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把时间当作朋友

时间:2018-10-08 23:22:46      阅读:33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曲线   学习   循环   之间   安全   str   机制   小孩子   效果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李笑来


第零章:困境

  1.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第一章:醒悟

  1.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要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2.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心智与智商不同。?多数人都拥有正常的智商,但并?每个拥有正常智商的?都拥有正常的?智。

第二章:现实

  1. 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一方面是自己的无限欲望,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很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够借助已经拥有的足够的努力和勤奋(抑或投机取巧的方法和经验),只需假以时日,定能如愿以偿。一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同容易获得,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3.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
  4. 知永远存在。人类害怕未知,一切未知的、不可知的因素都会严重威胁人们的安全感。
  5.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第三章:管理

  1.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2.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即20%;而对一个50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1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更重要的是,人在小时候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慢;随着年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稍纵即逝。由此看来,小孩子的感觉自然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而“人生犹如白驹过隙,瞬间而已”大都是老年人的慨叹,也是他们的切身感受。
  3. 直面困难不逃避,不能专做简单的,回避苦难的。
  4.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5. 每天记录时间开销,每天制作时间预算,对任务分权重。
  6.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第四章:学习

  1.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2.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
  3.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
  4. 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有:经验试错观察阅读正确的思考。
  5. 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软弱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6.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运行机制叫“选择性输入”,其具体表征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他们只能听到自己喜欢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
  7. 在学习的时候,进展和时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这个关系曲线更可能是阶梯状的:学习过程中很长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但从某一刻开始突飞猛进,而后又是长长的一段所谓的“平台期”。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只有经历积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有可能突飞猛进。

第五章:思考

  1.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防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2. 道理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也许是无数人在生命中无数次遭遇的尴尬。
  3. 阻碍人们正确思考的诸多障碍,比如我的更好死要面子拒绝改变、顺从多数简单粗暴的分类自我欺骗......所有的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以及恐惧带来的懦弱
  4.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有恐惧
  5. 一个人的强与弱,实际上就相当于他的勇气减去他的恐惧之后的分值——如果是正数,那么他是强的;如果是负数,那么他是弱的。所有人的起点都是负数。但凡人类,都要经过很多的挣扎才能使这个算式的结果变成正数。并且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惧。勇气可能等于零,恐惧却永远大于零。

第六章:交流

  1. 人在理解一样东西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调动一切已知信息去和它进行匹配。
  2. 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3. 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有归属感的。
  4. 共生状态。我们必须让自己脱离思想上的共生状态。
  5. 讨论原则
  •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双方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比如: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随意做出判断;有了确凿的证据,结论就算令人难以接受也必须接受;错了就要成人并进行改正;对了也好,错了也罢,不许向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对事不对人;谁有道理就听谁的;如果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那就要看谁的理由更站得住脚,谁的结论更实际;如果双方天都不好,那么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
  •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第七章:应用

  1. 有些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我们经常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件事我没有做好?若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反过来,自己做的挺好,但就是不喜欢,纯粹因为那件事对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事实上这种情况少之又少——那就直接换一件事情做吧。谁能逼你去做一件你确实不喜欢做的事情呢?退一步说,如果你被逼着去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应该也会有些兴趣的。
  2. 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其他事情。可事实上,出现这种感觉应该仅仅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也还没有在那件事上受挫折而已。
  3.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人们总是搞错顺序,并对这样的错误毫不知晓。虽然并非绝对,但完成大多数事情,确实都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能擅长;擅长了,自然就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了,兴趣就浓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进入良性循环。可同样的,做得多,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所谓“没兴趣”,往往不过是结果,如果将它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惩罚就是大量时间白白流逝。
  4.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支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5. 人类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6.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7. 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对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和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因为总有人会比它们更加年轻貌美、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力更大,地位更最贵、财富更雄厚。
  8.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
  9. 一个人觉得“幸运”,是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一个人觉得“不幸”,是因为他的欲望遭遇了落空。
  10.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11. 如果一个人相信好运气,那么他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好或者更差;可是,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那他的生活一定会因此变得更糟。所以,尽管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失望悲观。神奇的是,乐观生活、坚持努力,往往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大约2500年前,塞内卡就把这件事说的非常清楚:“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
  12. 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一个资源数量或者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生。
  13. 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自己的人脉——如果人脉真像传说中那么重要的话。
  14.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变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的花费时间,哪怕是“浪费”时间。
  15.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16. 嘲弄他人最终收货的只能是对自己的伤害——常常是来自各个角度的全方位的伤害。嘲弄着必被嘲弄——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毒的魔咒。
  17.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18.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19.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设定得太高,同时又对自己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的认识。这足以体现“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20.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人类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长:刚出生的时候,每天要睡20小时;3岁之前,每天要睡14——15小时;3——6岁,每天至少要睡12小时;7——15岁,每天要睡8小时左右;15岁之后,每天最好能睡上6——7小时。
  21. 当一个团队成功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贡献而忽略别人的存在;当一个团队失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的过失而尽量把自己排除在外。这种现象被称作“自利性偏差”。
  22.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做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23. “怕麻烦”就是一种害死人的坏习惯。学习效果差,就是因为“怕麻烦”而造成了疏漏;工作成绩差,也不过是因为“怕麻烦”而偷懒导致。甚至,可以说,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多人生活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在做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综上所述,无论什么事儿,要是怕麻烦就废了。因为麻烦就是麻烦,它不会因为谁怕它就饶了谁,也不会因为谁不怕它就躲开谁。麻烦无所畏惧,麻烦化身无数,麻烦无处不在。想要做成事,必须不断解决麻烦
  24. 相信积累的力量,越早醒悟越好。

我来说说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我都恨不得全本抄下来。不多废话,一定要看



作者:容我三思兮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26e4ee115a2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把时间当作朋友

标签:曲线   学习   循环   之间   安全   str   机制   小孩子   效果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ndumars/p/975765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