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mpi 处理 mit 思路 def ret algorithm lse 两种
题目描述
有一条宽度为 NN 的河上,小D位于坐标为 00 的河岸上,他想到达坐标为 NN 的河岸上后再回到坐标为 00 的位置。在到达坐标为 NN 的河岸之前小D只能向坐标更大的位置跳跃,在到达坐标为 NN 的河岸之后小D只能向坐标更小的位置跳跃。在河的中间有 MM 个岩石,小D希望能跳到每个岩石上恰好一次。由于小D的跳跃能力太强,小D的跳跃长度有个下限 SS ,但没有上限。现在请你判断他是否能够完成他的目标。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第一行输入两个整数 N,M,SN,M,S ,分别表示河的宽度,岩石的数量和跳跃长度的下限。
第二行输入 MM 个整数,分别表示 MM 个岩石的坐标 w_1,w_2,\cdots,w_Nw
1
? ,w
2
? ,?,w
N
? 。保证 {w_i}{w
i
? } 为递增序列。
输出格式:
如果小D可以完成他的目标,第一行输出YES,第二行输出 M+2M+2 个数,依次表示小D跳到的石头编号。特殊的,坐标为 00 的河岸编号为 00 ,坐标为 NN 的河岸标号为 M+1M+1 。如果有多种解法,允许输出任意一种。
如果小D不能完成他的目标,第一行输出NO。
每个点只可能有两种情况被跳到,要么去的时候,要么回的时候。因为腿力巨大,我们当然希望石子挨的越远越好。
这样就有了贪心的基本思路:在第一次去的时候尽量跳多的点,“尽可能为第二次跳删去多的点”。
所以说纠正一些题解的讲法:这题不全是贪心,前一次跳为贪心,删去尽可能多的点,而第二次仅仅是一个判断,因为若是不满足条件,那么这个点再没有第三次机会被删去了
注意样例是把两岸当做点处理的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queue>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limits>
typedef long long LL;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RD(){
int out = 0,flag = 1;char c = getchar();
while(c < '0' || c >'9'){if(c == '-')flag = -1;c = getchar();}
while(c >= '0' && c <= '9'){out = out * 10 + c - '0';c = getchar();}
return flag * out;
}
const int maxn = 100019;
int len, num, S;
int a[maxn];
bool vis[maxn];
int pre[maxn];
int s[maxn],top;
int main(){
len = RD();num = RD();S = RD();
for(int i = 1;i <= num;i++){a[i] = RD();}
a[0] = 0, a[num + 1] = len;
int i = 1,now = 0,tot = num, last = 0;
while(i <= num){
if(now + S <= a[i])tot--, pre[i] = last, last = i, now = a[i], vis[i] = 1;
i++;
}
if(a[last] + S > len){printf("NO\n");return 0;}
pre[num + 1] = last;
i = num, now = len, last = num + 1;
while(i >= 1){
if(now - S >= a[i] && !vis[i])tot--, pre[i] = last, last = i, now = a[i], vis[i] = 1;
i--;
}
if(a[last] - S < 0){printf("NO\n");return 0;}
if(!tot){
printf("YES\n");
while(pre[last] != 0)s[++top] = last, last = pre[last];
s[++top] = last;
while(top)printf("%d ", s[top--]);
printf("0\n");
}
else printf("NO\n");
return 0;
}
标签:mpi 处理 mit 思路 def ret algorithm lse 两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ony-Double-Sky/p/931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