游戏模式的代码开发 | 20 |
邱伟达 | 代码开发 | 4 | 负责练习模式的代码开发 | 19.5 |
郑佳明 | 代码开发 | 5 | 排行榜的代码开发 | 19 |
李家俊 | 测试 | 6 | 负责平时博客的撰写,测试 | 18.5 |
标签:方法 一些事 ima 过程 24点游戏 table 方式 码云 写代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WD/p/904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