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科技日报报道,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AI技术研制出一种名为“涡轮增压”的流感疫苗,这种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更多的抗流感病毒抗体。团队首席专家、弗林德斯大学医学教授尼古拉·彼得罗夫斯基称,这是全球首个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的完全由人工智能研制的流感疫苗。
研究团队表示,此次改进型流感疫苗的全部工作完全是由人工智能自主设计和研发的产物。
看过《我不是药神》的都知道,在通常情况下,要研制一种疫苗,医药公司要筛选数百万种化合物,需要数千人连续工作5年,耗费高达数亿美元。并且还需要长达12年的临床试验才能上市,并且还不能保证在此后时间突发情况的发生。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彼得罗夫斯基带领的小型科研团队只用大约两年时间就开发出了这种疫苗,大大缩短了药物所需要的研发周期。
支撑团队这么快时间研发出药物的AI采用的是一套名为“萨姆”的智能算法,这套算法能够其学习现有成功的疫苗和失败的案例,以判别疫苗对流感是否有效。然后,他们又创建了另一套能够创造出数万亿个虚拟化合物的智能程序,彼得罗夫斯基将其称作“疯狂的化学家”。“萨姆”与“疯狂的化学家”协同工作,提出了最有效的疫苗选项。
对于首次通过人工智能研发出药物的看法,研究团队表示20年内,人工智能将会成为医疗药物研究的常用手段,药物设计本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被认为超出了人工智能的能力。但我们证明了它们可以做到,这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人工智能将在药物发现和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上面会走的更加平稳。
而相较于早已入市已久的智能语音市场,近年来的变化又有那些进步呢?
我们目前所熟悉的智能语音系统主要还是一种弱人工智能的表现,通过核心的关键词反馈,以及算法得出来的结果实现人机交互,但是局限性依旧十分的大。对于电话机器人来说主要采用是VAD,又称为静音切除,首尾端的静音切除,下降对后续进程形成的搅扰。
像类似的方案和技术主要还是对应声音的处理,将声响切开成一小段一小段,每小段称为一帧,运用移动窗函数,结合算法有线性猜测倒谱系数和倒谱系数,意图是把每一帧波形变成一个包括声响信息的多维向量来完成。
如果仅仅局限于对于声音的处理方面,那全智能语音化还遥遥无期,在大方向上面,智能又划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计算智能上面已经达到,而前面的的两个坎还有很大的差距。
弱人工智能已加速***,强人工智相信会不遥远。人工智能领域虽已迎来新的产业爆发期,虽然经济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来看,人工智能仍是以特定应用领域的弱人工智能为主。目前绝大多数的系统,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智能,仍没有达到能够思考的程度。若要继续攀升进入强人工智能,解决医疗药物全自主研发、企业电话机器人好不好用、智能生态化城市等等方面的问题,计算机的认知能力提升是必须的,这也是目前人工智能在试图突破的点,AI源于技术,终于场景,工智能最终需要通过与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落地。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387331/2417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