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选项 actual level red UNC current doc 相关 应用程序
log4j2之日志记录器
详见官网配置说明: https://logging.apache.org/log4j/2.x/manual/async.html
Log4j-2.9及更高版本在类路径上需要disruptor-3.3.4.jar或更高版本。在Log4j-2.9之前,需要disruptor-3.0.0.jar或更高版本。
这是最简单的配置,并提供最佳性能。要使所有记录器异步,请将disruptor jar添加到类路径,并将系统属性log4j2.contextSelector设置 为org.apache.logging.log4j.core.async.AsyncLoggerContextSelector。
默认情况下,异步记录器不会将位置传递给I / O线程。如果您的某个布局或自定义过滤器需要位置信息,则需要在所有相关记录器的配置中设置“includeLocation = true”,包括根记录器。
不需要位置的配置可能如下所示:
<!-- Don‘t forget to set system property
-Dlog4j2.contextSelector=org.apache.logging.log4j.core.async.AsyncLoggerContextSelector
to make all loggers asynchronous.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Don‘t forget to set system property
当使用AsyncLoggerContextSelector使所有记录器异步时,请确保在配置中使用普通的 <root>和<logger>元素。AsyncLoggerContextSelector将确保所有记录器都是异步的,使用的机制与配置<asyncRoot> 或<asyncLogger>时所发生的机制不同。后面的元素用于将异步与同步记录器混合。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机制,最终会有两个后台线程,应用程序将日志消息传递给线程A,线程A将消息传递给线程B,线程B最后将消息记录到磁盘。这是有效的,但中间会有一个不必要的步骤。
您可以使用一些系统属性来控制异步日志记录子系统的各个方面。其中一些可用于调整日志记录性能。
还可以通过创建名为log4j2.component.properties的文件并在应用程序的类路径中包含此文件来指定以下属性 。
请注意,系统属性在Log4j 2.10.0中重命名为更一致的样式。此处还记录了所有旧属性名称。
系统属性 | 默认值 | 描述 |
---|---|---|
log4j2.asyncLoggerExceptionHandler | 默认处理程序 | 实现com.lmax.disruptor.ExceptionHandler 接口的类的完全限定名称。该类需要有一个公共零参数构造函数。如果指定,则在记录消息时发生异常时将通知此类。
如果未指定,则缺省异常处理程序将打印消息并将堆栈跟踪写入标准错误输出流。 |
log4j2.asyncLoggerRingBufferSize | 256 * 1024 | 异步日志记录子系统使用的RingBuffer中的大小(插槽数)。使此值足够大以处理突发的活动。最小大小为128. RingBuffer将在首次使用时预先分配,并且在系统生命周期内不会增长或缩小。
当应用程序的记录速度快于底层appender可以跟上足够长的时间来填充队列时,行为由AsyncQueueFullPolicy决定 。 |
log4j2.asyncLoggerWaitStrategy | 超时 | 有效值:Block,Timeout,Sleep,Yield。 Block是一种策略,它使用锁和条件变量来等待I / O线程等待日志事件。当吞吐量和低延迟不如CPU资源那么重要时,可以使用块。建议用于资源受限/虚拟化环境。 超时是块策略的变体,它将定期从锁定条件await()调用中唤醒。这确保了如果错过通知,消费者线程不会卡住,但会以较小的延迟延迟(默认为10毫秒)恢复。 睡觉是一种最初旋转的策略,然后使用Thread.yield(),并最终停止操作系统和JVM在I / O线程等待日志事件时允许的最小数量的nanos。睡眠是性能和CPU资源之间的良好折衷。此策略对应用程序线程的影响非常小,以换取实际获取消息的一些额外延迟。 Yield是一种策略,它使用Thread.yield()在最初旋转之后等待日志事件。Yield是性能和CPU资源之间的良好折衷,但可能会使用比Sleep更多的CPU,以便更快地将消息记录到磁盘。 |
log4j2.asyncLoggerThreadNameStrategy | CACHED |
有效值:CACHED,UNCACHED。
默认情况下,AsyncLogger将线程名称缓存在ThreadLocal变量中以提高性能。如果应用程序在运行时修改线程名称(使用Thread.currentThread()。setName())并且您希望在日志中看到新的线程名称,请指定UNCACHED选项 。 |
log4j2.clock | SystemClock |
org.apache.logging.log4j.core.util.Clock
接口的
实现,用于在所有记录器异步时为日志事件添加时间戳。
CachedClock是一种针对低延迟应用程序的优化,其中时钟戳是从时钟生成的,该时钟在后台线程中每毫秒或每1024个日志事件更新其内部时间,以先到者为准。这会略微降低日志记录延迟,但会以记录时间戳的某些精度为代价。除非您记录了许多事件,否则您可能会在日志时间戳之间看到10-16毫秒的“跳跃”。WEB应用程序警告:使用后台线程可能会导致Web应用程序和OSGi应用程序出现问题,因此不建议将CachedClock用于此类应用程序。 您还可以指定实现Clock接口的自定义类的完全限定类名 。 |
Log4j-2.9及更高版本在类路径上需要disruptor-3.3.4.jar或更高版本。在Log4j-2.9之前,需要disruptor-3.0.0.jar或更高版本。无需将系统属性“Log4jContextSelector”设置为任何值。
可以在配置中组合同步和异步记录器。这为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代价是性能略有下降(与使所有记录器异步相比)。使用<asyncRoot>或<asyncLogger> 配置元素指定需要异步的记录器。配置只能包含一个根记录器(<root> 或<asyncRoot>元素),但是可以组合异步和非异步记录器。例如,包含<asyncLogger>元素的配置文件也可以包含<root>和 < 同步记录器的元素。
默认情况下,异步记录器不会将位置传递给I / O线程。如果您的某个布局或自定义过滤器需要位置信息,则需要在所有相关记录器的配置中设置“includeLocation = true”,包括根记录器。
混合异步记录器的配置可能如下所示:
您可以使用一些系统属性来控制异步日志记录子系统的各个方面。其中一些可用于调整日志记录性能。
还可以通过创建名为log4j2.component.properties的文件并在应用程序的类路径中包含此文件来指定以下属性 。
请注意,系统属性在Log4j 2.10中重命名为更一致的样式。此处还记录了所有旧属性名称。
系统属性 | 默认值 | 描述 |
---|---|---|
log4j2.asyncLoggerConfigExceptionHandler | 默认处理程序 |
实现com.lmax.disruptor.ExceptionHandler
接口的类的完全限定名称。该类需要有一个公共零参数构造函数。如果指定,则在记录消息时发生异常时将通知此类。
如果未指定,则缺省异常处理程序将打印消息并将堆栈跟踪写入标准错误输出流。 |
log4j2.asyncLoggerConfigRingBufferSize | 256 * 1024 |
异步日志记录子系统使用的RingBuffer中的大小(插槽数)。使此值足够大以处理突发的活动。最小大小为128. RingBuffer将在首次使用时预先分配,并且在系统生命周期内不会增长或缩小。
当应用程序的记录速度快于底层appender可以跟上足够长的时间来填充队列时,行为由AsyncQueueFullPolicy决定 。 |
log4j2.asyncLoggerConfigWaitStrategy | 超时 |
有效值:Block,Timeout,Sleep,Yield。
Block是一种策略,它使用锁和条件变量来等待I / O线程等待日志事件。当吞吐量和低延迟不如CPU资源那么重要时,可以使用块。建议用于资源受限/虚拟化环境。 超时是块策略的变体,它将定期从锁定条件await()调用中唤醒。这确保了如果错过通知,消费者线程不会卡住,但会以较小的延迟延迟(默认为10毫秒)恢复。 睡觉是一种最初旋转的策略,然后使用Thread.yield(),并最终停止操作系统和JVM在I / O线程等待日志事件时允许的最小数量的nanos。睡眠是性能和CPU资源之间的良好折衷。此策略对应用程序线程的影响非常小,以换取实际获取消息的一些额外延迟。 Yield是一种策略,它使用Thread.yield()在最初旋转之后等待日志事件。Yield是性能和CPU资源之间的良好折衷,但可能会使用比Sleep更多的CPU,以便更快地将消息记录到磁盘。 |
标签:选项 actual level red UNC current doc 相关 应用程序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8341-jack/p/983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