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n 说明 异常捕获 直接 range 范围 索引 value 编译
Go在流程控制方面的特点如下:
没有do和while循环,只有一个更广义的for语句。
switch语句灵活多变,还可以用于类型判断。
if语句和switch语句都可以包含一条初始化子语句。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可以后跟一条标签(label)语句,以标识需要终止或继承的代码块。
defer语句可以使我们更加方便地执行异常捕获和资源回收任务。
select语句也用于多分支选择,但只与通道配合使用。
go语句用于异步启动goroutine并执行指定函数。
代码块就是一个由花括号包裹地表达式和语句的序列。当然,代码块中也可以不包含任何内容,即:空代码块。
除了显式地代码块之外,还有一些隐式地代码块,说明如下:
所有Go代码形成了一个最大地代码块,即:全域代码块;
每一个代码包中的代码共同组成了一个代码块,即:代码包代码块;
每一个源码文件都是一个代码块,即:源码文件代码块;
每一个if、for、switch和select语句都是一个代码块;
每一个在switch或select语句中的case分支都是一个代码块。
在Go中,使用代码块表示词法上的作用域范围,具体规则如下:
一个预定义标识符的作用域是全域代码块;
表示一个常量、变量、类型或函数(不包括方法),且声明在函数之外的标识符的作用域是当前的代码包代码块;
被导入的代码包的名称的作用域是当前的源码文件代码块;
表示方法接收者、方法参数、类型或函数的标识符,如果被声明在函数内部,那么作用域就是包含其声明的那个最内层的代码块。
此外,我们还可以重新声明已经在外层代码块中声明过的标识符。
当在内层代码块中使用这个标识符时,它表示的总是那个在该代码块中与它绑定在一起的那个程序实体。
可以说,此时在外层代码块中声明的那个同名标识符并屏蔽了。例如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var v = "1,2,3" //最外层标识符 func main() { v := []int{1, 2, 3} //第二次赋值 if v != nil { var v = 123 //第三次赋值 fmt.Printf("%v\n", v) } } //结果:123
其中,变量v被声明3次。当判断v是否非nil时,v代表的时那个切片。
而当v被打印时,它代表的确实那个整数。
if语句会根据条件表达式来执行两个分支中的一个。
如果那个表达式的结果是true,那么if分支会被执行,否则else分支会被执行。
例如:
var number int //省略 if 100 < number { number++ }
又如:
if 100 < number { number++ }else { number-- }
if语句还可以包含一条初始化的子语句,用于初始化局部变量:
if diff := 100 - number;100 < diff { number++ }else { number-- }
此外,它还支持串联:
if diff := 100 - number;100 < diff { //先进行赋值操作,在逻辑判断 number++ }else if 200 < diff { number-- }else { number -= 2 }
其中条件表达式的求值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只有第一个结果为true的表达式对应的分支会被选中并执行。
并且,只要上面的表达式的结果为true,其后的表达式就不会被求值。
switch语句也提供了一种多行分支执行的方法。
它会用一个表达式或类型说明符与每一个case进行比较,并决定执行哪一个分支。
在表达式switch语句中,switch表达式和所有case携带的表达式(也称为case表达式)都会被求值,并且执行顺序是自左向右、自下而上。
只有第一个与switch表达式的求值结果相等case表达式分支会被执行。
如果没有找到匹配的case表达式并且存在default case,那么default case的分支会执行。
注意,default case最多只有一个。
另外,switch表达式可以省略,这时true会作为switch表达式的结果。
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var content string //省略 switch content { default: fmt.Println("不知道什么语言") case "python": fmt.Fprintln("一门解释型语言") case "go": fmt.Println("一门编译型语言")
switch语句也可以包含一条子语句来初始化局部变量:
switch lang := strings.TrimSpace(content); lang { default: fmt.Println("不知道什么语言") case "python": fmt.Fprintln("一门解释型语言") case "go": fmt.Println("一门编译型语言") }
可以在switch语句中使用fallthrough,来向下一个case语句转移流程控制权。
switch lang := strings.TrimSpace(content); lang { case "Ruby": fallthrough case "Python": fmt.Println("一门解释型语言") case "C","Java","Go": fmt.Println("一门编译型语言") default: fmt.Println("什么都不是") }
只要lang的值等于Ruby或python,第2个case语句就会执行。其实可以放在一个case中。
每个case语句中的case表达式还可以有多个。
另外,break语句可以用来退出当前的switch语句。它由一个break关键字和一个可选的标签组成。
类型switch语句将对类型进行判定,而不是值。
var v interface{} //省略 switch v.(type) { case string: fmt.Printf("The string ‘%s‘.\n",v.(string)) case int,uint,int8,uint8: fmt.Printf("The integer is %d.\n",v) default: fmt.Printf("Unsupported value.(type%T)\n",v) }
类型switch语句的switch表达式会包含一个特殊的类型断言,例如v.(type)。
它虽然特殊,但是也要遵循类型断言的规则。其次,每个case表达式中包含的都是类型字面量而不是表达式。
最后fallthrough语句不允许出现在类型switch语句中。
类型断言switch语句的switch表达式还有一种变形写法。
switch i := v.(type) { case string: fmt.Printf("The string ‘%s‘.\n",i) case int,uint,int8,uint8: fmt.Printf("The integer is %d.\n",i) default: fmt.Printf("Unsupported value.(type%T)\n",i) }
这里的i := v.(type)使经类型转换后的值得以保存。i的类型一定会是v的值的实际类型。
for语句用于根据给定的条件重复执行一个代码块。这个条件或由for子句直接给出,或从range子句中获得。
(1)for子句
一条for语句中可以携带一条for子句。for子句可以包含初始化子句、条件子句和后置子句。
var number int for i := 0; i < 100; i++ { //i := 0初始化语句 i++后置语句 number++ } var j uint = 1 for;j%5 != 0; j *= 3 { //省略初始化子句 number++ } for k := 1; k%5 != 0; { //省略后置子句 k *= 3 number++ }
在for子句的初始化子句和后置子句同时被省略,或者其中的所有部分都省略的情况下,分隔符":"可以省略。
var m = 1 for m < 50 { m *= 3 }
一条for语句可以携带一条range语句,这样就可以迭代出一个数组或者切片值中的每个元素、
一个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或者一个字典值中的每个键-元素对,以及持续地接收一个通道类型值中的元素。
随着迭代的进行,每一次获取的迭代值(索引、元素、字符或键-元素对)都会赋给相应的迭代变量。
ints := []int{1, 2, 3, 4, 5} for i, d := range ints { fmt.Printf("Index:%d,value:%d\n", i, d) }
在range关键字右边的是range表达式。range表达式一般只会在迭代开始前被求值一次.
针对range表达式的不同结果,range子句的行为也会不同。
使用range子句,有3点需要注意:
a.若对数组、切片或字符串值进行迭代,且:=左边只有一个迭代变量时,一定要小心。
这时只会得到其中元素的索引,而不是元素本身。
b.迭代没有任何元素的数组值、为nil的切片值、为nil的字典值或为""的字符串值,
并不会执行for语句中的代码。for语句在一开始就会直接结束执行,因为这些值的长度都为0.
c.迭代为nil的通道值会让当前流程永远阻塞在for语句上。
标签:\n 说明 异常捕获 直接 range 范围 索引 value 编译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mingxianshen/p/1008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