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王阳明》之后,我想把他的生平讲给你听,因为这是个值得复述的人,尤其是对他一无所知的人,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就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把自己打造得超凡脱俗的。
一,小时候
小时候也许是王阳明最顺遂的时候,那时他就在思索“人活于世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基本上是青少年时期每个人心底里都会浮现的问题,可是答案却是要苦苦寻觅才可获得。王阳明就这个问题问过私塾的老师:何谓第一等事? 就像当今社会国人会将“发家致富”作为第一等事一样,明帝国时老师回答他: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呀。然而少年王阳明却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第一等事应是做圣贤。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当朝状元,听了儿子的这一说法后,便有了一场不愉快的对话。
王华问:你懂什么叫圣贤?
王阳明:圣人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华说:话背得很熟,可这是不切实际的呓语。
王阳明:孔子就是这样。
王华笑:千年一位的圣人,你能比?
王阳明:大家都是人,怎不能比?
王华说不过自己的儿子,就看到儿子无心向学,整天玩排兵布阵的游戏,说“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先从经略四方的军事能力训练起。这些在父亲眼里不入流的东西,王阳明却沉迷其中,令其大动肝火。王华认为自家的书香门第被儿子败坏了。于是又产生了一场不愉快的争执。
王华:最正经的事是好好读书将来成为状元,受人尊重和羡慕。
王阳明:中了状元,后世子孙还是状元吗?
王华说:后世子孙若想中状元,还需刻苦读书。
王阳明:原来只是风光一代,但建功立业却能百世流芳,所以我恐怕不会稀罕状元。
每个人都曾经历青少年的叛逆期,觉得自己想的才是对的,父母的安排都是错的。但是在古时候,在那种如此讲究孝道的年代,能这样拂逆父亲保有自己思考的,也为数不多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阳明并没有继续沉迷在自己的“排兵布阵”的游戏当中,他开始寻找“圣学”。明朝最推崇的是朱熹的“格物致知”,于是他也开始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格物。在一次格竹子格到昏厥后,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有问题的。朋友说:你不能因为格不出来竹子的道理就说人家的理论是错的,这只能说明你没有天分。王阳明说:通过朱熹这条路成为圣人,对我而言,是一条死路。
我觉得王阳明厉害之处在于,对自己的心总是诚实的,不适合自己的,无论多么的“伟光正”,他都不执着于此,也不虚假领悟,此路不通,另寻他路。一旦目标(做圣人)树立,无论是捷径还是弯路,他都朝着那个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
相比之下,在青少年时期未找到“人间立命”答案的人群中,很多人就以掩耳盗铃的方式前行,以师长或家长设立的目标为前进方向,不问内心不问对错,妥协听话是成长道路上的保护屏障。
二,迷茫
越是爱思索的人,在没有获得真正的答案前,越是痛苦和彷徨。
在王阳明苦苦寻觅属于自己的“圣学”时,他人却在取笑他会试名落孙山;在他重拾排兵布阵的兴趣时,别人却在取笑他没有机会上战场。但是他颇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魄力,对那些前来安抚他会试落榜的人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26岁的时候,他重新回到朱熹理学的路上,去探寻圣学的答案,依然沮丧地发现,自己无法从中获取想要的答案。
心灰意冷的他通过了会试,步入仕途。就像现在很多人当了小公务员那般,初步领略到官场的黑暗也会气得七窍生烟,努力用一己之力废除所见的潜规则来安抚良知,然而却无法与暗中的庞然怪兽争斗,最终也只是陷入繁杂琐碎的事物当中,只觉得无聊郁闷。
33岁时,对朱熹的理学依然抱持着既怀疑又无法肯定的犹豫态度的王阳明,以自己多年的研究所得创立心学,学者寥寥,毕竟他的这门学问更像是闲人们的“修身养性”的无用之学,而不是朱熹理学的晋升仕途的实用之学。
然而,无论外力环境如何,王阳明始终不放弃过对生命价值的拷问,心之所想,行之所至。没有谁比他自己履行得更到位了。
三,开悟
说起王阳明的心学,很多人喜欢说“龙场开悟”。
王阳明在刘瑾风暴中因弹劾刘瑾而被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前景不明时,他在狱中苦读《周易》。35岁时被贬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嗯,据说那时的贵州龙场地处荒僻,虫蛇甚多,瘴气流行,被人们认为是:此地非人类所能居住……
王阳明千里迢迢去到那个地方,前任传授他生存之道:一是不要和土著说话,分分钟会丧命;二是注意森林中瘴疠之气,早晚容易中毒;三是小心豺狼虎豹的攻击;四是学会种植谷物;五是要乐观才能生存下去。据说因为王阳明是戴罪之人不能住驿站,只能住在山洞里,第一个晚上因为没有安装门,狗熊就在半夜进来把他的仆人的脸啃去一半。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王阳明有了大把的时间,在头脑里把圣人之学肯定否定,颠来倒去,融汇一炉,咀嚼反刍,化为己有,最终得到自己的总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学”就此真正诞生了。
作者说这似乎是个永恒的定律:任何一位伟大的圣贤都要经历过一番非比寻常的困苦环境。这让我想起武志红在其著作《巨…》里提到的一种说法:与生活越是深入的链接,越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而深入的链接,自然是滋味万千,绝不会仅仅是甜的。
四,事上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当一个理论尚未完全成熟之际,通过实践更是能不断完善和丰富它的内涵。我想,心学后来就是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刘瑾倒台,王阳明回到北京,年近39岁的他开始不断宣扬他的心学。当时的京城是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天下,官场上都是朱门子弟,王阳明的心学自然被视为“异端学说”,甚至是“歪门邪道”。
人问:怎么个心上用功?
王阳明:心能知是非善恶,克掉恶念,保持善念。
人说:这不就是禅宗吗?
王阳明:不一样。禅宗不去实践,而我说的“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人说:这还是朱熹的“去万事万物上格真理”啊!
王阳明:朱熹说的是去实践中寻找真理,而我认为真理已在心中,只是去实践中验证这个真理,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这其中细微的差别,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领悟。
五,煊赫功绩
到了王阳明45岁的时候,他得到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被朝廷任命为巡抚,去剿灭南赣地区的土匪。
南赣地区崇山峻岭,洞穴密布,且山贼们的安乐窝地处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四省交界处,几大山头几个带头大哥,利用这天时地利人和,善于与政府打游击战,让四省多年疲于奔命却都无功而返。
但是,王阳明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就把这帮土匪一网打尽,彻底平定南赣,整个过程他将自己的“心学”彻底地运用在了剿匪过程当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全都在于对人性的把控上。
剿匪进行得热火朝天时,王阳明对弟子们的讲学却从未中断过,似乎讲学才是正事,剿匪不过是顺手而为之,于是就有了王阳明那句至理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可以说至此,王阳明的心学经受住现实的检验了。但是,政治总是门派之争,他既然立了此等奇功,自然让京城里朱熹门派的高官们视为大敌,担心这个异端邪派他日会与他们并肩而立。因此在王阳明上书要退休之际,朱熹的门徒们真是喜闻乐见啊。
王阳明因从小有肺病,再经过贵州生活和南赣剿匪之后,病情更加恶化,因此对官场并未有太多的留恋。他对自己的弟子说:人有建功立业的心没有错,但千万不要把这种心当成常态。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
然而,有人却不愿意他退休。
六,屡建奇功
不愿意他退休的是他的贵人王琼,因为他看到宁王要造反,需要王阳明留守江西。
宁王造反之际,周围的官员很多都首鼠两端,心想,万一革命成功了呢?所以做壁上观。有些忠于朝廷之士,早已被宁王设计杀害。而王阳明却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和宁王划清界限的,为什么他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呢?他说要凭良知做事!又回到其心学的宗旨了,致良知。
宁王从起兵到被俘,王阳明仅仅用了四十三天的时间,堪称奇迹。
弟子自是非常兴奋,问他: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
王阳明: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每次王阳明用计之时,都会观察对方,对方一疑,则为心动。心动,则必败无疑。而所谓心不动,也许就像他自己,总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为所动。
七,心学
创造了如此煊赫的战功,自是躲不过小人的垂涎与作恶。王阳明对付完锦衣卫,还要对付东厂太监。他告诫弟子说:对付恶人,千万别引发他的恶性,你不能和恶人直来直去对着干,要懂得斗争的技巧。恶人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最怕的就是丧失利益。
看到此,不得不扼腕叹息,一个人可以轻易破外贼,却还要对同僚各种提防谨慎,可见当朝之黑暗。
最终要夺取其战功的,说来可笑,竟然是皇帝本人。皇帝也有颗流芳百世的心呀,所以他要做出一场戏,让王阳明把战俘放到他指定的地方,然后由他带兵出马,做一出由他擒获宁王的戏码,并且要王阳明重写捷报书,把皇帝写进功名薄里,并居首功。如此荒诞的要求只能出自无比荒唐之人。这样的皇帝,也难怪别人想造反了。
而王阳明面对如此荒唐的皇帝,他竟然还能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在答应了皇上的要求后希望皇上立即回京,因为皇上在南方多待一天,民脂民膏就被其军队多吃一天。
弟子又打抱不平问:您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却还心系皇上,这是良知的命令吗?
王阳明答道: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八,结局
55岁的王阳明重出江湖到广西剿匪,实非其所愿,完全是政治角力下的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当时为了请不请他出山,朝廷中斗争的两派都举棋不定,实在是无可替代。
王阳明本人是拒绝的,因其肺病已经严重到呼吸都斯斯有声的地步了。但,谁又会体恤一枚棋子的需求呢?
既然无人体谅,他就每天步行不足20公里,几乎走了5个月才到广西。
其实政府之前是派了官员率八万之军去广西剿匪的,铁血镇压之下反起了叛乱,导致兵力不足又向朝廷要兵马粮饷。
然而王阳明到了之后,却不费一兵一卒就把五万叛乱之军给平定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王阳明又顺手把广西断藤峡的山贼老穴也给端了。断藤峡有八大寨,占尽地利,而王阳明当时手里可调动的部队只有一万五千人,连山贼的人数都不止这个数。据说当年朝廷可是派了十万大军才将山贼拿下,结果几年不管又死灰复燃。王阳明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山贼连根拔起,消除殆尽。他之所以要顺手灭掉贼窝是担心万一山贼与安南国内外勾结,广西又处于国之边界,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当他的两大捷报传到中央时,朝廷却为了到底是该行赏还是论罚而争论不休。因为没有经过中央同意就私自剿匪,这可是大罪。
王阳明已经病得卧床不起了,也不管政令如何,让弟子起船归乡。当朝廷终于网开一面决定——不赏也不罚时,王阳明已在半途中阖然离世。
离世之前,弟子问老师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他说了一句千古名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九,立命
纵观王阳明短暂的一生,他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但是他却为这个国家建下赫赫战功。
他的人生之路是坎坷与颠沛流离的,然而,他的“圣学”却像是他心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前行的每一步。
年少时他就意识到,能流芳百世的绝对不是一个“状元”的头衔,甚至不是一个“皇帝”的头衔。时隔数百年,人们还记得明朝有个叫王阳明的人,还有人继续在钻研他所创立的学说,他确实做到了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流芳百世的圣人。
整本书展现了王阳明作为一个人,而非圣人的生命历程,在面临种种挫折和打击时,他也无一例外地会疑惑以及沮丧,但是,是什么让他最终能超凡脱俗呢?他把其总结为心学,而我想到的还有,就是志向。
从小他就立志成为“圣人”,这是他对自己定下的人间立命。
而我们在青少年时期的疑问,很多时候并没有随着自己的成长找到答案,而是随波逐流去随便拿来一个别人的答案,作为生存的根本。这个社会经历了数代人,但有“信仰”的人依旧少之又少,原因大概出于此。没有信仰的人就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生吞猛嚼生活,乍一看是活色生香,细一看却形同枯槁。
一个人没有立命的根本,就像一株植物没有深入土壤的根须牢牢抓紧大地一般,即使蹿了高个,依旧随风摇摆,弱不禁风。那些在世间,随事摇摆不定的人们,都像河边的芦苇,高昂着头颅仅仅只是维持一种形象。
要想长成一棵苍天大树,能有给人乘凉的葱郁树冠,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根基以支撑起浓枝密叶。立命,就像是给自己的生命立下一个终生追寻的目标,在追寻的过程中,又逐渐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些就变成独属于你的处世方式。
只是,很多人都在彷徨与痛苦中选择了依附,而非继续寻找。
一,小时候
小时候也许是王阳明最顺遂的时候,那时他就在思索“人活于世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基本上是青少年时期每个人心底里都会浮现的问题,可是答案却是要苦苦寻觅才可获得。王阳明就这个问题问过私塾的老师:何谓第一等事? 就像当今社会国人会将“发家致富”作为第一等事一样,明帝国时老师回答他: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呀。然而少年王阳明却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第一等事应是做圣贤。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当朝状元,听了儿子的这一说法后,便有了一场不愉快的对话。
王华问:你懂什么叫圣贤?
王阳明:圣人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华说:话背得很熟,可这是不切实际的呓语。
王阳明:孔子就是这样。
王华笑:千年一位的圣人,你能比?
王阳明:大家都是人,怎不能比?
王华说不过自己的儿子,就看到儿子无心向学,整天玩排兵布阵的游戏,说“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先从经略四方的军事能力训练起。这些在父亲眼里不入流的东西,王阳明却沉迷其中,令其大动肝火。王华认为自家的书香门第被儿子败坏了。于是又产生了一场不愉快的争执。
王华:最正经的事是好好读书将来成为状元,受人尊重和羡慕。
王阳明:中了状元,后世子孙还是状元吗?
王华说:后世子孙若想中状元,还需刻苦读书。
王阳明:原来只是风光一代,但建功立业却能百世流芳,所以我恐怕不会稀罕状元。
每个人都曾经历青少年的叛逆期,觉得自己想的才是对的,父母的安排都是错的。但是在古时候,在那种如此讲究孝道的年代,能这样拂逆父亲保有自己思考的,也为数不多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阳明并没有继续沉迷在自己的“排兵布阵”的游戏当中,他开始寻找“圣学”。明朝最推崇的是朱熹的“格物致知”,于是他也开始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格物。在一次格竹子格到昏厥后,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有问题的。朋友说:你不能因为格不出来竹子的道理就说人家的理论是错的,这只能说明你没有天分。王阳明说:通过朱熹这条路成为圣人,对我而言,是一条死路。
我觉得王阳明厉害之处在于,对自己的心总是诚实的,不适合自己的,无论多么的“伟光正”,他都不执着于此,也不虚假领悟,此路不通,另寻他路。一旦目标(做圣人)树立,无论是捷径还是弯路,他都朝着那个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
相比之下,在青少年时期未找到“人间立命”答案的人群中,很多人就以掩耳盗铃的方式前行,以师长或家长设立的目标为前进方向,不问内心不问对错,妥协听话是成长道路上的保护屏障。
二,迷茫
越是爱思索的人,在没有获得真正的答案前,越是痛苦和彷徨。
在王阳明苦苦寻觅属于自己的“圣学”时,他人却在取笑他会试名落孙山;在他重拾排兵布阵的兴趣时,别人却在取笑他没有机会上战场。但是他颇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魄力,对那些前来安抚他会试落榜的人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26岁的时候,他重新回到朱熹理学的路上,去探寻圣学的答案,依然沮丧地发现,自己无法从中获取想要的答案。
心灰意冷的他通过了会试,步入仕途。就像现在很多人当了小公务员那般,初步领略到官场的黑暗也会气得七窍生烟,努力用一己之力废除所见的潜规则来安抚良知,然而却无法与暗中的庞然怪兽争斗,最终也只是陷入繁杂琐碎的事物当中,只觉得无聊郁闷。
33岁时,对朱熹的理学依然抱持着既怀疑又无法肯定的犹豫态度的王阳明,以自己多年的研究所得创立心学,学者寥寥,毕竟他的这门学问更像是闲人们的“修身养性”的无用之学,而不是朱熹理学的晋升仕途的实用之学。
然而,无论外力环境如何,王阳明始终不放弃过对生命价值的拷问,心之所想,行之所至。没有谁比他自己履行得更到位了。
三,开悟
说起王阳明的心学,很多人喜欢说“龙场开悟”。
王阳明在刘瑾风暴中因弹劾刘瑾而被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前景不明时,他在狱中苦读《周易》。35岁时被贬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嗯,据说那时的贵州龙场地处荒僻,虫蛇甚多,瘴气流行,被人们认为是:此地非人类所能居住……
王阳明千里迢迢去到那个地方,前任传授他生存之道:一是不要和土著说话,分分钟会丧命;二是注意森林中瘴疠之气,早晚容易中毒;三是小心豺狼虎豹的攻击;四是学会种植谷物;五是要乐观才能生存下去。据说因为王阳明是戴罪之人不能住驿站,只能住在山洞里,第一个晚上因为没有安装门,狗熊就在半夜进来把他的仆人的脸啃去一半。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王阳明有了大把的时间,在头脑里把圣人之学肯定否定,颠来倒去,融汇一炉,咀嚼反刍,化为己有,最终得到自己的总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学”就此真正诞生了。
作者说这似乎是个永恒的定律:任何一位伟大的圣贤都要经历过一番非比寻常的困苦环境。这让我想起武志红在其著作《巨…》里提到的一种说法:与生活越是深入的链接,越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而深入的链接,自然是滋味万千,绝不会仅仅是甜的。
四,事上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当一个理论尚未完全成熟之际,通过实践更是能不断完善和丰富它的内涵。我想,心学后来就是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刘瑾倒台,王阳明回到北京,年近39岁的他开始不断宣扬他的心学。当时的京城是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天下,官场上都是朱门子弟,王阳明的心学自然被视为“异端学说”,甚至是“歪门邪道”。
人问:怎么个心上用功?
王阳明:心能知是非善恶,克掉恶念,保持善念。
人说:这不就是禅宗吗?
王阳明:不一样。禅宗不去实践,而我说的“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人说:这还是朱熹的“去万事万物上格真理”啊!
王阳明:朱熹说的是去实践中寻找真理,而我认为真理已在心中,只是去实践中验证这个真理,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这其中细微的差别,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领悟。
五,煊赫功绩
到了王阳明45岁的时候,他得到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被朝廷任命为巡抚,去剿灭南赣地区的土匪。
南赣地区崇山峻岭,洞穴密布,且山贼们的安乐窝地处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四省交界处,几大山头几个带头大哥,利用这天时地利人和,善于与政府打游击战,让四省多年疲于奔命却都无功而返。
但是,王阳明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就把这帮土匪一网打尽,彻底平定南赣,整个过程他将自己的“心学”彻底地运用在了剿匪过程当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全都在于对人性的把控上。
剿匪进行得热火朝天时,王阳明对弟子们的讲学却从未中断过,似乎讲学才是正事,剿匪不过是顺手而为之,于是就有了王阳明那句至理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可以说至此,王阳明的心学经受住现实的检验了。但是,政治总是门派之争,他既然立了此等奇功,自然让京城里朱熹门派的高官们视为大敌,担心这个异端邪派他日会与他们并肩而立。因此在王阳明上书要退休之际,朱熹的门徒们真是喜闻乐见啊。
王阳明因从小有肺病,再经过贵州生活和南赣剿匪之后,病情更加恶化,因此对官场并未有太多的留恋。他对自己的弟子说:人有建功立业的心没有错,但千万不要把这种心当成常态。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
然而,有人却不愿意他退休。
六,屡建奇功
不愿意他退休的是他的贵人王琼,因为他看到宁王要造反,需要王阳明留守江西。
宁王造反之际,周围的官员很多都首鼠两端,心想,万一革命成功了呢?所以做壁上观。有些忠于朝廷之士,早已被宁王设计杀害。而王阳明却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和宁王划清界限的,为什么他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呢?他说要凭良知做事!又回到其心学的宗旨了,致良知。
宁王从起兵到被俘,王阳明仅仅用了四十三天的时间,堪称奇迹。
弟子自是非常兴奋,问他: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
王阳明: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每次王阳明用计之时,都会观察对方,对方一疑,则为心动。心动,则必败无疑。而所谓心不动,也许就像他自己,总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为所动。
七,心学
创造了如此煊赫的战功,自是躲不过小人的垂涎与作恶。王阳明对付完锦衣卫,还要对付东厂太监。他告诫弟子说:对付恶人,千万别引发他的恶性,你不能和恶人直来直去对着干,要懂得斗争的技巧。恶人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最怕的就是丧失利益。
看到此,不得不扼腕叹息,一个人可以轻易破外贼,却还要对同僚各种提防谨慎,可见当朝之黑暗。
最终要夺取其战功的,说来可笑,竟然是皇帝本人。皇帝也有颗流芳百世的心呀,所以他要做出一场戏,让王阳明把战俘放到他指定的地方,然后由他带兵出马,做一出由他擒获宁王的戏码,并且要王阳明重写捷报书,把皇帝写进功名薄里,并居首功。如此荒诞的要求只能出自无比荒唐之人。这样的皇帝,也难怪别人想造反了。
而王阳明面对如此荒唐的皇帝,他竟然还能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在答应了皇上的要求后希望皇上立即回京,因为皇上在南方多待一天,民脂民膏就被其军队多吃一天。
弟子又打抱不平问:您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却还心系皇上,这是良知的命令吗?
王阳明答道: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八,结局
55岁的王阳明重出江湖到广西剿匪,实非其所愿,完全是政治角力下的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当时为了请不请他出山,朝廷中斗争的两派都举棋不定,实在是无可替代。
王阳明本人是拒绝的,因其肺病已经严重到呼吸都斯斯有声的地步了。但,谁又会体恤一枚棋子的需求呢?
既然无人体谅,他就每天步行不足20公里,几乎走了5个月才到广西。
其实政府之前是派了官员率八万之军去广西剿匪的,铁血镇压之下反起了叛乱,导致兵力不足又向朝廷要兵马粮饷。
然而王阳明到了之后,却不费一兵一卒就把五万叛乱之军给平定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王阳明又顺手把广西断藤峡的山贼老穴也给端了。断藤峡有八大寨,占尽地利,而王阳明当时手里可调动的部队只有一万五千人,连山贼的人数都不止这个数。据说当年朝廷可是派了十万大军才将山贼拿下,结果几年不管又死灰复燃。王阳明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山贼连根拔起,消除殆尽。他之所以要顺手灭掉贼窝是担心万一山贼与安南国内外勾结,广西又处于国之边界,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当他的两大捷报传到中央时,朝廷却为了到底是该行赏还是论罚而争论不休。因为没有经过中央同意就私自剿匪,这可是大罪。
王阳明已经病得卧床不起了,也不管政令如何,让弟子起船归乡。当朝廷终于网开一面决定——不赏也不罚时,王阳明已在半途中阖然离世。
离世之前,弟子问老师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他说了一句千古名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九,立命
纵观王阳明短暂的一生,他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但是他却为这个国家建下赫赫战功。
他的人生之路是坎坷与颠沛流离的,然而,他的“圣学”却像是他心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前行的每一步。
年少时他就意识到,能流芳百世的绝对不是一个“状元”的头衔,甚至不是一个“皇帝”的头衔。时隔数百年,人们还记得明朝有个叫王阳明的人,还有人继续在钻研他所创立的学说,他确实做到了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流芳百世的圣人。
整本书展现了王阳明作为一个人,而非圣人的生命历程,在面临种种挫折和打击时,他也无一例外地会疑惑以及沮丧,但是,是什么让他最终能超凡脱俗呢?他把其总结为心学,而我想到的还有,就是志向。
从小他就立志成为“圣人”,这是他对自己定下的人间立命。
而我们在青少年时期的疑问,很多时候并没有随着自己的成长找到答案,而是随波逐流去随便拿来一个别人的答案,作为生存的根本。这个社会经历了数代人,但有“信仰”的人依旧少之又少,原因大概出于此。没有信仰的人就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生吞猛嚼生活,乍一看是活色生香,细一看却形同枯槁。
一个人没有立命的根本,就像一株植物没有深入土壤的根须牢牢抓紧大地一般,即使蹿了高个,依旧随风摇摆,弱不禁风。那些在世间,随事摇摆不定的人们,都像河边的芦苇,高昂着头颅仅仅只是维持一种形象。
要想长成一棵苍天大树,能有给人乘凉的葱郁树冠,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根基以支撑起浓枝密叶。立命,就像是给自己的生命立下一个终生追寻的目标,在追寻的过程中,又逐渐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些就变成独属于你的处世方式。
只是,很多人都在彷徨与痛苦中选择了依附,而非继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