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技术 原子核 限制 自动化 dma 软件工程 分析方法 fine 客户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是认知差异,而认知源于思维方式。相同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塑造出完全不同的情绪、行为和选择,所以十分有必要了解优秀的思维的运作方式,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文对心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软件学等学科的思维模型定义或要素做了总结、梳理,并列举了跨学科的应用案例,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学科上的案例。希望对程序员群体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模型定义或要素
把问题反过来想,就是说要解出来x,得先研究如何能得到非x
跨学科应用案例
对于复杂适应系统以及大脑自己,如果采用逆向思考,问题往往会变得更容易解决。
模型定义或要素
情感倾向往往受基因控制,具有动物性,而非理性,从而导致大量认知错误。这些情感倾向包括喜欢、讨厌、生气、怀疑、认同、回馈等。典型的认知偏差如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被剥夺反应倾向、获得性偏差、确认偏差、霍桑效应、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散效应) 、曝光效应等等。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峰值、尾值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下意识表现出来的情感往往是非理性的,会导致错误判断。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让知识建立连接,把一个领域经验用到另一个领域中。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如果事情可能出错,它就会出错。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定义的过程,本质上是在回答一个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的过程,是建立事物的边界、锁定事物本质特征的过程。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归纳、类比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非线性、重复
跨学科应用案例
复杂系统往往符合幂次法则。
模型定义或要素
用向量术语说,两条直线互不依赖。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先选元素(组合),后排列,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和按事件的过程“分步”,始终是处理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解题训练要注意积累和掌握分类和分步的基本技能,保证每步独立,达到分类标准明确,分步层次清楚,不重不漏。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来求取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评价项目风险,判断其可行性的决策分析方法,是直观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对设定的目标,通过多次输入和输出,反馈调节,最终达成目标的方法。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为达成目标多准备一份或多份可以实现同一功能的系统,以备不时之需,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万物皆有生命周期。
跨学科应用案例
从生命周期看软件架构,软件架构的拆分就是对生命周期的拆分。
a.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确定问题的主题,界定目标的边界。
b. 切分目标的生命周期,区别核心与非核心生命周期。将非核心生命周期独立起来,使之并行起来,缩短整个生命周期的执行时间。
c. 对切分后的部分,确定各自的生命周期和主体,以及负责的角色。
d. 在拆分后的生命周期之间建立沟通机制。让非核心生命周期可以围绕核心生命周期形成树状结构,提供其需要的服务。
每个行业/技术生命周期都包括:出现期、迅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成熟期 和衰退期。
模型定义或要素
生态循环、多样性、环境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随时间进行,一个孤立体系中的熵不会减小。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临界点模型是高度非线性的,系统在某个点被“引爆”产生突变,一个很小的改变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本质是观察与归纳:实验-->观察-->发现、推断与总结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催化即通过催化剂改变反应所需的活化自由能,改变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催化剂的量和质均不发生改变的反应。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世界的大部分都是由随机的、非连续的、无序的事件构成的。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多个独立统计量的和的平均值,符合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式熵最大的概率分布。
如果各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不是相加,而是相乘,那么最终结果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对数正态分布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两个变量为幂函数的关系。
凡有生命的地方,有进化,有竞争的地方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无标度现象,即幂率分布。
个体间相互影响的临界状态,就很容易形成规模不定的连锁反应,进而在统计上形成幂律分布。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FV = PV * (1+r) ^t,FV位将来值,PV为现在值、t为期数、r为每一期的利率。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对于很多现象,80%的后果源于 20%的原因。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金字塔原理的四个基本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能力、意愿四象限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目标清单(即主要目标)vs.拒绝清单(即次要目标)
理性因素 vs. 潜意识因素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人一般只能记住三条信息。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Why-What-How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计划(Plan) 、执行(Do)、反馈(Check) 、改进(Action)
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具体的(Specific)、可度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间可控的(Time-based)
意义:人们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5W2H分析法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问方法,通过一整套标准的流程对事情进行深入提问,快速理清任务要素。为什么(Why) ;做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多少(How much)。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目标(Goal)、现状(Reality)、方案(Option)、意愿(Will)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系统循环图、正负反馈环
当环路上“O”(反向影响)的个数为偶数,该环路为增强环路;
当环路上“O”(反向影响)的个数为奇数,该环路为调节环路。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把事务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划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重要而且紧急):立即去做。第一象限的事务越少越好。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有计划去做。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到第二象限中,做好计划,先紧后松。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是紧急):尽量交给别人去做;如果无法交出,耗时短的马上处理掉;耗时长的可归类集中处理。
第四象限(不重要而且不紧急):尽量别去做,浪费生命。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当你要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你可以先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然后再一层一层的问下去。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即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计算思维也是一种递归的思维。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组织沟通方式决定系统设计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跨学科应用案例
模型定义或要素
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只与你的直接朋友交谈,不跟“陌生人”说话。
跨学科应用案例
标签:技术 原子核 限制 自动化 dma 软件工程 分析方法 fine 客户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haha02/p/1099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