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侧脸生成正脸概论与精析(一)Global and Local Perception GAN

时间:2018-08-22 20:33:14      阅读:133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lis   翻译   关注   npe   有一个   media   相关   定义   公式   

技术分享图片

 

 

  侧脸生成正脸我一直很感兴趣,老早就想把这块理一理的。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篇去年的老文章,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斧正。

Beyond Face Rotation: Global and Local Perception GAN for Photorealistic and

Identity Preserving Frontal View Synthesis

文章下载地址:

https://arxiv.org/abs/1704.04086

 

  有很多公众号和博客都写过了,翻译的文字我觉得有些生硬。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今天我给大家我的视角,希望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就是这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一节 侧脸生成正脸相关文献介绍

 

由此及彼

干类似的事情的还有2篇文章,也很值得读。推荐如下:

自动化所胡一博老师的:

Pose-Guided Photorealistic Face Rotation

 

颜水成老师的:

Towards Pose Invariant Face Recognition in the Wild

这两篇都是今年的CVPR。

 

借用一下胡一博老师整理的图:

技术分享图片

整个领域的文献基本都在这里了。颜老师的文章是图片中的PIM。

如果光是生成人脸,还有一个工作是谷歌大脑的:

 

BEGAN: Boundary Equilibrium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他这个是直接生成脸,训练集有正脸有侧脸的。

 

领域知识都介绍完了,我们来说说这篇文章吧。

 

第二节  文章的主线:输入与输出

 

  论文有的是讲方法论的,有的是讲技能的。这篇文章是讲技能的。讲技能的文章,我的阅读方式是先抓主干。一个软件的主干是什么呢?那就是输入输出嘛。

  论文用的训练集是Multi-PIE。训练集的输入:侧脸和正脸训练对。侧脸有几个种类,90度,60度,45度等等。事实上,不光正脸的训练对,还做了预处理,通过关键点检测,把左眼、右眼、鼻子、嘴巴都抠出来了。做成了侧脸左眼、正脸左眼训练对。依次类推。

 

   训练好的模型有两个输出:第一个是侧脸生成正脸。

技术分享图片

  这个很好看懂,最后一列是正脸,其它都是两列,第一列是侧脸,不同角度,第二列是合成的人脸。

 技术分享图片

 

  第二个输出是提升了人脸识别的精度。这个是他跟一般的GAN文章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比较有意思的点。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这个表格如果你之前没有研究过侧脸和正脸方面的内容,是比较难看懂的。比如说,这个是怎么测试的,他这个一列加减60度,得到的精度代表什么意思,训练集和测试集是啥。

  这个列表上写的Setting1,事实上论文里只是一个引用没有具体说,具体的定义在这个文章里:

Deep Learning Identity-Preserving Face Space

 

  训练集和测试集的人是分开的,所谓的setting1是指这个训练集测试集的具体设置。

  他这个测试精度是这样得来的: 选定一张正脸,让你用CNN来判别,比如说75度的脸跟这个正脸是不是同一个人。从文章可以看到,45度以内,一般的CNN都效果很好的,45度以上,TP-GAN提升了不少精度,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因为他先用侧脸生成一个正脸,然后比对生成的正脸和真实的正脸是不是同一个人,这样提升精度的。

第三节 实现主线输入输出的loss和网络结构设计

 技术分享图片

 

网络结构是比较清楚的。文章讲的也很透彻。一个GAN网络和一个分类网络,GAN网络由两个,一个全局的GAN生成一个正脸轮廓没有具体眼睛嘴巴鼻子的,四个局部的GAN分别生成左眼 右眼 鼻子 嘴巴。然后把他们两个结合起来。

分类网络就是一个简单的CNN,判别生成的人脸是哪个人。

技术分享图片

图片中,上一层是GAN网络,下一层是分类网络。

 

接下来我们看loss的设计,loss是指挥棒,得好好琢磨一下。

先看目标函数:

技术分享图片

InF 代表的是ground truth正脸,InP代表的是侧脸,目标函数前一项是合成的正脸和真实正脸之间的损失,是对应网络结构中的二路GAN的,后一项是分类的交叉熵损失,对应网络结构图中的light-cnn。

 

 

1、像素级损失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这个loss计算起来计算量会很大,它直接算合成的人脸与真实正脸每个点像素值的绝对差值。这个loss在三个地方起作用,一个是预测局局部区域例如左眼的时候,一个是全局的,还有是全局和局部合成一个最终正脸的时候。如果光训练这一个loss,要训练到收敛我觉得是比较难的。因为每个点的像素值都能影响到loss,训练过程中指挥棒比较分散。

 

2、对称损失

由于预测的是正脸,正脸是对称的,左右对称位置上的像素应该相同。这个损失就是算左右位置像素值的差的。

技术分享图片

 

3、对抗损失

这个就是一般的GAN损失,让合成的人脸跟真实人脸更接近。

技术分享图片

D代表的是判别网络,G代表的是生成网络。

 

4、保留身份的损失

这个损失的作用是让合成的人脸还是本人,而不是合成了另一个人。对抗损失是保证合成的人脸逼真,保留身份损失相当于更进一步,不光逼真,还是本人。

技术分享图片

注意看这个公式,它的i是从1到2的,代表的是分类网络的最后两层卷积层,

 

W 和H呢代表的是卷积后得到的feature map的维度。

绝对值符号里面的两项相减,说的是真实正脸和合成正脸走CNN前向传播得到的feature map。

它的物理意义是相对像素级的损失的,他的损失是高级语义损失,由于CNN的高层值代表更抽象的语义信息,因而这个损失能保证合成的人脸主体特征的正确性,进而保证了合成人脸的身份。

这个损失类似的经典损失函数是感知损失。大家可以自己搜下perceptual loss。

 

 

最后,把上面这几个损失加权求和就是最终的损失函数了。

 

文末习题:

 

文章解说完了,接下来搞个题目试试看如何?

输入这样一张人脸,用训练好的网络测试能输出合成的很好的正脸吗?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侧脸生成正脸概论与精析(一)Global and Local Perception GAN

标签:lis   翻译   关注   npe   有一个   media   相关   定义   公式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hu-zeng/p/951998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