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Docker 原理

时间:2019-07-28 15:43:25      阅读:11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tr   overlayfs   pac   containe   nfs   ppi   lib   ons   自动生成   

原文链接:http://maoqide.live/post/cloud/docker-%E5%8E%9F%E7%90%86/

  • Namespace
  • Cgroup
  • UnionFS

docker 的实现,主要依赖 linux 的 namespace、cgroup 和 unionFS 三种技术实现,达到容器的环境隔离、资源控制和镜像打包。

Namespace

Namespace 隔离内容
UTS 主机名与域名
IPC 信号量、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
PID 进程编号
Network 网络设备、网络栈、端口等
Mount 挂载点(文件系统)
User 用户和用户组

Cgroup

  • blkio: 为块设备设定输入输出/限制,比如物理驱动设备(包括磁盘、固态硬盘、USB等)
  • cpu: 使用调度程序控制任务对 CPU 的使用
  • cpuacct: 自动生成 cgroup 中任务对 CPU 资源使用情况的报告
  • cpuset: 为 cgroup 中的任务分配独立的 CPU 和内存
  • devices: 可以开启或关闭 cgroup 中任务对设备的访问
  • freezer: 可以挂起或恢复 cgroup 中的任务
  • memory: 可以设定 cgroup 中任务对内存使用量的限定,并且自动生成这些任务对内存资源使用情况的报告
  • perf_event: 使用后使 cgroup 中的任务可以进行统一的性能测试
  • net_cls: Docker 没有直接使用它,它通过使用等级识别符(classid)标记网络数据包,从而允许 Linux 流量控制程序识别从具体 cgroup 中生成的数据包

子系统文件

公共

  • tasks: 这个文件罗列所有该 cgroup 中任务的 TID,即所有线程或进程的 ID
  • cgroup.procs: 这个文件罗列所有该 cgroup 中的线程组ID(TGID), 及线程组中第一个进程的ID
  • notify_on_release: 0或1,表示是否在 cgroup 中最后一个任务退出时通知运行 release agent, 默认0, 表示不运行
  • release_agent: 指定 release agent 执行脚本的文件路径,这个脚本通常用于自动化卸载无用的 cgroup

cpu

cpu子系统根据进程设置的调度属性,选择对应的CPU资源调度方法。

  1. 完全公平调度 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CFS)
    限上限,cpu.cfs_period_us, cpu.cfs_quota_us
    cpu.cfs_period_us = 统计CPU使用时间的周期
    cpu.cfs_quota_us = 周期内允许占用的CPU时间(指单核的时间, 多核则需要在设置时累加)

CFS 用于处理以下几种进程调度策略:

  • SCHED_OTHER
  • SCHED_BATCH
  • SCHED_IDLE

cfs_period_us用来配置时间周期长度, cfs_quota_us用来配置当前 cgroup 在设置的周期长度内所能使用的 CPU 时间数,两个文件配合起来设置 CPU 的使用上限。两个文件的单位都是微秒(us),cfs_period_us的取值范围为1毫秒(ms)到1秒(s),cfs_quota_us的取值大于 1ms 即可,如果 cfs_quota_us 的值为 -1(默认值),表示不受 cpu 时间的限制。
例:

#设置只能使用1个cpu的20%的时间
echo 50000 > cpu.cfs_period_us
echo 10000 > cpu.cfs_quota_us
#设置完全使用4个cpu的时间
echo 1000000 > cpu.cfs_period_us
echo 4000000 > cpu.cfs_quota_us
  1. 实时调度 Real-Time scheduler (RT)
    限实时任务上限,cpu.rt_period_us,cpu.rt_runtime_us
    cpu.rt_period_us = 统计CPU使用时间的周期
    cpu.rt_runtime_us = 周期内允许任务使用单个CPU核的时间,如果系统中有多个核,则可以使用核倍数的时间 (计算方法与cfs不一样,需要注意)

RT用于处理以下几种进程调度策略

  • SCHED_FIFO
  • SCHED_RR
  1. cpu.shares
    shares用来设置CPU的相对值,并且是针对所有的CPU(内核),默认值是1024。
    假如系统中有两个cgroup,分别是A和B,A的shares值是1024,B的shares值是512,那么A将获得1024/(1204+512)=66%的CPU资源,而B将获得33%的CPU资源。
    shares有两个特点:
  • 如果A不忙,没有使用到66%的CPU时间,那么剩余的CPU时间将会被系统分配给B,即B的CPU使用率可以超过33%
  • 如果添加了一个新的cgroup C,且它的shares值是1024,那么A的限额变成了1024/(1204+512+1024)=40%,B的变成了20%
  1. cpu.stat
    包含了下面三项统计结果:
    nr_periods: 表示过去了多少个cpu.cfs_period_us里面配置的时间周期
    nr_throttled: 在上面的这些周期中,有多少次是受到了限制(即cgroup中的进程在指定的时间周期中用光了它的配额)
    throttled_time: cgroup中的进程被限制使用CPU持续了多长时间(纳秒)

memory

 cgroup.event_control       #用于eventfd的接口
 memory.usage_in_bytes      #显示当前已用的内存
 memory.limit_in_bytes      #设置/显示当前限制的内存额度
 memory.failcnt             #显示内存使用量达到限制值的次数
 memory.max_usage_in_bytes  #历史内存最大使用量
 memory.soft_limit_in_bytes #设置/显示当前限制的内存软额度
 memory.stat                #显示当前cgroup的内存使用情况
 memory.use_hierarchy       #设置/显示是否将子cgroup的内存使用情况统计到当前cgroup里面
 memory.force_empty         #触发系统立即尽可能的回收当前cgroup中可以回收的内存
 memory.pressure_level      #设置内存压力的通知事件,配合cgroup.event_control一起使用
 memory.swappiness          #设置和显示当前的swappiness
 memory.move_charge_at_immigrate #设置当进程移动到其他cgroup中时,它所占用的内存是否也随着移动过去
 memory.oom_control         #设置/显示oom controls相关的配置
 memory.numa_stat           #显示numa相关的内存

#### cpuacct
shell cpuacct.usage #所有cpu核的累加使用时间(nanoseconds) cpuacct.usage_percpu #针对多核,输出的是每个CPU的使用时间(nanoseconds) cpuacct.stat #输出系统(system/kernel mode)耗时和用户(user mode)耗时 , 单位为USER_HZ。

Storage Driver

aufs(UnionFS)

  • 容器启动速度很快
  • 存储空间利用很高效
  • 内存的利用很高效

读写:写时复制
删除:whiteout 屏蔽

Docker 镜像的各层的全部内容都存储在/var/lib/docker/aufs/diff/<image-id>文件夹下,每个文件夹下包含了该镜像层的全部文件和目录,文件以各层的 UUID 命名。
正在运行的容器的文件系统被挂载在/var/lib/docker/aufs/mnt/<container-id>文件夹下,这就是 AUFS 的联合挂载点,在这里的文件夹下,你可以看到容器文件系统的所有文件。如果容器没有在运行,它的挂载目录仍然存在,不过是个空文件夹。
容器的元数据各种配置文件被放在/var/lib/docker/containers/<container-id>文件夹下,无论容器是运行还是停止都会有一个文件夹。如果容器正在运行,其对应的文件夹下会有一个 log 文件。
容器的只读层存储在/var/lib/docker/aufs/diff/<container-id>目录下,对容器的所有修改都会保存在这个文件夹下,即便容器停止,这个文件夹也不会删除。也就是说,容器重启后并不会丢失原先的更改。
容器中镜像层的信息存储在/var/lib/docker/aufs/layers/<container-id>文件中。文件中从上至下依次记录了容器使用的各镜像层。
技术图片

性能表现

  • 在容器密度比较告的场景下,AUFS 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AUFS的容器间共享镜像层的特性使其磁盘利用率很高,容器的启动时间很短
  • AUFS 中容器之间的共享使对系统页缓存的利用率很高
  • AUFS 的写时复制策略会带来很高的性能开销,因为 AUFS 对文件的第一次更改需要将整个文件复制带读写层,当容器层数很多或文件所在目录很深时尤其明显

device mapper

device mapper工作在块层次上而不是文件层次上,这意味着它的写时复制策略不需要拷贝整个文件。
在device mapper中,对容器的写操作由需要时分配策略完成。更新已有数据由写时复制策略完成,这些操作都在块的层次上完成,每个块的大小为64KB。

需要时分配(allocate-on-demand)

每当容器中的进程需要向容器写入数据时,device mapper就从资源池中分配一些数据块并将其映射到容器。当容器频繁进行小数据的写操作时,这种机制非常影响影响性能。

写时复制(copy-on-write)

device mapper的写时复制策略以64KB作为粒度,意味着无论是对32KB的文件还是对1GB大小的文件的修改都仅复制64KB大小的文件。这相对于在文件层面进行的读操作具有很明显的性能优势。但是,如果容器频繁对小于64KB的文件进行改写,device mapper的性能是低于aufs的。

overlayfs(UnionFS)

OverlayFS与AUFS相似,也是一种联合文件系统(union filesystem),与AUFS相比,OverlayFS:

  • 设计更简单
  • 被加入Linux3.18版本内核
  • 可能更快

OverlayFS 将一个 Linux 主机中的两个目录组合起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对外提供统一的视图。这两个目录就是层layer,将两个层组合在一起的技术被成为联合挂载union mount。在OverlayFS中,上层的目录被称作upperdir,下层的目录被称作lowerdir,对外提供的统一视图被称作merged
技术图片
OverlayFS 仅有两层,也就是说镜像中的每一层并不对应 OverlayFS 中的层,而是镜像中的每一层对应/var/lib/docker/overlay中的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以该层的 UUID 命名。然后使用硬连接将下面层的文件引用到上层。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磁盘空间。这样 OverlayFS中 的lowerdir就对应镜像层的最上层,并且是只读的。在创建镜像时,Docker 会新建一个文件夹作为OverlayFS的upperdir,它是可写的。

读写:第一次修改时,文件不在container layer(upperdir)中,overlay driver 调用copy-up操作将文件从lowerdir读到upperdir中,然后对文件的副本做出修改。
overlay的copy-up操作工作在文件层面, 对文件的修改需要将整个文件拷贝到upperdir中。

  • copy-up操作仅发生在文件第一次被修改时,此后对文件的读写都直接在upperdir中进行
  • overlayfs中仅有两层,这使得文件的查找效率很高(相对于aufs)。
    删除:whiteout 覆盖

参考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54483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323952
https://blog.csdn.net/vchy_zhao/article/details/70238690

Docker 原理

标签:str   overlayfs   pac   containe   nfs   ppi   lib   ons   自动生成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oqide/p/1125909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