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地方 它的 频繁 语言 宏定义 clu 不可 长度 efi
c语言关于宏的使用十分频繁。但是宏的使用有利也有弊,与此同时,它还是一个特别容易搞错的地方。正是基于此,它常常成为一些面试会侧重考察的地方。
所谓宏就是 #define 机制包括的一个规定,即允许把参数替换到文本中。它的声明方式:#define name(参数列表) stuff
其中参数列表是一个由逗号分隔的符号列表,对应参数作用于stuff中,相当于宏替换函数;如果没有参数列表,那就是我们平常用得比较多的宏替换变量了。
1. 分号问题
2. 符号优先级问题
3. 作用域问题
4.使用带副作用的宏参数
宏定义处用了分号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 l, r) l > r? l: r;
int main()
{
int a =1 , b=2;
if( a)
int max = MAX( a,b);// <=> max = a > b? a:b;; 出错!!
else
{
}
return 0;
}
符号优先级问题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 l, r) l > r? l: r
int main()
{
int a =1 , b=2;
int max = MAX( a && 3, b);//a && 3 > b? a && 3: b 达不到预想结果
cout<<max;
return 0;
}
改造:
#define MAX( l, r) ( (l)> (r)? (l) :(r) )
int main()
{
int a =1 , b=2;
int max = MAX( a && 3, b);//(a && 3) > b? (a && 3) : b
cout<<max;
return 0;
}
作用域问题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优先级很低,不用优先级问题 #define SWAP(l, r) { int tmp = l; l = r; r = tmp;} int main() { int a =1 , b=2; if(a) SWAP(a, b); //<=> {.... } ; 此处只允许出现一条语句,但这里产生2条 else { } cout<<a <<" "<<b<<endl; return 0; }
解决:用do{... }while(0) 解决
//=优先级很低,不用优先级问题 #define SWAP(l, r) do{ int tmp = l; l = r; r = tmp;}while(0) int main() { int a =1 , b=2; if(a) SWAP(a, b); //<=> do{.... }while( 0) ; else { } cout<<a <<" "<<b<<endl; return 0; }
带副作用的宏参数
当宏参数在宏定义中出现次数超过一次时,如果这个参数具有副作用,那么当使用这个宏时就出现危险,导致不可预料的结果。副作用就是在表达式求值时出现永久性的效果。比如x++,它可以增加x的值。当下一次执行该表达式时,他将产生一个全新的结果。还是以前面的的MAX函数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l, r) ( (l)>(r)? (l): (r))
int main()
{
int a =1 , b=2;
int max = MAX(a++, b++); //<=> (a++)>( b++)? ( a++):( b++);
//结果: 3 2 4
cout<<max<<" "<<a<<" "<<b<<endl;
return 0;
}
结果让较小的值a增加了一次,但确让较大的值b增加了2次。这种带副作用宏参数会修改变量的值,使用需格外注意。
优点:
1. 快! 由于是预处理时期直接宏替换,不用像函数那样来回调用返回,增加额外开销。
2. 由于可以替换变量,修改变量仅需在宏定义处修改,增加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缺点:
1. 没有类型安全的检查。宏和类型是无关的,只要对参数操作合法,它可以使用任何参数类型。
2. 极易出错。 宏参数求值是要依赖于周围表达式的上下文环境。没有合理地加括号,得不到期望的结果; 同时参数每次用于宏定义时,它们都会重新求值,由于这样多次求值,所以让具有副作用的参数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
3. 不可调试。由于预处理阶段,直接进行了宏替换,对替换掉的代码无法进行调试检查。
4. 替换插入代码,导致程序代码长度大大加长。
标签:地方 它的 频繁 语言 宏定义 clu 不可 长度 efi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p-16b/p/920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