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style http color io os 使用 ar sp 数据
1发展简史编辑
1943——1946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omputer)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一般认为它是现代计算机的始祖。
早期计算机
与ENIAC计算机研制的同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与莫尔小组合作研制EDVAC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方案,其后开发的计算机都采用这种方式,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
2诺依曼机编辑
冯·诺依曼机具有以下特点: (1)计算机由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
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冯·诺依曼
(2)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程序和数据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
指令和数据一样可以送到运算器运算,即由指令组成的程序是可以修改的。
(3)数据以二进制代码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5)指令在存储器中按执行顺序存放,由指令计数器指明要执行的指令所在的单元地址,一般按顺序递增,但可按运算结果或外界条件而改变。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都通过运算器。
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有了很大新发展,但原则上变化不大,习惯上仍称之为冯·诺依曼机。
3发展阶段编辑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的发展,一般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习惯上称为四代。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年到50年代后期),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础器件。代表机型IBM公司的IBM650。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采用的主要器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靠性,降低了价格。代表机型控制数据公司(CDC)的大型计算机系统CDC6600.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器件,功耗、体积、价格进一步下降,速度和可靠性相应的提高。代表机型IBM公司的IBM360.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70年代初至今),70年代初,半导体存储器问世,迅速取代了磁芯存储器,并不断向大容量、高速度发展。1984年内含2300个晶体管的Intel4004芯片问世,开启了现代计算机的篇章。
4分类编辑
大型机
大型机是反映各个时期先进计算技术的大型通用计算机,其中以IBM公司的大型机系列影响最大。60
计算机系统构成
年代的
IBM360系统,70年代和80年代的IBM370系统曾占领大型机的主要市场。90年代IBM推出的大型机系列为IBMS/390系列,都是大型机的代表之作。
巨型机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国防技术的发展,需要有很高运算速度、很大存储容量的计算机,一般大型通用计算机不能满足要求。集成电路的进展,为制造巨型机提供了条件。微处理器的发展为阵列结构的巨型机发展带来了希望。如古德伊尔公司为美国宇航局(NASA)研制了一台处理卫星图像的计算机系统MPP,该机由16384个微处理器组成128*128方阵。
小型机
小型机规模小、结构简单所以设计试制周期短,便于及时采用先进工艺,生产量大,硬件成本低。小
硬件系统
型机的出现打开了再控制领域应用计算机的局面,许多大型分析仪器、测量仪器使用小型机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分析、计算等。
微型机
微型机的出现与发展,掀起计算机大普及的浪潮,利用4位微处理器
Intel 4004组成的MCS-4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机,它于1971年问世。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用的PC就是微型机。1978年Intel成功开发了16位
微处理器Intel8086。1981年32位微处理器Intel80386问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进入64位双核微处理器时代。
系统总线
其它还有工程工作站、联机系统和
计算机网络,这些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搜索资料。
这里所说的计算机原理,主要以微型机为主,因为微型机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帝医 http://www.eastshu.com/Book_52179.html
计算机原理 发展简史
标签:style http color io os 使用 ar sp 数据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xd4321/p/402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