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实体经济部门工作,企业效益不好,正酝酿减员增效,他忧心忡忡,跳槽都不知道怎么跳,因为全行业都不景气。
乙从事互联网工作,行业发展热火朝天,新事物层出不穷,但是他已人到中年,技术老化,跟不上行业新陈代谢的速度,公司又实行末位淘汰制,他自觉难以与年轻求职者竞争。
谈到未来,他们都很有压力,感到不乐观,甚至苦闷。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现在的工作干不下去了,未来怎么办?
我正好思考过这个问题,就问他们,是否听过"B计划"这个词?军事行动至少要准备两套计划:A计划在正常情况下执行,B计划是应急计划,在A计划落空时执行。这就好比电话打到一半,突然手机没电了,要是你随身携带第二块电池,就能应急。B计划就是那备用的第二块电池。
对于人生来说,你现在的职业就是A计划,应该努力追求职业成功。但是,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A计划失败,还需要一个B计划,对自己的退路有所安排。
甲和乙都表示同意,各自举了一个他们眼中B计划的例子。甲的朋友计划移民,一边正常上班,一边下班后申请技术移民。他甚至想到了,去了那边以后,万一找不到工作,就去当厨师,为此周末还报名烹饪学校,要考出厨师证。乙的同事计划退居山林,打算等到公司股票上市后,开一家茶道馆修身养性,为此专门去杭州附近的山里看房子,为未来的茶馆选址。
我说,这些不算B计划。它们只是成功后的退隐计划。不是现在的工作做不下去,而是自己选择更好的出路。真正的B计划是用来救命的,是一旦现在的生活崩溃,你用来逃生的计划。B计划有点像酒店的消防通道。酒店每个房间都有《消防通道示意图》,就贴在醒目之处,唯恐你看不见。你平时坐电梯,不会去用它,只有在紧急时才走这条路。
B计划就是你的消防通道,万一人生发生火灾,你知道该往哪里走,避免乱跑乱撞,被大火困住。
本质上,B计划是人生的一种风险控制。你也许见过各种商业计划书,其中必不可少的几个章节是《备用方案》、《应急预案》、《风险控制》......如果你尝试给自己写一份人生计划书,这些章节的内容就是B计划。你可能永远不会用到这些章节,但是它们的存在,会让你的人生少一些风险,生活得更加安心。
千万不要把B计划想得很浪漫,现实往往不是如此,B计划其实非常艰苦。《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几个纽约白领的B计划。
"罗娜曾是曼哈顿的一个律师,2009年金融风暴时被事务所辞退,后来开了一家烘培店。她现在一周工作六天,每天5点半就要起床,开始烘面包。以前她处理文件,现在处理的是20磅一包的面粉。晚上关门以后,她还要抽出时间记账。得了感冒,她也不敢休息,因为承担不起小店关门的损失。"
"玛丽也曾经是律师,每周工作60小时,年薪25万美元。她辞职后,开了一家婚礼公司。为了拿到第一笔生意,她只开价2000美元,但是足足准备了五个月。折算下来,每小时的报酬不足2美元,而她当律师的收费是每小时450美元。"
就是因为B计划实施起来非常艰苦,所以你最好去做那些你喜欢的事。
制定B计划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人生重新开始,你会选择怎样的工作? 把这个当作B计划的起点。很多人也许会从实际出发,想着如果失去现在的工作,就先在家里休息几天,然后设法在另一家公司里面找到一份类似的工作,再在新的岗位上重整旗鼓。这不算B计划,而只是A计划的延伸。你最好把B计划当成逃离A计划的一个机会,借此追求一种梦想中期望的工作。只有这样,你才有最大的动力,忍受B计划的艰苦。
一旦有了B计划,我建议,最好立刻动手做一些准备。不一定为了真的实施,但至少让它从一个很模糊的设想,变得稍微具体一点。千万不要只是想想而已,人生缺少的就是行动,只有迈出第一步,才有后面的旅程。
最后,如果真的到了下决心的那一天,你可能还需要一点勇气。B计划并不容易,但是提心吊胆地维持一份毫无乐趣、前景灰暗的工作,也是不容易的。这就是为什么,B计划要选择那些能鼓舞自己、唤起热情的工作的一个原因,这样比较容易产生勇气。
正常情况下,B计划可能不会立即带来经济上的成功,但是你可以从中获得自由、自我认同和成就感,以及从此不用忍受大公司晋升阶梯上面挤破头的压力和窒息。即使初期没有成功,你也可以借此获得转型的其他机会。最理想的情况是,你通过B计划,实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美国的"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正是因为在食品店当经理被解雇了,才不得不自己开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