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round 回退版本 通过 工作 工作空间 post end font 状态
所以,经常会遇到已经提交远程仓库,但是又不是我想要的版本,要撤下来。
回退版本一般使用git reset,又分为:
# 不删除工作空间改动代码,撤销commit,不撤销git add .
git reset --soft xxx---版本号---xxxx
# 删除工作空间改动代码,撤销commit,撤销git add . 注意完成这个操作后,就恢复到了上一次的commit状态。
git reset --hard xxx---版本号---xxxx
两种。
可以用git reset --soft HEAD~1(git reset --hard HEAD~1), 用来表示上一个版本,因为上一版本其实就是当前-1。git reset --soft HEAD~1 也可写成 git reset --soft HEAD^ 。
也可以用git reset HEAD 表示当前版本,运行后并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HEAD就是当前。
说这两者区别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东西,commits。
它在git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我们平常用的一些操作git clone ,git commit 都会产生commits,通俗的讲这个就是版本号。
但是git reset并不会产生commits(不是不会产生,而是会产生 但是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先看看自己项目中的commits,使用如下命令:git reflog。
前面那一串数字就是commits。而git reset可以看成不产生commits,它只是改变了当前HEAD指向的commits。
git reset --soft 表示只是改变了HEAD的指向,本地代码不会变化,我们使用git status依然可以看到,同时也可以git commit提交。
git reset --hard后者直接回改变本地源码,不仅仅指向变化了,代码也回到了那个版本时的代码,所以使用是一定要小心,想清楚。
备注:
如果commit注释写错了,只是想改一下注释,只需要,git commit --amend,此时会进入默认vim编辑器,修改注释完毕后保存就好了。
注意这个git reflog 列表是逆序排列的,最上面的最新的commit。
git reset --hard HEAD~1后,最后一个(HEAD->master),将一直往下走,并进一步接近 。
以上图所示的状态时,如果再来两次 git reset --hard HEAD~1, 将回到初次提交后的状态。
之后,使用git status ,可发现此时还在缓存区中的代码,其含义是,第一次初始化提交后 ,进行了之后的add后新加入的文件 。
注意这种操作是本地的仓库操作,如果你连续commit了很多次,而这些commit还没有来得及提交远程仓库。此时如果想回到上次本地commit的话,也可以如上操作。再push,便可达到目的。
这时候就好办了,我们选择很多,可以直接修改代码,再commit,也可以取消git add 命令, 如:
git rm -f --cached .idea/*
首先,通过git log
查看提交信息,以便获取需要回退至的版本号。
然后,通过git reset –soft <版本号>重置至指定版本的提交,达到撤销提交。
$ git reset --soft 85dee0d8b108c7450e0c820b2d72928f98d94f93
参数soft指的是:保留当前工作区,以便重新提交 。
还可以选择参数hard,会撤销相应工作区的修改,一定要谨慎使用。
通过git push origin master –force强制提交当前版本号,以达到撤销仓库远程版本号的目的。
Cheetah@xxx MINGW64 /e/Projs/enft/data/cv_key_frame (master)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f Total 0 (delta 0), reused 0 (delta 0) To github.com:AnthonyGIS/video_frame.git + c63650a...85dee0d master -> master (forced update) Cheetah@xxx MINGW64 /e/Projs/enft/data/cv_key_frame (master)
最后,修改代码,重新提交和推送。
//修改代码,添加修改 git add . //重新提交 git commit -m "xxx" //重新推送 git push origin master
Git撤回已经推送(push)至远程仓库提交(commit)的版本
标签:round 回退版本 通过 工作 工作空间 post end font 状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rxive/p/1114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