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讲述一段故事,给人一段回味,这就足够了。 电影不复杂,不需要追根究底。我们的生活,也是由若干简单的模式所重复演化而成。这些模式若符合我们的心性和期望,我们就快乐,反之则烦躁,烦躁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崩溃。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改善自己生活其中的模式,你就能获得快乐。
无名特质: 无名特质是我们感受到自身,感受到欢喜自由的时刻; 它存在于地球上的所有生灵中,使我们自然、舒适、放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人们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流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若即若离地偏离和靠近它,体验欢喜和悲伤—— 我相信道之所存,就如,分享和倾诉,就是快乐道之一。
推荐 《建筑的永恒之道》。 了解过设计模式的童鞋知道, 软件先辈们貌似是从这本书吸取到启发,从而编写了著名的四人帮《设计模式》一书。但是仍然推荐此书。这本书还有一些更重要的思想没有传播出来,比如作者在前几章论述 建筑设计的无名特质的这几章,同样非常精彩。
“我们首先必须理解,每个地方的特征是由不断发生在那里的事件的模式所赋予的。”
引申到软件工程领域:
“软件的特征,是由不断发生在软件内部的事件或活动所赋予的;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数据流。”
因此,设计模式的特质并不仅仅在于其静态的结构,更在于动态运行其中的活动。 是动静结合的。 总之读读此书,或许收获会比单纯阅读《设计模式》一书更有收获。
----------------------------------------------- 美好的分割线 -----------------------------------------------------------
讲述自己的曲折史或成功史, 通常能够引来心潮澎湃的振奋; 但讲讲一个人所走过的弯路, 或许更能给人启发。 总结起来, 我所走过的弯路大致如下:
(1) 大学网游,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仅针对男士)。 很多人都说, 大学阶段,挂课、爱情是必修课; 问题是,你修了这门课收获了什么呢? 大学阶段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因为学习吸收能力 在这个时候会达到巅峰状态。 或许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功就建基于此, 那些IT牛人开始建立事业的时刻多数是从此时开始的。如果一个人在这段时间内耗费了宝贵的光阴,那么,即使后期很努力,也会感到非常被动。 何况, 当你拥有一身才学时, 还怕找不到一份美好的爱情? 就怕荒废了学业, 一生的眼界都被局限了; 虽然我是 “乖孩子”, 但我仍然没有逃脱“挂课、失恋”的因果循环, 以至于后来虽然考研用了3年,终于重回人生事业起点时,已经 29 岁了;
(2) 自卑,优柔寡断。 不得不说, 这是咱们这些 “乖孩子”的软肋。遵从传统的教育理念, 束缚于那些传统的观念, 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 不能放开手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遇到美女时首先否定自己, 其次选择躲避在某个角落里YY,不能大胆迎击挑战, 这种心理障碍一定要战胜它; 在爱情上,它使你不能大胆追求心仪的女子; 在职场上, 也会让你错失良机, 切记!
(3) 太依靠于自己。 说实话, 从高中开始一直到现在进入软件开发领域, 几乎都是靠自学,偶尔抬头听听老师的讲课表示尊重。当然, 编程是靠自学的,但也是花费更多气力的。 有那么几个人一起去探讨交流,寻找一些开源项目共同参与和分享,主动寻求一些前辈们的指点和指引,都会很大程度上助推自己的发展; 不要单打独斗,孤军奋战; 依靠自己会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得很好, 但你无法去完成一个真正卓越的产品。
(4) 没有找到有效的渠道去展示自己。 一个真正积极主动的人是善于去主动寻找资源和帮助的。我毕业那时, 还没有 《非你莫属》 这个节目, 但我相信, 虽然我也“不务正业” , 心还是有救的; 应该可以在《非你莫属》上找一份 2000 底薪的工作的。 但是我那时辛辛苦苦,在武汉和杭州挤招聘会历时4个月,终于在杭州找到一份 1200 的工作,第一个月才拿了 400 多。
(5) 性格太软弱。 性格决定命运, 至少有七分对。 人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就都与他的活动和习惯有关,而他的所有活动都会打上自身性格的烙印, 习惯也是在性格的指引下形成的。 可以说, 性格就是一个人的显性基因,幸运的是, 这种基因是可以通过努力修改的。性格软弱的人,在爱情上不能给对方带来安全感, 在职场上不能争取应得的资源和利益; 性格刚烈的人,在爱情上会给对方带来过大的压力, 在职场上则容易导致冲突。
(6) 思路僵化,拘泥于固性思维。当年我考研后,导师的方向是软件工程与分布式系统。我心想, 分布式系统貌似不是我这种基底的人搞的(我是电子信息专业,没有计算机专业基础), 那就软件工程吧。 于是找了一些软件工程专业的书籍, 发现太艰深读不懂,也没耐心读, 怎么办? 俺是搞软件工程的啊,以后就是去公司指导如何实施软件工程的, —— 你一定笑了。 管TMD 的专业,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这就足够了。 不必拘泥于那种固性思维。 这又是那种传统教育带来的思维弊病之一, 好像名头上标着什么, 你就应该去干点跟这相关的,别去整“歪门邪道”。
(7) 意志不坚,没有为未来打好基底。 想当年, 父母家人经常劝我: 多锻炼身子。 开始我当耳边风, 后来逐渐意识到重要性,制订计划,却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从大学时拖到考研时, 从考研后拖到研读,从研读托到现在, 身子弱成为了困扰我人生的一大难题,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确实是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对未来特别重要,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把这件事坚决做好,为未来打好基础。培养自己全方位的特质。
(8) 写程序不考虑真实环境。第一次参与项目发布, 由于写程序未考察真实环境, 一个很普通 SQL 语句耗费很长时间,差点导致当天发布计划放弃;
(9) 对小事不够重视负责,导致过失。 比如当时公司在做一项 API 迁移工作, 当时忙于开发工作未加重视,草草地就应付了, 结果后来发生多起故障事件,严重影响了技服同学的工作效率,幸好这些都不会被外部客户感知。 再例如,将一个集群配置到自己所负责的系统中,发现没有显示数据, 也未加仔细检验和沟通,想当然地认为可能是客户没有配置相关项目,结果导致后来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故障,这次是被客户给抓到了。 与其去学一堆成功的方法,不如从自己的工作过失中汲取教训。
(10) 局限于开发视角。 可能我这人比较实诚,因此,每每我的实际行动跟不上老板对我的期待。 太局限于开发视角, 结果老板有意想培养我的项目管理能力, 发现难以使用, 只好另寻其人。因此,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如果你对产品或项目管理感兴趣, 一定要在平时注意培养相应的技能和素质。
(11) 过于关注实用技术。 关注和学习实用技术, 能够让你找到一份不错、比较稳定的工作, 但仅此而已。 你不会有机会和能力去深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眼界局限在能够看到的地方。我在读研三年时,因为没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因此花了一部分时间去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 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也因为项目所需, 去学习各种编程语言和开发技术。早在读研前,我哥哥就忠告过:“你不要把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当做本科生涯来读”。但我仍然没有领悟其要义,没有去确立一个方向去攻读钻研,以至于虽然进了一家不错的互联网公司,但做的事情也就是普通的开发工作,难以积攒自己的优势。
(12) YY 过多,耗费大量精力。 就算你每天打篮球踢足球, 积攒起来的精力也会被 YY 耗费掉的, 最好的结果也是不赢不亏,这点你懂的, 我就不多说了。
这就是一个从大学开始,一直在努力、犹豫、徘徊、命运中挣扎并奋进着的人走过的全部历程。
人生路漫漫, 愿诸君与我共行!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奋斗,只是一种生活态度,与成功无关。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ovesqcc/p/403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