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分页存储管理和分段存储管理

时间:2019-05-31 01:03:18      阅读:10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管理   组成   ram   连续   逻辑   数据段   空间   inf   com   

1.采用相联存储器后地址转换过程,用图表示出来

技术图片

2.详述分段管理和分页管理的区别。

分页管理:

  分页存储管理是将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片,称为页面或页,并为各页加以编号,从0开始,如第0页、第1页等。相应地,也把内存空间分成与页面相同大小的若干个存储块,称为(物理)块或页框(frame),也同样为它们加以编号,如0#块、1#块等等。在为进程分配内存时,以块为单位将进程中的若干个页分别装入到多个可以不相邻接的物理块中。由于进程的最后一页经常装不满一块而形成了不可利用的碎片,称之为“页内碎片”

分段管理:

  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例如,有主程序段MAIN、子程序段X、数据段D及栈段S等。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实现简单起见,通常可用一个段号来代替段名,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段的长度由相应的逻辑信息组的长度决定,因而各段长度不等。整个作业的地址空间由于是分成多个段,因而是二维的,亦即,其逻辑地址由段号(段名)和段内地址所组成。

区别:

(1)页是信息的物理(存储)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

  段则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的逻辑,通常由编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P249 习题11。

  答:(1)649

  (2)1727

  (3)2301

  (4)140

  (5)1956

分页存储管理和分段存储管理

标签:管理   组成   ram   连续   逻辑   数据段   空间   inf   com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loveUbbbbb/p/1095279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