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第一次迭代心得

时间:2018-12-11 00:40:19      阅读:19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员工   重要   状态   角色   标准   判断   识图   数据库   产品   

思考总结

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 我们软件很明确的定义为,通过爬虫获取校园网内老师信息,构建知识图谱
    • 典型用户:学校管理人员
    • 典型场景:学校
  2. 我们达到目标了么(原计划的功能做到了几个? 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么? 原计划达到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么?)?
    • 原计划功能:爬虫部分完成,基本的爬取内容的展示,爬虫任务的创建。
    • 实现情况:
      • 爬虫部分完成
      • 基本的爬取内容的展示
      • 爬虫任务的创建              
  3. 用户量, 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一致么? 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
    • 暂未投入使用,用户实际接受成度未知
    • 产品完成度超级高,离目标更近了       
  4.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每个人分工的部分不一定会按时完成,需要提前开会。不会等到验收前一天再开会。

计划

  1. 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 计划的时间挺充分,就是解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时时间比较紧凑
  2. 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 通过讨论,所有人员一起开会,有关的讨论,无关的人员旁听,进行判断。最后整合意见,说出理由,达到统一。
  3. 你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 团队整体项目推进很顺利,alpha版本的计划都做完了
  4. 是否每一项任务都有清楚定义和衡量的交付件?
    • 对的,我们组提前安排的挺好。
  5. 是否项目的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项目出了什么意外?有什么风险是当时没有估计到的,为什么没有估计到?
    • 没有完全按照计划进行,计划总是调整中
    • 没有想到整合时的问题,耗费了一些精力
  6. 在计划中有没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有作用么?
    • 有缓冲区
    • 有用
  7. 将来的计划会做什么修改?(例如:缓冲区的定义,加班)
    • 每个人负责的方面不会有很大变化,就是标准方面可能会有所规定
  8.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在团队的合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不光是一个人完成部分任务就成功了,需要进行合作沟通,防止整合时遇到更大的麻烦

资源

  1. 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 时间方面还算充足,但是没有合理利用,以至最后几天很忙。
  2. 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 时间主要是按任务量估计,时间按各自的安排估计
    • 精度不好,不能总是保持高效且时间安排总会有意外的冲突
  3. 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 (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 在最终整合之后,有做了简单的测试,没有花费很多时间
    • 人力资源足够
    • 美工一般,有参考网上已有的资源
  4. 你有没有感到你做的事情可以让别人来做(更有效率)?
    • 还好吧,任务分配没什么问题
  5.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标准制定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合难度

变更管理

  1. 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 有变更会及时通知
  2. 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 一开始就决定了主体功能,主体功能没有调整过,附加功能都属于可推迟(但并没有推迟)
  3. 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 – 什么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义么?
    • 功能全部实现
  4. 对于可能的变更是否能制定应急计划?
    • 没有提前制定应急计划,但有变更时会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
  5. 员工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 有足够的时间处理
  6.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交流更多,一起工作

设计/实现

  1. 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 整个模式的设计是在项目初期,由pm和老师沟通商定的,然后组内在讨论。
  2. 设计工作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 进行交流,开会解决,达到意见统一。
  3. 团队是否运用单元测试(unit test),测试驱动的开发(TDD)、UML, 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工具有效么?
    • 有UML图来帮助设计,阿里的一些网站有图片素材可以参考
  4. 比较项目开始的 UML 文档和现在的状态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如何产生的?是否要更新 UML 文档?
    • 文档更加丰富了,会在项目推进中,不断完善、更新文档
  5. 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bug?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 还没有发布
    • 在数据库连接方面出现的bug较多,开始每个人采用的数据库工具就不一样
  6. 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 小组执行按照指定的代码规范性进行评审

测试/发布

  1. 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 有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但没有详细的测试计划
    • 现阶段已完成项目为主
  2. 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3. 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 没有
  4. 团队是如何测量并跟踪软件的效能的?从软件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工作有用么?应该有哪些改进?
    • 暂未考虑
  5. 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意外问题?
    • 暂时未发布
  6.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还是以完成项目功能为首要任务,在完成基础尽量做得更完善更精致

团队的角色,管理,合作

  1. 团队的每个角色是如何确定的,是不是人尽其才?
    • 团队角色确定,任务根据组员的基础与意愿。
  2. 团队成员之间有互相帮助么?
    • 有,互相交流,AS第一次使用有的配置需要设置,我们组是安排时间一起进行编程。帮助起来很方便。
  3. 当出现项目管理、合作方面的问题时,团队成员如何解决问题?
    • 主要听PM安排,尊重每个成员的意见,选择最能接受的方案

总结

    1. 你觉得团队目前的状态属于 CMM/CMMI 中的哪个档次?
      • 属于CMMI一级,完成级
    2. 你觉得团队目前处于 萌芽/磨合/规范/创造 阶段的哪一个阶段?
      • 磨合阶段,完成度还行
    3. 你觉得团队在这个里程碑相比前一个里程碑有什么改进?
      • 彼此更加熟悉,互相的配合会比之前更有效率
    4. 你觉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 在alpha阶段没有沟通好界面的设计,之后会加强沟通、明确目的。                                                                                                                                                                                                                                                                                                                                                                                                                                                            

第一次迭代心得

标签:员工   重要   状态   角色   标准   判断   识图   数据库   产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syt/p/1009997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