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第一篇】提高爱的质量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总结

时间:2018-12-21 00:00:10      阅读:20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挑战   遇到   习惯   一点   nbsp   span   有一个   养成   事先   

一、如何对待孩子的痛苦及由痛苦引起的哭

1、对于能预期的痛苦,要事先和孩子说通,让他也有心理预期。

  说通的办法:

  1.1  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1.2  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

    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1.3  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1.4 激发孩子的勇气。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1.5 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2、对于已发生的痛苦,要尽快转移注意力,降低孩子的痛苦。

  当孩子因为什么大哭时,要尽快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比哄啊劝啊更有效,更能降低孩子的痛苦感。 

二、逗孩子玩的方法

1、错误的方法:捉弄孩子

  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 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成人觉得捉弄孩子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弃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 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它劝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苹 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俱和片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 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 在孩子来说却是大事。

2、正确的方法:逗孩子玩

  “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经 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欢笑的事 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3、捉弄和逗的本质区别:孩子的状态。

  孩子在开心,在笑,则为逗;孩子在惊慌、难过、愤怒,则为捉弄。  

三、好习惯的养成

 1、每一个细节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

2、积极的暗示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 

2、善于表扬 

 表扬才能出发孩子的主动性,所以要千方百计地表扬孩子,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表扬。

如何创造条件:降低表扬的标准。 

四、天使的童年

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她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

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儿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里,童话(如圣诞老人)才千真万确地存在;等他长大了,变成了凡人,童话(如圣诞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来了。 

五、少男少女问题

1、青春期之前

无所谓男女问题,孩子是天真纯洁的,无需多言。

2、青春期

  要对孩子做健康教育:

  首先,对异性有好感,很正常,说明自己发育正常。

  其次,异性对你有好感,也很正常,说明自己有魅力。

  最后,如何提升魅力?提升品格,提升成绩。

六、如何看待孩子的缺点

1、不必太过暴躁

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

大人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他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2、用玩笑的方式提醒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 

六、提升孩子的文才

1、读古诗

   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

  古诗是精华,要珍惜孩子童年时期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

1.1 如何读

  艺术首先需要感知,所以只需要像古代孩子背论语一样读就好了,稍微解释就好了,这样小孩子更容易进入古诗的节奏感、韵律感,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就像孩子从小要有学英语的语境一样,从小有一个古诗的语境,长大了,才情是满满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前人对这一点已总结得很精辟了。

  不要上诗词补习班,会逼着孩子背,让孩子产生厌倦感。

1.2 如何保持孩子读诗的兴趣 

 和孩子一起背诵,不作为任务去完成,作为爱好去享受

在保护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方面,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是,带领孩子学习古典诗歌的动机一定要单纯,至少要让孩子感觉到单纯。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只有喜爱,才能谈得上接受。如果一个人在读诗中从没有为诗中的情打动,从没为语言的美震撼,从没为智慧而深思,纵使他会背一万首诗,也还是个不会读诗的人。 

1.3 顺序

  4句诗,8句诗,长诗,宋词,现代诗,写现代诗 

【第一篇】提高爱的质量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总结

标签:挑战   遇到   习惯   一点   nbsp   span   有一个   养成   事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oyihuashao/p/1015293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