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频繁 err nbsp 工作 def 自定义异常 机制 error 语句
1.语法错误(这种错误,根本过不了python解释器的语法检测,必须在程序执行前就改正)
2.逻辑错误(逻辑错误)
异常发生之后
异常之后的代码就不执行了
python解释器检测到错误,触发异常(也允许程序员自己触发异常)
程序员编写特定的代码,专门用来捕捉这个异常(这段代码与程序逻辑无关,与异常处理有关)
如果捕捉成功则进入另外一个处理分支,执行你为其定制的逻辑,使程序不会崩溃,这就是异常处理
1.if判断式的异常处理只能针对某一段代码,对于不同的代码段的相同类型的错误你需要写重复的if来进行处理。
2.在你的程序中频繁的写与程序本身无关,与异常处理有关的if,会使得你的代码可读性极其的差
3.if是可以解决异常的,只是存在1,2的问题,所以,千万不要妄下定论if不能用来异常处理。
try: 被检测的代码块 except 异常类型: try中一旦检测到异常,就执行这个位置的逻辑
# try: # print(1111) # int(‘a‘) # except Exception as e: # print(e)
# try: # num = int(input(‘num:‘)) # l[num] # except ValueError: print("请输入一个数字") # except IndexError: print(‘值不存在‘) #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 通过多分支,多不同的错误进行不同的处理 # 具体的异常处理+万能异常, # 能否提前预料到的异常都应该用具体的异常区处理 # 万能异常应该写在最好 # try: # num = int(input(‘num:‘)) # l[num] # except ValueError: print("请输入一个数字") # except IndexError: print(‘值不存在‘) #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 else # 如果try语句中的代码都顺利的执行了,没有报错,那么执行else中的代码 # try: # num = int(input(‘num:‘)) # # l[num] # except ValueError: print("请输入一个数字") # except IndexError: print(‘值不存在‘) #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 else:print(‘执行else了‘)
# finally 无论如何都会执行 # try: # num = int(input(‘num:‘)) # # l[num] # except ValueError: print("请输入一个数字") # except IndexError: print(‘值不存在‘) #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 else:print(‘执行else了‘) # finally:print(‘执行finallu了‘)
# 主动抛异常 # 自定义异常 # raise ValueError # class LeiException(BaseException): # def __init__(self, msg): # self.msg = msg # def __str__(self): # return self.msg # try: # raise LeiException(‘类型错误‘) # except Exception as e:print(e)
# assert 1 == 2 # 类似if语句,满足条件继续执行,不满足条件会报错 # print(666)
try..except这种异常处理机制就是取代if那种方式,让你的程序在不牺牲可读性的前提下增强健壮性和容错性
异常处理中为每一个异常定制了异常类型(python中统一了类与类型,类型即类),对于同一种异常,一个except就可以捕捉到,可以同时处理多段代码的异常(无需‘写多个if判断式’)减少了代码,增强了可读性
使用try..except的方式
1:把错误处理和真正的工作分开来
2:代码更易组织,更清晰,复杂的工作任务更容易实现;
3:毫无疑问,更安全了,不至于由于一些小的疏忽而使程序意外崩溃了;
标签:频繁 err nbsp 工作 def 自定义异常 机制 error 语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lei/p/913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