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 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或者说,用户在OS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用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使用计算机,即通过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和图标-窗口方式来实现与操作系统的通信,并取得它的服务。
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都含有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归纳起来可将资源分为四类: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以及文件(数据和程序)。相应地,OS的主要功能也正是针对这四类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即:处理机管理,用于分配和控制处理机;存储器管理,主要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I/O设备管理,负责I/O设备的分配与操纵;文件管理,负责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对于一台完全无软件的计算机系统(即裸机),由于它向用户提供的仅是硬件接口(物理接口),因此,用户必须对物理接口的实现细节与有充分的了解,这就致使该物理机器难于广泛使用。如果我们在裸机上覆盖上一层 I/O 设备管理软件,用户便可利用它所提供的I/O命令,来进行数据输入和打印输出。如果又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上一层文件管理软件,则用户可利用该软件提供的文件存取命令,来进行文件的存取。如果又在文件管理软件上再覆盖一层面向用户的窗口软件,则用户便可在窗口环境下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形成一台功能更强的虚机器。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机器, 将是一台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机器。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机器。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方便用户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不断提出新的应用需求
4.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并发。正是系统中的程序能并发执行这一特征,才使得 OS 能有效地提高系统中的资源利用率,增加系统的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