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Softmax回归

时间:2018-08-23 23:10:36      阅读:20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The   不同的   die   相对   nis   extern   利用   预测   结果   

在本节中,我们介绍Softmax回归模型,该模型是logistic回归模型在多分类问题上的推广,在多分类问题中,类标签 技术分享图片 可以取两个以上的值。 Softmax回归模型对于诸如MNIST手写数字分类等问题是很有用的,该问题的目的是辨识10个不同的单个数字。Softmax回归是有监督的,不过后面也会介绍它与深度学习/无监督学习方法的结合。(译者注: MNIST 是一个手写数字识别库,由NYU 的Yann LeCun 等人维护。http://yann.lecun.com/exdb/mnist/ )


回想一下在 logistic 回归中,我们的训练集由 技术分享图片 个已标记的样本构成:技术分享图片 ,其中输入特征技术分享图片。(我们对符号的约定如下:特征向量 技术分享图片 的维度为 技术分享图片,其中 技术分享图片 对应截距项 。) 由于 logistic 回归是针对二分类问题的,因此类标记 技术分享图片。假设函数(hypothesis function) 如下:

技术分享图片


我们将训练模型参数 技术分享图片,使其能够最小化代价函数 :

技术分享图片


在 softmax回归中,我们解决的是多分类问题(相对于 logistic 回归解决的二分类问题),类标 技术分享图片 可以取 技术分享图片 个不同的值(而不是 2 个)。因此,对于训练集 技术分享图片,我们有 技术分享图片。(注意此处的类别下标从 1 开始,而不是 0)。例如,在 MNIST 数字识别任务中,我们有 技术分享图片 个不同的类别。


对于给定的测试输入 技术分享图片,我们想用假设函数针对每一个类别j估算出概率值 技术分享图片。也就是说,我们想估计 技术分享图片 的每一种分类结果出现的概率。因此,我们的假设函数将要输出一个 技术分享图片 维的向量(向量元素的和为1)来表示这 技术分享图片 个估计的概率值。 具体地说,我们的假设函数 技术分享图片 形式如下:

技术分享图片


其中 技术分享图片 是模型的参数。请注意 技术分享图片这一项对概率分布进行归一化,使得所有概率之和为 1 。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同样使用符号 技术分享图片 来表示全部的模型参数。在实现Softmax回归时,将 技术分享图片 用一个 技术分享图片 的矩阵来表示会很方便,该矩阵是将 技术分享图片 按行罗列起来得到的,如下所示:

技术分享图片

 

代价函数

现在我们来介绍 softmax 回归算法的代价函数。在下面的公式中,技术分享图片 是示性函数,其取值规则为:

技术分享图片

 值为真的表达式 

技术分享图片

, 技术分享图片 值为假的表达式 技术分享图片。举例来说,表达式 技术分享图片 的值为1 ,技术分享图片的值为 0。我们的代价函数为:

技术分享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式是logistic回归代价函数的推广。logistic回归代价函数可以改为:

技术分享图片


可以看到,Softmax代价函数与logistic 代价函数在形式上非常类似,只是在Softmax损失函数中对类标记的 技术分享图片 个可能值进行了累加。注意在Softmax回归中将 技术分享图片 分类为类别 技术分享图片 的概率为:

技术分享图片.


对于 技术分享图片 的最小化问题,目前还没有闭式解法。因此,我们使用迭代的优化算法(例如梯度下降法,或 L-BFGS)。经过求导,我们得到梯度公式如下:

技术分享图片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符号 "技术分享图片" 的含义。技术分享图片 本身是一个向量,它的第 技术分享图片 个元素 技术分享图片 是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的第 技术分享图片 个分量的偏导数。


有了上面的偏导数公式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它代入到梯度下降法等算法中,来最小化 技术分享图片。 例如,在梯度下降法的标准实现中,每一次迭代需要进行如下更新: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当实现 softmax 回归算法时, 我们通常会使用上述代价函数的一个改进版本。具体来说,就是和权重衰减(weight decay)一起使用。我们接下来介绍使用它的动机和细节。

 

Softmax回归模型参数化的特点

Softmax 回归有一个不寻常的特点:它有一个“冗余”的参数集。为了便于阐述这一特点,假设我们从参数向量 技术分享图片 中减去了向量 技术分享图片,这时,每一个 技术分享图片 都变成了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此时假设函数变成了以下的式子:

技术分享图片


换句话说,从 技术分享图片 中减去 技术分享图片 完全不影响假设函数的预测结果!这表明前面的 softmax 回归模型中存在冗余的参数。更正式一点来说, Softmax 模型被过度参数化了。对于任意一个用于拟合数据的假设函数,可以求出多组参数值,这些参数得到的是完全相同的假设函数 技术分享图片


进一步而言,如果参数 技术分享图片 是代价函数 技术分享图片 的极小值点,那么 技术分享图片 同样也是它的极小值点,其中 技术分享图片可以为任意向量。因此使 技术分享图片 最小化的解不是唯一的。(有趣的是,由于 技术分享图片 仍然是一个凸函数,因此梯度下降时不会遇到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但是 Hessian 矩阵是奇异的/不可逆的,这会直接导致采用牛顿法优化就遇到数值计算的问题)


注意,当 技术分享图片 时,我们总是可以将 技术分享图片替换为技术分享图片(即替换为全零向量),并且这种变换不会影响假设函数。因此我们可以去掉参数向量 技术分享图片 (或者其他 技术分享图片 中的任意一个)而不影响假设函数的表达能力。实际上,与其优化全部的 技术分享图片 个参数 技术分享图片 (其中 技术分享图片),我们可以令 技术分享图片,只优化剩余的 技术分享图片 个参数,这样算法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算法实现更简单清楚,往往保留所有参数 技术分享图片,而不任意地将某一参数设置为 0。但此时我们需要对代价函数做一个改动:加入权重衰减。权重衰减可以解决 softmax 回归的参数冗余所带来的数值问题。

 

权重衰减

我们通过添加一个权重衰减项 技术分享图片 来修改代价函数,这个衰减项会惩罚过大的参数值,现在我们的代价函数变为:

技术分享图片


有了这个权重衰减项以后 (技术分享图片),代价函数就变成了严格的凸函数,这样就可以保证得到唯一的解了。 此时的 Hessian矩阵变为可逆矩阵,并且因为技术分享图片是凸函数,梯度下降法和 L-BFGS 等算法可以保证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为了使用优化算法,我们需要求得这个新函数 技术分享图片 的导数,如下:

技术分享图片


通过最小化 技术分享图片,我们就能实现一个可用的 softmax 回归模型。

 

Softmax回归与Logistic 回归的关系

当类别数 技术分享图片 时,softmax 回归退化为 logistic 回归。这表明 softmax 回归是 logistic 回归的一般形式。具体地说,当 技术分享图片 时,softmax 回归的假设函数为:

技术分享图片


利用softmax回归参数冗余的特点,我们令 技术分享图片,并且从两个参数向量中都减去向量 技术分享图片,得到:

技术分享图片


因此,用 技术分享图片来表示技术分享图片,我们就会发现 softmax 回归器预测其中一个类别的概率为 技术分享图片,另一个类别概率的为 技术分享图片,这与 logistic回归是一致的。

 

Softmax 回归 vs. k 个二元分类器

如果你在开发一个音乐分类的应用,需要对k种类型的音乐进行识别,那么是选择使用 softmax 分类器呢,还是使用 logistic 回归算法建立 k 个独立的二元分类器呢?

这一选择取决于你的类别之间是否互斥,例如,如果你有四个类别的音乐,分别为: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和爵士乐,那么你可以假设每个训练样本只会被打上一个标签(即:一首歌只能属于这四种音乐类型的其中一种),此时你应该使用类别数 k = 4 的softmax回归。(如果在你的数据集中,有的歌曲不属于以上四类的其中任何一类,那么你可以添加一个“其他类”,并将类别数 k 设为5。)

如果你的四个类别如下:人声音乐、舞曲、影视原声、流行歌曲,那么这些类别之间并不是互斥的。例如:一首歌曲可以来源于影视原声,同时也包含人声 。这种情况下,使用4个二分类的 logistic 回归分类器更为合适。这样,对于每个新的音乐作品 ,我们的算法可以分别判断它是否属于各个类别。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计算视觉领域的例子,你的任务是将图像分到三个不同类别中。(i) 假设这三个类别分别是:室内场景、户外城区场景、户外荒野场景。你会使用sofmax回归还是 3个logistic 回归分类器呢? (ii) 现在假设这三个类别分别是室内场景、黑白图片、包含人物的图片,你又会选择 softmax 回归还是多个 logistic 回归分类器呢?

在第一个例子中,三个类别是互斥的,因此更适于选择softmax回归分类器 。而在第二个例子中,建立三个独立的 logistic回归分类器更加合适。

 

Tensorflow代码实现

# Licensed under the Apache License, Version 2.0 (the "License");
# you may not use this file except in compliance with the License.
# You may obtain a copy of the License at
#
#     http://www.apache.org/licenses/LICENSE-2.0
#
# Unless required by applicable law or agreed to in writing, software
# distributed under the License is distributed on an "AS IS" BASIS,
# WITHOUT WARRANTIES OR CONDITIONS OF ANY KIND, either express or implied.
# See the License for the specific language governing permissions and
# limitations under the License.
# ==============================================================================

"""A deep MNIST classifier using softmax regression.
See extensive documentation at
https://www.tensorflow.org/get_started/mnist/pros
"""

from __future__ import absolute_import
from __future__ import division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Import MINST data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mnist = input_data.read_data_sets("/tmp/data/", one_hot=True)

# Parameters
learning_rate = 0.1
training_epochs = 1000
batch_size = 100
display_step = 100

# tf Graph Input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784]) # mnist data image of shape 28*28=784
y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10]) # 0-9 digits recognition => 10 classes

# Set model weights
theta = tf.Variable(tf.zeros([784, 10]))
bias = tf.Variable(tf.zeros([10]))

# Construct model
pred = tf.nn.softmax(tf.matmul(x, theta) + bias) # Softmax

# Minimize error using cross entropy
cost = tf.reduce_mean(-tf.reduce_sum(y*tf.log(pred), reduction_indices=1))
# Gradient Descent
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learning_rate).minimize(cost)

# Start training
with tf.Session() as sess:
    sess.run(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 Training cycle
    for epoch in range(training_epochs):
        avg_cost = 0.
        total_batch = int(mnist.train.num_examples/batch_size)
        # Loop over all batches
        for i in range(total_batch):
            batch_xs, batch_ys = mnist.train.next_batch(batch_size)
            # Fit training using batch data
            opt, c = sess.run([optimizer, cost], feed_dict={x: batch_xs, y: batch_ys})
            # Compute average loss
            avg_cost += c / total_batch
        # Display logs per epoch step
        if (epoch+1) % display_step == 0:
            print("Epoch:", ‘%04d‘ % (epoch+1), "cost=", "{:.9f}".format(avg_cost))

    print("Optimization Finished!")

    # Test model
    correct_prediction = tf.equal(tf.argmax(pred, 1), tf.argmax(y, 1))
    # Calculate accuracy for 10000 examples
    accuracy = tf.reduce_mean(tf.cast(correct_prediction, tf.float32))
    print("Accuracy:", accuracy.eval({x: mnist.test.images[:10000], y: mnist.test.labels[:10000]}))

 

输出:

Epoch: 0100 cost= 0.243633468
Epoch: 0200 cost= 0.234686727
Epoch: 0300 cost= 0.230288342
Epoch: 0400 cost= 0.227081922
Epoch: 0500 cost= 0.224888553
Epoch: 0600 cost= 0.223316627
Epoch: 0700 cost= 0.221851313
Epoch: 0800 cost= 0.220888730
Epoch: 0900 cost= 0.219871770
Epoch: 1000 cost= 0.219167084
Optimization Finished!
Accuracy: 0.9253

 

准确率:92.53%

 

Softmax回归

标签:The   不同的   die   相对   nis   extern   利用   预测   结果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jiazhong/p/952701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