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inotify事件监控工具

时间:2018-12-08 13:22:28      阅读:14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attr   add   文件的   文件信息   文件名   let   机制   双主   脚本   

Inotify事件监控工具

Inotify是一种异步的文件系统事件监控机制软件,通过inotify可以监控文件系统中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各种事件,利用这个内核接口,第三方软件就可以监控文件系统性文件的各种变化情况。

Inotify的软件版本

(1)inotify-tools

(2)sersync

(3)lsyncd

其中sersync版本软件是rsync与inotify的结合版本

 

 

 

云yum仓库安装

从网上下载一个epel.repo的yum源

(1)先查看wget软件包是否安装,若没有则yum安装wget

# yum -y install wget

(2)# wget -O /etc/yum.repos.d/epel.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epel-6.repo

          把文件下载到这个位置        从哪里下载

 

 

 

(3)# yum -y clean all

 

(4)# yum makecache

 

 

 

 

 

 

 

 

 

 

 

Inotify安装步骤

# yum -y install inotify-tools

 

# which inotifywait

 

inotifywait参数

含义说明

-r --recursive

递归查询目录

-q --quiet

打印很少的信息,仅仅打印监控事件的信息

-m--monitor

始终保持事件监听状态

--exclude

排除文件或目录时,不区分大小写。

--timefmt

指定时间输出的格式

--format

打印使用指定的输出类似格式字符串

-e--event

通过此参数可以指定需要监控的事件,如下一个列表所示

-e :--event的各种事件含义

Events

含义

access

文件或目录被读取

modify

文件或目录内容被修改

attrib

文件或目录属性被改变

close

文件或目录封闭,无论读/写模式

open

文件或目录被打开

moved_to

文件或目录被移动至另外一个目录

move

文件或目录被移动到另一个目录或从另一个目录移动至当前目录

create

文件或目录被创建在当前目录

delete

文件或目录被删除

umount

文件系统被卸载

 

人工测试监控事件

开启两个窗口

测试create(创新事件)

# inotifywait -mrq --timefmt ‘%y %m %d %H %M‘ --format ‘%T %w %f‘ -e create /backup

-mrq:-m 进行不间断持续监听

  -q 只输入简短信息

-r 递归监控整个目录包括子目录

--timefmt ‘’ 指定输出的时间格式

“%y %m %d %H %M”----“年 月 日 小时 分钟”

--format ‘’ 输出的不仅是时间,还有路径,会按照指定的格式输出变化的路径

“%T %w %f”-----“时间 路径 文件名”

-e 指定监控事件类型,“以create创建事件为例”

/backup 监控的目录

 

 

%w%f 表达的是路径+文件名,也就是绝对路径;

若管道符给rsync,就可以实时传送创建事件

 

 

测试delete(删除事件)

# inotifywait -mrq --timefmt ‘%y %m %d %H %M‘ --format ‘%T %w %f‘ -e delete /backup

 

 

 

当删除指定目录的文件时,delete事件有更新跟踪

 

测试close_write(写关闭事件)

当在指定目录中,写入文件信息或创建文件预备写入信息时,写关闭时间会更新信息,记录情况。通常监控“echo”、“touch”、“vim”命令。

# inotifywait -mrq --timefmt ‘%y %m %d %H %M‘ --format ‘%T %w %f‘ -e close_write /backup

 

 

测试moved_to(移动事件)

# inotifywait -mrq --timefmt ‘%y %m %d %H %M‘ --format ‘%T %w %f‘ -e moved_to /backup

 

 

 

 

 

 

 

 

 

 

 

 

 

 

 

 

 

 

 

 

编写inotify实时监控脚本

将inotify实时监控放在后台(在命令后面加“&”)

# inotifywait -mrq --timefmt ‘%y %m %d %H %M‘ --format ‘%T %w %f‘ -e moved_to /backup &

 

# backup_Server=备份服务器的IP地址

 Inotify绝对路径 -mrq --format ‘%w%f’ -e create,close_write,delete /data | while read line

 

 

 

 

关键参数调整

在/proc/sys/fs/inotify目录下有三个文件,对inotify机制有一定的限制
(1)max_user_watches:设置inotifywait或inotifywatch命令可以监视的文件数量(单进程)
(2)max_user_instances:设置每个用户可以运行的inotifywait或inotifywatch命令的进程数
(3)max_queued_events:设置inotify实例事件(event)队列可容纳的事件数量。

 

inotify优点及缺点

(1)优点

监控文件系统事件变化,通过同步工具实现实时数据同步。

(2)缺点

A. 并发如果大于200个文件(10-100k),同步就会有延迟
B. 我们前面写的脚本,每次都是全部推送一次,但确实是增量的。也可以只同步变化的文件,不变化的不理。
C. 监控到事件后,调用rsync同步是单进程的,而sersync为多进程同步。

 

sersync功能多:(inotify+rsync命令)

1)支持通过配置文件管理
2)真正的守护进程socket
3)可以对失败文件定时重传(定时任务功能)
4)第三方的HTTP接口(例如:更新cdn缓存)
5)默认多进程rsync同步

 

 

高并发数据实时同步方案小结:

1)inotify(sersync)+ rsync,是文件级别的。
2)drbd文件系统级别,文件系统级别,基于block块同步,缺点:备节点数据不可用
3)第三方软件的同步功能:mysql同步(主从复制),oracle,mongodb
4)程序双写,直接写两台服务器。
5)利用产品业务逻辑解决(读写分离,备份读不到,读主)

 

架构解析:

NFS的单主双写模式(当读取压力大时使用该架构,但为单点、不可扩容)

 

 

 

用户上传的图片、附件存储在主NFS中,但是主NFS通过rsync+inotify进行实时同步,同步两个完全一样的作为备份:NFS备份1、NFS备份2;同步的目的在于Web服务器读取数据NFS备份中上传过来的数据

Web服务器将读取的压力不再给主NFS,而是均衡负载到NFS备份1、NFS备份2上。这样。写入的压力给了主NFS,读取的压力在NFS备份上,这种方法称为读写分离,可以提高NFS性能(通常,互联网20%的压力在写入,80%的压力在读取,相当于多台NFS分担压力)。

 

 

 NFS的双主双写模式(当写入压力大时使用该架构)

 

 

 

 

 

 

 

 

 

 

NFS的双主双写模式(当写入压力大时使用该架构)

 

环境后方为两个双主NFS服务器(记一个为IP1,一个为IP2),若开发时设定图片在IP1中写入,视频在IP2中写入,这样图片和视频的写入压力被分散。

假设,Web服务器的挂载目录都有两个共享目录(一个为/backup1,、另一个为/backup2),把IP1的主NFS服务器挂载到/backup1上,把IP2的主NFS服务器挂载到/backup2上,每台Web服务器都将NFS存储挂载到不同的共享目录上。开发默认,不论图片还是附件都先通过/backup1目录中读取,若/backup1中没有读取到,就去/backup2中读取,若都为读取到目标数据,则不存在该目标数据。通常,用来缓解NFS的写入压力。

inotify事件监控工具

标签:attr   add   文件的   文件信息   文件名   let   机制   双主   脚本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assiter/p/1008667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