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指令 控制器 lis 缺点 瓶颈 编译 鼠标 高级语言 互联网
目录
人与计算机交流的介质
编程就是用编程语言编写一个个文件
为了操控计算机,解放劳动力,帮助人类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
临时存储数据的硬件
永久保存数据的硬件
输入信息的硬件,比如键盘,鼠标,U盘
输出信息的硬件,比如想时期,打印机,U盘
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的硬件,称作I/O设备
可以同时完成多件事的CPU,比如4核CPU则是一个大的CPU集成了4个小的CPU
7200(r/min)/60=120(r/s)
1/120(r/s)=0.0083s=8.3ms
8.3/2=4.15ms
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虚拟的单位
就是一堆文件,用来完成具体任务
接受应用程序/人的外部指令,然后控制硬件
其实就是一堆文件,用于完成具体的某个任务,与人/操作系统交互
接受应用程序/人的外部指令,然后控制硬件,预热?应用程序/硬件交互
最终的目的是存储数据,与操作系统交互
类似于同声传译,写一句翻译一句
类似于谷歌翻译,写完所有的代码,一次性编译后得到结果,并且结果可以保存,无法得到及时的报错反馈
由于网络传输的数据可能为10ms,而Python的代码运行时间为1ms,机器语言的代码运行时间为0.001ms,在你上一段数据运输成功之前,无论你的代码运行时间是1ms,还是0.0000001ms,还是9ms,本质上没啥区别,这就是互联网中的网络的瓶颈效应。
标签:指令 控制器 lis 缺点 瓶颈 编译 鼠标 高级语言 互联网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WX-YEER/p/1123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