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部分 strong 阶段 作用 对话 mail 方式 细节 总结
选择合适的文献,确定阅读的优先次序;
即便对筛选过的文献,也要以正确的顺序来阅读内容;
用恰当的方式做笔记。
使用检索工具1
落实
https://www.jianshu.com/p/e20f3f1d17d8
https://www.jianshu.com/p/b296be2fc19b
首先是题目、关键词和摘要。
浏览后决定要不要继续看。
然后读结论。通过结论看这篇文章是否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接着应该先看图表(如果有)。
这阶段,你应该只看图表,不要逐字阅读图表上下文的语句。
图表是否吸引你的注意力,直接决定你要不要做下一步——读引言。
我很赞同这种顺序。
因为引言的主要作用是强调论文研究主题的价值和必要性,会尝试与更为宏大的图景、更重要的问题相联系。有的甚至会有“吹嘘”的成分。
但是研究主体部分出现的图表结果,却实实在在可以看出一篇论文在某个问题的研究上,实际偏向哪个方向,以及前进了多远。
读过图表和引言后,你才需要读论文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是哪里?
是研究结果和讨论。
论文写作初学者往往在做出图表后欣喜异常。图表展示后,居然没有任何分析文字,就高高兴兴直接跑去写结论。
只有你认为作者的讨论部分有价值的时候,才真正需要去阅读论文里面最为困难的部分——实验。
这一部分,你要从头到尾仔细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 而且对有的实验过程,你甚至需要花时间去尝试重复它。
从追求效率的角度看,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才值得你这样耗用自己宝贵的时间。
如果论文中有一些新概念,你不理解。没关系,也记下来。
不要尝试当时解决,因为那样会破坏你阅读的整体感和记笔记的流畅程度。
搞定一篇论文的笔记初稿后,再根据记下的这些疑问要点,按图索骥去查找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应有助于你消化理解新知。
强力研读,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不可能掌握精要,反过来说如果一遍就够了,那这本书也不值得强力研读。我们说的思想类书籍,不是什么学术名著,所以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两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
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的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
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然后这本书就可以还给图书馆永不再借。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给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呢,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
我习惯完全按照原书的章节给读书笔记划分章节,甚至保留各章的标题。在每一章的开头,写下这一章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各章穿起来就形成了系统 — 不过这种内容提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定要确能看出来作者的逻辑脉络!除非你写,否则你甚至可能根本看不到这个脉络。善于写书的作者往往会在书中收录大量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单独拿其中一个小故事出来写篇文章,每个人都会对这个故事有与众不同的解读。然而这个故事在书中的作用却往往会被人忽略,最后只记住了小故事的树木,而看不到背后的森林。实际上我们小时候学习的那些所谓“中国古代寓言”,就是从古书中提出来的小故事,而我们对这些寓言的解读往往背离古人写书时的本意。
好的读书笔记是不均匀分布的。笔记,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所以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某个小故事实在是好,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一方面,以后将来万一写文章之类,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一点,是这些故事日后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它们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颜色和字体的变化可以起到自动突出重点和分类的作用,使用 Gmail 和 Google reader 非常方便。我上大学的时候整理物理笔记,每次都用三四支不同颜色的笔,方便区分比如哪些是最重要的思想和公式,推导的关键一步,哪些是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等等。
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动式的读书。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我现在的统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方括号[...]中,到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要随时注意发现书中思想跟其他书的联系,共同点或者不同点。一个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非常敏感的。要敏锐地记载下这些联系,关键词是敏锐!如果你不够敏锐,说明你不够主动。
标签:部分 strong 阶段 作用 对话 mail 方式 细节 总结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ZLighting/p/906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