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这一 nts ack 说服力 工作 code color 自动 根据
在上一代程序设计中(即“过程化或程序化设计”),这个阶段称为“建立需求分析和系统规格”。当然, 那些操作今天已经不再需要了,或者至少改换了形式。大量令人头痛的文档资料已成为历史。但当时的初衷 是好的。需求分析的意思是“建立一系列规则,根据它判断任务什么时候完成,以及客户怎样才能满意”。 系统规格则表示“这里是一些具体的说明,让你知道程序需要做什么(而不是怎样做)才能满足要求”。需 求分析实际就是你和客户之间的一份合约(即使客户就在本公司内部工作,或者是其他对象及系统)。系统 规格是对所面临问题的最高级别的一种揭示,我们依据它判断任务是否完成,以及需要花多长的时间。由于 这些都需要取得参与者的一致同意,所以我建议尽可能地简化它们——最好采用列表和基本图表的形式—— 以节省时间。可能还会面临另一些限制,需要把它们扩充成为更大的文档。 我们特别要注意将重点放在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上,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决定采用什 么系统。对这个问题,最有价值的工具就是一个名为“使用条件”的集合。对那些采用“假如??,系统该 怎样做?”形式的问题,这便是最有说服力的回答。例如,“假如客户需要提取一张现金支票,但当时又没 有这么多的现金储备,那么自动取款机该怎样反应?”对这个问题,“使用条件”可以指示自动取款机在那 种“条件”下的正确操作。 应尽可能总结出自己系统的一套完整的“使用条件”或者“应用场合”。一旦完成这个工作,就相当于摸清 了想让系统完成的核心任务。由于将重点放在“使用条件”上,一个很好的效果就是它们总能让你放精力放 在最关键的东西上,并防止自己分心于对完成任务关系不大的其他事情上面。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一套完 整的“使用条件”,就可以对自己的系统作出清晰的描述,并转移到下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也有可能无 法完全掌握系统日后的各种应用场合,但这也没有关系。只要肯花时间,所有问题都会自然而然暴露出来。 不要过份在意系统规格的“完美”,否则也容易产生挫败感和焦燥情绪。 在这一阶段,最好用几个简单的段落对自己的系统作出描述,然后围绕它们再进行扩充,添加一些“名词” 和“动词”。“名词”自然成为对象,而“动词”自然成为要整合到对象接口中的“方法”。只要亲自试着 做一做,就会发现这是多么有用的一个工具;有些时候,它能帮助你完成绝大多数的工作。 尽管仍处在初级阶段,但这时的一些日程安排也可能会非常管用。我们现在对自己要构建的东西应该有了一 个较全面的认识,所以可能已经感觉到了它大概会花多长的时间来完成。此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估 计出一个较长的日程,那么公司也许决定不再继续下去;或者一名主管已经估算出了这个项目要花多长的时 间,并会试着影响你的估计。但无论如何,最好从一开始就草拟出一份“诚实”的时间表,以后再进行一些 暂时难以作出的决策。目前有许多技术可帮助我们计算出准确的日程安排(就象那些预测股票市场起落的技 术),但通常最好的方法还是依赖自己的经验和直觉(不要忘记,直觉也要建立在经验上)。感觉一下大概 需要花多长的时间,然后将这个时间加倍,再加上 10%。你的感觉可能是正确的;“也许”能在那个时间里 完成。但“加倍”使那个时间更加充裕,“10%”的时间则用于进行最后的推敲和深化。但同时也要对此向 上级主管作出适当的解释,无论对方有什么抱怨和修改,只要明确地告诉他们:这样的一个日程安排,只是 我的一个估计!
1 package Com.TomTest; 2 3 4 public class TomTest_38{ 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6 int n=0,m=0,t=555; 7 try{ 8 m=Integer.parseInt("8888"); 9 n=Integer.parseInt("abc789"); 10 t=9999; 11 }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12 System.out.println("发生异常:"+e.getMessage()); 13 e.printStackTrace(); 14 n=123; 15 } 16 System.out.println("n="+n+",m="+m+",t="+t); 17 } 18 }
标签:这一 nts ack 说服力 工作 code color 自动 根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orter/p/943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