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舆情、网络舆情、舆情分析

时间:2018-08-13 14:53:36      阅读:21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图标   民间   重要性   导致   探索   个人   ike   破坏   网站   

第一章:舆情定义及实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舆情是舆情因变事项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态度,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在实际工作中,舆情信息员对舆情概念的理解,必须把握四层义:

  1.舆情是民意集合的反映。换句话说,民意是形成舆情的始源,没有民意,就没有舆情;

  2.舆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对执政者决策行为能够产生影响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

  3.舆情因变事项是舆情产生的基础,研究、分析舆情,首先要深入研究、分析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4.舆情空间对舆情传播及其对执政者决策行为的影响有重要作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舆情定义中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是指民众对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民众的这种社会政治态度说到底是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它不仅包括民众对国家政治的看法、意见和态度,对社会政治的看法、意见和态度,同时还包括民众对社会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一句话,“民众社会政治态度”是民众要求执政者不断改善民情状况的一种诉求和意愿的集合。

 

第二章:网络舆情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带有广大网民的主观性,未经媒体验证和包装,直接通过多种形式发布于互联网上。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前者难以捕捉,后者稍纵即逝,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颇,耗费巨大。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没有人为加工),覆盖面全。

   网络舆情六大要素: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互动影响力

 

第三章:表现方式

  网络舆情其表现方式主要为: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微博、聚合新闻(RSS)、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对社会监督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进而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第四章: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就是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对针对这个问题的舆情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和分析研究,得到相关结论的过程。

  1.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信息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信息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提示信息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做情报预测。

       2.实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大量案例和相关数据后试图得出某些结论的一种常见研究方法。

 

  分期与类型界定

  对舆情的分析要明确事件或话题本身所处的阶段,一般分为引发期、酝酿期、发生期、发展期、高潮期、处理期、平息期和反馈期等不同阶段 [1]  。其次,应该在分析某一舆情热点之前对其进行科学的类型界定。热点事件一般主要分为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生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公权力形象、司法事件、经济民生事件、社会思潮、境外涉华突发事件等。

  基本框架

  针对舆情的影响力、民众利益的关切度和对公共部门形象的破坏程度,舆情分析的观点参数设置与数据分析框架应注意反映如下情况:事件发展概况与脉络,民众的主要观点与情绪是什么,民众处于认知、态度表达还是处于行动阶段;引起民众从认知到社会运动、甚至社会骚乱的程度;组织化程度与  有无行动计划性;慎用政治化解读,分析有无明确的利益诉求;有没有对现存社会体制构成巨大冲击;被反华势力支持或利用的可能性有多大;行动的对象目标明确与否,其具体指向是哪些部门甚至现存体制等;舆情分析研究人员要成为“非参与性的观察者”,而要防止成为“非观察性的参与者”,既要保持中立,又要敏锐。

  分析比较

  一旦确定了舆情研究中将被描述和分析的人或事物,舆情分析人员就可以对这些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社会现象或社会体制对象的舆情样本进行横向研究,做探索性、描述性或解释性分析,以政策建议为针对性目标做应用性的研究。另外,从时间维度考虑,对于舆情事件与主体的发展变化,可以针对不同人物、组织和群体进行纵向研究。区分舆情分析的不同类型,可以发现:中央部委形象、地方政府形象和企业形象舆情分析侧重发展中亟须解决的焦点问题,一般样本选择比较复杂,特别是网络言论,要运用多种抽样方法;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分析要注意题材广泛,但一般来说事件  呈发展状态,样本选择需要注意时效性与全面性,需要考虑复杂因素进行综合把握;话题、现象类舆情分析的题材也很广泛,但要注意抽样与分析的尺度,结合对象发展趋势与特点,找准角度进行参数设置,有些网络舆情虽然时效性强,却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图标制作

  由于图表与列表能够清晰、直观、简洁、深刻、形象地表现舆情事件,因此其制作的科学规范化特别重要,图灵舆情监测服务平台近期添加的图表功能应证了这一点。首先,一般常见的分析方法有连续接近法、举例说明法、比较分析法和流程图法等,应该根据舆情事件本身的特征科学选择图表,如趋势图、比例饼图、百分比柱图、流程图等,表格的设计则要简洁实用,科学高效;其次,舆情分析图表在数据来源上要注意区分传统媒体、网络论坛、博客、问答网站等;第三,在媒体类型上注意区分媒体历史形态、媒体控制类型与地域类型;第四,分析舆情言论主体的身份特征,如媒体、官员、机构、意见领袖、网民等,进行社会化考察;最后,在对各种观点做具体而微的定性分析时,为研究结果做结论时应该注意材料之间的异同,避免为了结论的独立精确而牺牲材料的丰富性,应该兼顾赞扬、支持、中立、不关心、反对、谴责等不同态度,以防止观点遗漏导致分析结论偏颇,立体化、多层次、客观地反映我国转型期多元化社会的不同利益诉求,为决策和研究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

         价值

  有句古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句很简单的话却深刻地体现出了民众舆情的重要性。在信息传递及其不便的古代,舆情就相当于一条大江,那么在现代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舆情已经从一条大江变成了汪洋大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舆情分析的价值就凸现了出来。在某个事件发生后,广大群众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事情的真相,随后而来的便是纷纷如雨下的评论,或支持或反对、或理性或感性、或热情参与或冷眼旁观。当一种论调得到大家的认同后,舆情甚至可以对事件的走向发生重大的影响。而一旦有心人可以从这舆情中分析出些什么,得到些什么,那么就可以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舆情分析,就是一个风向标。

 

第五章:分析平台

  略
  

 

 

 

舆情、网络舆情、舆情分析

标签:图标   民间   重要性   导致   探索   个人   ike   破坏   网站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mt110/p/946785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