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数据 公交 运行时 好用 for 条件语句 计算 nbsp com
Pandas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数据处理包,那么处理同样的数据,不同的方法其效率能差多少呢?
首先看一下数据的形式,很小的一组数据,不到34万行,10列。
数据的处理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条件语句if,用其中的一列,对比另外一列的大小,条件满足,在状态列表里加个1,条件不满足就加个0。
测试1:
利用最原始的方法,利用一个for循环,遍历整个 Dataframe:
在每一次循环中,粗暴的在每一个if语句中使用一次df.loc函数的方式遍历整个Dataframe,基本上长这样:
程序一共12次条件判断,最后得到的结果简直令人发指(我差点等不及手动停止)-_-!
27分钟,简直。。。
测试2:
在痛苦等待之后,将程序改成先赋值,再调用的方式,既在每一次循环时,先统一对变量进行赋值:
然后再在每一次条件语句中使用变量进行判断:
同样是12次条件判断,可是结果却大大缩短,起码缩短到人类可以接受的程度-_-!
7分半钟,有没有感觉坐上了11路公交的感觉^_^
测试3:
前两种测试方法的思路是,每一次循环,找到Dataframe中相应的行,再从行中提取所需的数据进行比较。
这次的测试方法有升级,首先在for循环之前,按照不同的数据列,提取出每一列的Series,再按照固定的顺序,从每个Series中固定位置提取数据进行条件判断:
同样是12次条件判断,这次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_^
计算时间缩短到1分半左右,这次有点开跑车兜风的感觉啦,但是能不能再快点呢??
测试4:
再往深走一步,我们知道,pandas底层封装的是numpy,通过Dataframe.values或Series.values就可以得到pandas最底层的数据结构,它基本上长这样: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通过层层扒皮,在pandas最底层的结构上直接进行运算呢?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通过对测试3的改进,我们在for循环之前将获得的Series通过Series.values的形式转换成numpy的ndarray,再按照固定的顺序,从每个ndarray中固定位置提取数据进行条件判断:
同样的12次条件判断,同样的方法,仅仅将Series转化成ndarray,结果却出乎意料的不可思议(⊙o⊙)
34万行数据,12次条件判断,运行时间只需要3秒,是不是有坐火箭的感脚~_~
总结一下:
通过3次改进,将最原始的暴力数据提取法该进成为最终对ndarray数组的处理,将运算速度由接近30分钟缩短为3秒。
所以要想成数量级的提升pandas的效率,应该直接从底层解决对ndarray的算法处理,在数据量大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对df.loc/df.iloc类定位函数的调用。
手撸 Pandas - 02:Pandas处理数据的效率提升
标签:数据 公交 运行时 好用 for 条件语句 计算 nbsp com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ythonicanus/p/1018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