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redis 密码 sys smtp 通过 tcp 3.3 memcache 部分
常见端口号
Nginx 80
Nginx (“engine x”) 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也是一个
IMAP/POP3/SMTP服务器。
MySQL 3306
MySQL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
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
php-fpm 9000
PHP-FPM(FastCGI Process Manager:FastCGI进程管理器)是一个PHPFastCGI
管理器,对于PHP 5.3.3之前的php来说,是一个补丁包 ,旨在将FastCGI进
程管理整合进PHP包中。如果你使用的是PHP5.3.3之前的PHP的话,就必须将它patch
到你的PHP源代码中,在编译安装PHP后才可以使用。
php-fpm即php-Fastcgi Process Manager.
php-fpm是 FastCGI 的实现,并提供了进程管理的功能。
进程包含 master 进程和 worker 进程两种进程。
master 进程只有一个,负责监听端口,接收来自 Web Server 的请求,而 worker
进程则一般有多个(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每个进程内部都嵌入了一个 PHP 解
释器,是 PHP 代码真正执行的地方
redis 6379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
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
memcache 11211
memcache是一套分布式的高速缓存系统
ftp 21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是 TCP/IP 协议组中的协议之
一。FTP协议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为FTP服务器,其二为FTP客户端。其中FTP服务
器用来存储文件,用户可以使用FTP客户端通过FTP协议访问位于FTP服务器上的资源。
在开发网站的时候,通常利用FTP协议把网页或程序传到Web服务器上。此外,由于FTP
传输效率非常高,在网络上传输大的文件时,一般也采用该协议。
默认情况下FTP协议使用TCP端口中的 20和21这两个端口,其中20用于传输数据,21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但是,是否使用20作为传输数据的端口与FTP使用的传输模式有
关,如果采用主动模式,那么数据传输端口就是20;如果采用被动模式,则具体最终使
用哪个端口要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协商决定。
ssh 22
简单说,SSH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计算机之间的加密登录。
如果一个用户从本地计算机,使用SSH协议登录另一台远程计算机,我们就可以认为,
这种登录是安全的,即使被中途截获,密码也不会泄露。
主要用于远程登录;
smtp 465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
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协议属于
TCP/IP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通过SMTP
协议所指定的服务器,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务器上了,整个过程只要几分
钟。SMTP服务器则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用来发送或中转发出的电子邮
件。
HTTPS 443
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英语: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缩写:HTTPS,常称为HTTP over TLS,HTTP over SSL或HTTP Secure)
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通信的传输协议。HTTPS经由HTTP进行通信,但利用SSL/TLS来加密数据包。
HTTPS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对网站服务器的身份认证,保护交换数据的隐私与完整性。
telnet 23
Telnet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使用于互联网及局域网中,使用虚拟终端机的形式,
提供双向、以文字字符串为主的命令行接口交互功能。属于TCP/IP协议族的其中之一,
是Internet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常用于服务器的远程控制,可供用户在本地主机运行远程主机上的工作。
DNS 53
域名系统(英文:Domain Name System,缩写:DNS)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
它作为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
DNS使用TCP和UDP端口53。当前,对于每一级域名长度的限制是63个字符,域名总长度则不能超过253个字符。
标签:redis 密码 sys smtp 通过 tcp 3.3 memcache 部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hr/p/967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