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OSPF

时间:2019-06-03 14:07:20      阅读:10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介绍   接受   大量   保存   大小   优先   邻居   报文   交换   

OSPF基本概念:
        链路状态 OSPF路由器收集其所在网络区域上各路由器的连接状态信息,即链路状态信息(Link-State),生成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State Database)。路由器掌握了该区域上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也就等于了解了整个网络的拓扑状况。OSPF路由器利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hortest Path First, SPF)”,独立地计算出到达任意目的地的路由。
   OSPF协议引入“分层路由”的概念,将网络分割成一个“主干”连接的一组相互独立的部分,这些相互独立的部分被称为“区域”(Area),“主干”的部分称为“主干区域”。每个区域就如同一个独立的网络,该区域的OSPF路由器只保存该区域的链路状态。每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都可以保持合理的大小,路由计算的时间、报文数量都不会过大。

技术图片

五种区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和外部路由器间的关系:

  1. 标准区域: 一个标准区域可以接收链路更新信息和路由总结。
  2. 主干区域(传递区域):主干区域是连接各个区域的中心实体。主干区域始终是“区域0”,所有其他的区域都要连接到这个区域上交换路由信息。主干区域拥有标准区域的所有性质。
  3. 存根区域(stub Area):存根区域是不接受自治系统以外的路由信息的区域。如果需要自治系统以外的路由,它使用默认路由0.0.0.0。
  4. 完全存根区域:它不接受外部自治系统的路由以及自治系统内其他区域的路由总结。需要发送到区域外的报文则使用默认路由:0.0.0.0。完全存根区域是Cisco自己定义的。
  5. 不完全存根区域(NSAA): 它类似于存根区域,但是允许接收以LSA Type 7发送的外部路由信息,并且要把LSA Type 7转换成LSA Type 5。

DR和BDR

   在多路访问网络上可能存在多个路由器,为了避免路由器之间建立完全相邻关系而引起的大量开销,OSPF要求在区域中选举一个DR。每个路由器都与之建立完全相邻关系。DR负责收集所有的链路状态信息,并发布给其他路由器。选举DR的同时也选举出一个BDR,在DR失效的时候,BDR担负起DR的职责。
   点对点型网络不需要DR,因为只存在两个节点,彼此间完全相邻。 协议组成OSPF协议由Hello协议、交换协议、扩散协议组成。本文仅介绍Hello协议,其他两个协议可参考RFC2328中的具体描述。 
   当路由器开启一个端口的OSPF路由时,将会从这个端口发出一个Hello报文,以后它也将以一定的间隔周期性地发送Hello报文。OSPF路由器用Hello报文来初始化新的相邻关系以及确认相邻的路由器邻居之间的通信状态。
    对广播型网络和非广播型多路访问网络,路由器使用Hello协议选举出一个DR。在广播型网络里,Hello报文使用多播地址224.0.0.5周期性广播,并通过这个过程自动发现路由器邻居。在NBMA网络中,DR负责向其他路由器逐一发送Hello报文。

虚拟连接:

OSPF自治系统中的所有区域都必须在物理上与骨干区域(area?0)相连。在无法实现这种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虚拟连接来通过非骨干区域建立连接,还可以利用虚拟连接来通过非骨干区域连接骨干区域的两个分割部分。配置虚拟连接所使用的区域称为转接域,这种区域必须具有全部路由信息。转接域不能是Stub区域

技术图片

OSPF

标签:介绍   接受   大量   保存   大小   优先   邻居   报文   交换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224375/2404207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