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能力 弹性 没有 基础 现在 href 设计模式 head java
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和大家说声抱歉,之前的几篇文章,可能条理清晰之类的做的不太好,每篇文章的篇幅也比较长,小编在收到读者的建议之后, 也是认真的思考了一番。之前的想法是尽量把一个模块介绍完,没想到一个模块写着写着就写长了。在之后的文章里,需要认真分段,做到能简洁就简洁,能分块就分块,在利用大家碎片化的时间里,力争短小精悍又能收获颇丰。
之前的观察者模式,介绍了自己动手编写一套观察者模式,以及使用Java内置的观察者模式来进行实现。分了两篇,并且知道了,观察者模式是基于发布和订阅的,主要由两种模式
这两种模式的使用,取决于功能需求。如果目标角色错综复杂,并且观察者角色进行更新时必须得到一些具体变化的信息,那就适合用“推”;如果目标角色简单,又不需要每次都获取变化信息,那就用“拉”。
在JDK中,也有观察者模式的实际使用场景。比如Swing API的JButton。JButton的超类AbstractButton中有许多增加和删除(listener)的方法,其实就是观察者模式的提现。考虑到现在Swing的实际使用场景并不多,在这里就不进行赘述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Java源代码,或者去实践下。
这个工具其实在之前策略模式的时候总结过,但是并没有通过标题的方式单独给大家介绍,在之后的总结里,把这个单独加上,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我们通过一步一步的学习,积累一个个工具,设计模式就不会很难啦。
OO基础
抽象、封装、继承、多态
OO原则
封装变化
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针对接口编程,不针对实现编程
为交互对象之间的松耦合设计而努力(这是本次的新原则。松耦合设计更有弹性,更能应对变化)
OO模式
『策略模式』
『观察者模式』--在对象之间定义一对多的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依赖它的对象就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就是我们新学习的模式,以松耦合方式在系列对象之间沟通状态。MVC是观察者模式的代表,后续会有机会介绍的哦)
这次也涉及到了设计原则,之前没有过多的介绍。那么,观察者模式是如何遵循设计原则的呢?别急,马上给你
在观察者模式中,会改变的是主题的状态,以及观察者的数目和类型。用这个模式,你可以改变依赖于主题状态的对象,却不必改变主题。这就叫提前规划!
主题与观察者都是用接口;观察者利用主题的接口向主题注册,而主题利用观察者接口通知观察者。这样可以让两者之间运作正常,又同时具有松耦合的优点
观察者模式利用“组合”将许多观察者组合进主题中。对象之间的这种关系不是通过继承产生的,而是在运行时利用组合的方式而产生的。
至此,小编就学完了观察者模式。相比较于书本,小编把观察者模式的其中一些更好的概念理解缩减了,只单独举了一个报社订阅报纸的例子来做进一步的解释。以及模式中的“推”和“拉”是如何引出而来的,也没有细说,在这节里把推和拉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一点拙见。
有留言给小编说图的来源,以及是否需要有画图的能力。我把我在知识星球里的回答放出来,只是自己的一点感悟,如有不对的地方,可以留言给小编修正。『设计模式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一个思想,画UML图是为了更加深刻理解软件工程中的知识。优秀的写代码的程序员不一定能画好UML图,能画好UML的一定是个优秀的程序员(我是这么理解的),很多公司都不需要画图,因为只要实现功能即可,这个能力,需要自己平时培养的。我画UML图也不太好,还停留在大学老师教育的阶段,所以跟着这个学习,画图理解能力还提升了,也是另一种收获吧。类图、时序图、用例图都是比较重要的,掌握了能加深对软件工程的理解』
观察者模式就到这里为止了。下一模式是装饰者模式,就如开头所说,小编会用心分块,力争短小精悍,让各位的碎片化时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推荐阅读
GitHub地址 HeadFirstDesign
标签:能力 弹性 没有 基础 现在 href 设计模式 head java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mple91/p/1062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