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关于阅读书籍的一点点感悟

时间:2014-10-21 02:15:48      阅读:26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tyle   http   color   os   ar   for   strong   sp   div   

大学开始就一直都有读书的习惯,书的类型主要是技术,心理学,职业规划,鸡汤书等,可是读书的“历程”却经历了很多:

  大学时候:

    没有真正认真去看完过一本经典的技术书,看一本书靠的是一点点毅力加兴趣,最后往往浅尝辄止,非技术类的一本书也往往只看一半多就没继续了。

  工作至今两年了,读书经历了三个阶段:

    1.倒是能坚持看完,但是不做笔记,往往结果就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看完一本书,写读书笔记,并用豆瓣记录下自己的书单,记录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很快回忆起这本书的内容和量化你读的东西。

    3.功利性的阅读,这里的功利包含三方面:1.按需求选择书籍 。2.按需要选择内容。3.把学到的东西尽量用起来。

 

目前在第三个阶段里面,自从开始功利性的阅读方法,我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特别是在阅读非技术书籍的方面,我感觉,不仅我读了这本书,同时,也真的实践检验过,这样的反馈,让我坚定不移,比如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推荐的《自控力》,我真的每周看一章,并不断实践其中的理论和方法,这类书和别的心理学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中的结论来源于实验的结果和分析,比较让人真实可信,同时,我真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改掉了很多拖延的习惯,比如赖床,同时,我也了解到自己很多时候真实的心理状态,比如:虚假希望综合症(作出改变的决定是最典型的即时满足感----在什么都没做之前,你就感觉良好了。但真正作出改变时面临的挑战却会给你当头一棒,奖励并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容易获得);看了《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了解如何养大一个兴趣的方法,知道了功不唐捐;学了《爱的五种语言》,正好帮朋友解决了恋爱中双方相处的问题......这一切似乎都很好,但是,细心的你会发现:这些绝大多是是非技术书籍,对于这样类型的书,只要不涉及很高深的理论,我基本都可以在一到两个晚上看完,包括整理笔记,但是在我的生命中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另一块书籍:技术类(这里指的是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书),这类更需要“功利”阅读的书籍,我想我还做的不够“功利”。

 

对于技术书籍的阅读,其中一种是大部头的语法细节参考书,这样的书,我之前的读法是一页一页读,而且很容易陷入细节的泥潭里面去,实际这样的方式不是很好,这样的大部头,最好是用做参考书,用到哪里,看哪里,这样记得牢也学的扎实,可是我总是有这样的心理:一本书的上册没有学好,觉着下册心里也没底儿,甚至非要把上册复习一遍才敢继续学习。学一门技术的过程中涉及到另外一门技术的时候,本来可以只把另外那门技术的必要的一点点了解就好了,可是我就想把它的细节弄的很清楚,结果,就很容易导致,学习效率极度的低下,学习兴趣大大降低,经常导致不了了之。同时,盲目的选购不适合自己的技术书籍,很容易“伤了”自己,这里,豆瓣的书评和亚马逊的星级算一个很直观的判断标准,同时要了解一些前辈的建议,选择合适自己的技术书,很重要。

对于技术书的阅读方法,我自己的一点点总结:

  1.《编码》,《世界是数字的》这样的经典“科普”读物。对于这类,我想我更多的时候是用放松的心态去探究里面的一个个问题。

    2.《算法》等这样的基础理论类型的书,思想第一,实现第二(I am trying)

  3. 语法书,我想我应该不会再买了。

  4. 企业级开发用到的相关流行技术的书, 按需来学。

很喜欢《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里面这句话:当生命有了限度,每个人的价值就会浮现。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小的目标,辅助于《自控力》等心理调养类书籍,我开始感受到了deadline的威力,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要做到尽可能多的事情来达到自己的这个目标,一切都会变的特别特别的“功利”。

 

  

 

 

 

 
 
 
 
 
 

关于阅读书籍的一点点感悟

标签:style   http   color   os   ar   for   strong   sp   div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reyzeng/p/403929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