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IP子网划分

时间:2019-04-17 11:05:09      阅读:18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A类地址   col   img   分类   ESS   换算   分网   cto   term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IP地址由32位2进制数组成,一般用点分十进制来表示,如210.73.140.6

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网络部分用于标识不同的网络,主机部分用于标识一个网络中的特定主机。IP地址的网络部分由IANA统一分配,以保证IP地址的唯一性,为了便于分配和管理,IANA将IP地址分为A、B、C、D、E共五类,按照二进制表示方法,根据IP地址的前几个比特位,可以判断IP地址属于哪类,目前在Internet上使用最多的IP地址是A、B、C这三类,IANA根据机构或组织的具体需求为其分配A、B、C类网络地址,具体主机IP地址由得到某一网络地址的机构组织自行决定如何分配
技术图片
技术图片
每个类别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都有相应的规则,A、B、C类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D类和E类不划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技术图片
A类地址
在A类地址中规定第一个八位组为网络部分,其余三个八位组为主机部分,即A类地址=网络部分+主机部分+主机部分。IP地址的前几个比特位称为引导位,对A类地址来说,它的第一个八位组的第一个比特位是0,因此他的第一个八位组的范围就是00000000~01111111,换算成十进制就是0~127,其中127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址,用于本机测试的地址就是127.0.0.1
B类地址
在B类地址中规定前两个八位组为网络部分,后两个八位组为主机部分,即B类地址=网络部分+网络部分+主机部分+主机部分。B类地址中作为引导位的前两个比特必须是10,因此它的网络部分的范围就是10000000.00000000~10111111.11111111,其中第一个八位组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28~191,B类地址的有效网络范围就是网络部分中后14个比特位的组合,为2(14)个,每个B类地址拥有的最大主机数为2(16)-2,B类地址适用于在中等规模的网络中使用
C类地址
在V类地址中规定前三个八位组为网络部分,最后一个八位组为主机部分,即C类地址=网络部分+网络部分+网络部分+主机部分。C类地址中作为引导位的前三个比特位必须是110,因此它的网络部分的范围就是11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11111.11111111.1111111,其中第一个八位组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92~223,C类地址的有效网络范围就是网络部分中后21个比特位的组合,为2(21)个,每个C类地址拥有的最大主机数为2(8)-2,C类地址适用于在主机数量比较少的中小型网络中使用。
Internet的合法IP地址
目前在Internet上只使用A、B、C这三类地址,而且为了满足企业用户在Internet上使用的需求,从A、B、C这三类地址中分别划出一部分地址以供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使用,这部分地址成为私有地址,私有地址是不能在Internet上使用的,私有地址包括以下三组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子网掩码
在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通信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同一个网段中两台主机之间相互信任
不同网段中两台主机之间相互通信
A类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B类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C类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经过子网划分后,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不再是具有标准IP地址的掩码,由此IP地址可分为两类:
有类地址:标准的IP地址(A、B、C三类)属于有类地址,例如,A类地址掩码8位,B类地址掩码16位,C类地址掩码24位,都属于有类地址
无类地址:为了更灵活地使用IP地址,需要根据需求对IP地址进行子网划分,使划分后的IP地址不再具有有类地址的特征,这些地址称为无类地址

子网划分的原理
技术图片
C类地址划分应用
技术图片
子网掩码及相关参数对应表
技术图片

IP子网划分

标签:A类地址   col   img   分类   ESS   换算   分网   cto   term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156658/2379856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