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历史 方式 分布式 阳光 超过 分红 决定 额外 应用密码学
LuckyMan(LM)系统游戏(180同54+29号17+00)
首先,区块链应用密码学,利用公钥私钥机制,保障了只有通过私钥签名的资产才能使用唯一的公钥才能验证,那么,一个人只要用私钥对自己的资产签名,那么别的人就不能再声明对此资产的所有权了,而且也不能被窜改,因为别人没有他的私钥。那么,对于某个资产的签名,保证了某人对资产的唯一所有权,理论和算法上证明了。
Lucky Man(LM)是首款完全去中心化的类Fomo3D游戏DAPP,完全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原生开发。只要下载安装App就可参与游戏。
LM内置以太坊钱包基础功能,解决了大部分用户无法安装浏览器钱包插件问题,同时相比网页版的同类游戏,游戏界面更加美观,体验更加流畅,游戏玩法更加刺激,堪称良心之作。来自官方介绍LW基于原版升级开发,增加和优化了更多玩法,下面就说说空投的玩法
我们从官方发布的游戏说明可看到空投玩法的基本规则如下:
每个玩家在每次购买种子(seed)时只要金额超过0.1ETH(含)就有可能获得空投奖励,换句话说就是必须要购买种子才有可能获得空投,而且订单金额不得少于0.1ETH,坐等是等不到的。空投几率可以在游戏主页顶部的“降落伞”图标右侧可看到,显示了全网的空投几率和空投池总奖金额。
其次,区块链应用了分布式共识机制,保障了声明所有权的时间顺序,只有有了时间顺序,才有保障在同时有多人声明的情况下,第一个声明的人才是某资产的真正唯一拥有者。实现的机制是,先由一个节点收集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声明顺序,然后由大量的其它节点来见证和验证,如果大部分节点都认可了,那么这个声明的顺序就被公认和确定了。有没有发现,还是基于的大多数认可的民主机制。
必须强调的是所有玩家获得空投的几率都是一样的,全网的空投几率是从0%开始的,每笔购买种子的金额超过0.1ETH(含)的订单产生就会增加0.5%,也就是200笔订单(20个ETH)必定送出一次空投奖励,这个频次是很高的。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空投几率是所有玩家一起刷上去的,对于小额玩家是比较有利的,在较高空投几率的时候,可以放手一搏,这完全是拼手气。再说说空投奖池的奖金有多大,10%的总投资额,和鸡队投入大奖池的比例是一样的。
也就是,所有所有玩家都选择“铁公鸡”战队,那么空投奖池的总金额和大奖池的总金额是一样的。比如总投入10000ETH(保守估计,原版有10万的总投入),就有1000个ETH放入空投奖池,当下汇率就是300多万,很大的一个奖池了。而且10万的总投入有最少有5000个空投产生,频次非常之高,如果有1000个玩家参加,那么人均可至少获得5次空投。比原版苦等最后大奖池只有1个人可获得,LW的空投机制算是阳光普照了。然后在说说如果你运气不错,获得了空投,可到手多少奖励。
最后,通过链式结构,加密哈希和分布式账本,保障了历史的所有权长期存在,不可更改。这些历史的所有权记录,是经过大部分群体认可的,所以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当初声明的时候,大多数都听到了,见证了,想否认都不大可能了。
通过这些方式,区块链能够确权了,不可否认的确定谁拥有什么。那么,接下来需要解决价值的另一个前提是安全可靠的交换。价值是在供需中体现出来的,没有交换,就没有价值。区块链是如何解决可靠的交换的呢?
官方的说法是“获得空投奖励的多少是由触发空投的那笔交易的金额决定的”,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你单次购买种子花费的ETH越多,如果获得了空投奖励,那么奖金也越多。
具体区间如下:
订单额在0.1-1(不含1)个ETH:可获得当前空投池10%的奖励;
订单额在1-10(不含10)个ETH:可获得当前空投池30%的奖励;
订单额在10个及以上ETH:可获得当前空投池60%的奖励;
上文说过20个ETH就必定会产生一次空投,那么如果触发的交易额是10个EHT,可获得玩家自己投入12个ETH,同时赚取空投奖池总金额的60%,基本就发了。空投奖励会直接发放到玩家的金库的“分红收益”中,可随时提现。最后补充一点,每当一个空投奖励送出,全网空投几率会重置为0%,这个很好理解。
总的来说LW的空投玩法大大提供了空投奖励和频次,更多的玩家都有相同的几率获得超高额外收益,大家可别错过这发家致富的好机会了。PS:空投奖励顾名思义就是天上掉馅饼(以太币),直接掉到你的兜里。
再次,还是通过共识的机制给交易确定了顺序,从而解决了数字货币或是数字资产的“双花”问题。交易顺序一旦确定,同一笔资产,哪个交易先发生,哪个后发生,一目了然。这样,先发生的确定,后发生的就无效了,这样,保障了不会有双花发生。
最后,一个交易的确认,也是需要大多数的确认和共识,并且记录在案,不能更改。所有的历史交易都记录在案,随时可以查询。
标签:历史 方式 分布式 阳光 超过 分红 决定 额外 应用密码学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dhgdshashgds/p/949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