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流水线的指令设计(下)-奔腾4是怎么失败的?(第21讲)

时间:2019-08-30 19:03:01      阅读:7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发展   实际应用   支持   lin   scott   舞台   自己   需要   浮点   

一、引子

1、现代桌面CPU的最后一场大战

上一讲,我给你初步介绍了CPU的流水线技术。乍看起来,流水线技术是一个提升性能的灵丹妙药。它通过把一条指令的操作切分成更细的多个步骤,可以避免CPU“浪费”。
每一个细分的流水线步骤都很简单,所以我们的单个时钟周期的时间就可以设得更短。这也变相地让CPU的主频提升得很快。

这一系列的优点,也引出了现代桌面CPU的最后一场大战,也就是Intel的Pentium 4和AMD的Athlon之间的竞争。在技术上,这场大战Intel可以说输得非常彻底,Pentium 4系列以及
后续Pentium D系列所使用的NetBurst架构被完全抛弃,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商业层面,Intel却通过远超过AMD的财力、原本就更大的市场份额、无所不用的竞争手段,以及最终
壮士断腕般放弃整个NetBurst架构,最终依靠新的酷睿品牌战胜了AMD。

2、在ARM架构的三国演义

在此之后,整个CPU领域竞争的焦点,不再是Intel和AMD之间的桌面CPU之战。在ARM架构通过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后来居上,超越Intel之后,移动时代的CPU之战,
变成了高通、华为麒麟和三星之间的“三国演义”。

二、主频战争”带来的超长流水线

1、用SPEC这样的跑分程序、来衡量计算机的性能

我们在第3讲里讲过,我们其实并不能简单地通过CPU的主频,就来衡量CPU乃至计算机整机的性能。因为不同的CPU实际的体系架构和实现都不一样。同样的CPU主频,
实际的性能可能差别很大。所以,在工业界,更好的衡量方式通常是,用SPEC这样的跑分程序,从多个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来衡量计算机的性能。

2、大家判断一个CPU的性能,通常只看CPU的主频

但是,跑分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太复杂了。在Pentium 4的CPU面世之前,绝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是根据跑分结果来判断CPU的性能的。大家判断一个CPU的性能,
通常只看CPU的主频。而CPU的厂商们也通过不停地提升主频,把主频当成技术竞赛的核心指标。

3、在2000年前后,AMD的CPU不但性能和主频比Intel的要强,价格还往往只有Intel的2/3。

Intel一向在“主频战争”中保持领先,但是到了世纪之交的1999年到200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1999年,AMD发布了基于K7架构的Athlon处理器,其综合性能超越了当年的Pentium III。
2000年,在大部分CPU还在500~850MHz的频率下运行的时候,AMD推出了第一代Athlon 1000处理器,成为第一款1GHz主频的消费级CPU。在2000年前后,AMD的CPU不但性能和主频比Intel的要强,价格还往往只有Intel的2/3。

4、Pentium 4设计的目标最高主频是10GHz

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之下,Intel在2001年推出了新一代的NetBurst架构CPU,也就是Pentium 4和PentiumD。Pentium 4的CPU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主频。
2000年的Athlon 1000的主频在当时是最高的,1GHz,然而Pentium 4设计的目标最高主频是10GHz。

技术图片

 

 

为了达到这个10GHz,Intel的工程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决策,就是在NetBurst架构上,使用超长的流水线。这个超长流水线有多长呢?我们拿在Pentium 4之前和之后的CPU的数字做个比较,
你就知道了。

5、流水线深度的比较

Pentium 4之前的Pentium III CPU,流水线的深度是11级,也就是一条指令最多会拆分成11个更小的步骤来操作,而CPU同时也最多会执行11条指令的不同Stage。
随着技术发展到今天,你日常用的手机ARM的CPU或者Intel i7服务器的CPU,流水线的深度是14级。

技术图片

可以看到,差不多20年过去了,通过技术进步,现代CPU还是增加了一些流水线深度的。那2000年发布的Pentium 4的流水线深度是多少呢?答案是20级,比Pentium III差不多多了一倍,
而到了代号为Prescott的90纳米工艺处理器Pentium 4,Intel更是把流水线深度增加到了31级。

6、增加流水线深度,在同主频下,其实是降低了CPU的性能

要知道,增加流水线深度,在同主频下,其实是降低了CPU的性能。因为一个Pipeline Stage,就需要一个时钟周期。那么我们把任务拆分成31个阶段,
就需要31个时钟周期才能完成一个任务;而把任务拆分成11个阶段,就只需要11个时钟周期就能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31个Stage的3GHz主频的CPU,其实和11个
Stage的1GHz主频的CPU,性能是差不多的。事实上,因为每个Stage都需要有对应的Pipeline寄存器的开销,这个时候,更深的流水线性能可能还会更差一些。

我在上一讲也说过,流水线技术并不能缩短单条指令的 响应时间这个性能指标,但是可以增加在运行很多条指令时候的 吞吐率。因为不同的指令,实际执行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我们顺序执行这样三条指令。

1. 一条整数的加法,需要200ps。
2. 一条整数的乘法,需要300ps。
3. 一条浮点数的乘法,需要600ps。

如果我们是在单指令周期的CPU上运行,最复杂的指令是一条浮点数乘法,那就需要600ps。那这三条指令,都需要600ps。三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就需要1800ps。

如果我们采用的是6级流水线CPU,每一个Pipeline的Stage都只需要100ps。那么,在这三个指令的执行过程中,在指令1的第一个100ps的Stage结束之后,第二条指令就开始执行了。
在第二条指令的第一个100ps的Stage结束之后,第三条指令就开始执行了。这种情况下,这三条指令顺序执行所需要的总时间,就是800ps。那么在1800ps内,使用流水线的CPU比单指令周期的CPU就可以多执行一倍以上的指令数。虽然每一条指令从开始到结束拿到结果的时间并没有变化,也就是响应时间没有变化。但是同样时间内,完成的指令数增多了,也就是吞吐率上升了。

技术图片

 

 

三、新的挑战:冒险和分支预测

1、为什么Pentium 4最终成为Intel在技术架构层面的大失败呢?

那到这里可能你就要问了,这样看起来不是很好么?Intel的CPU支持的指令集很大,我们之前说过有2000多条指令。有些指令很简单,执行也很快,比如无条件跳转指令,
不需要通过ALU进行任何计算,只要更新一下PC寄存器里面的内容就好了。而有些指令很复杂,比如浮点数的运算,需要进行指数位比较、对齐,然后对有效位进行移位,然后再进行计算。
两者的执行时间相差二三十倍也很正常。既然这样,Pentium 4的超长流水线看起来很合理呀,为什么Pentium 4最终成为Intel在技术架构层面的大失败呢?

第一个,自然是我们在第3讲里讲过的功耗问题。提升流水线深度,必须要和提升CPU主频同时进行。因为在单个Pipeline Stage能够执行的功能变简单了,也就意味着单个时钟周期内能够完成的事情变少了。所以,只有提升时钟周期,CPU在指令的响应时间这个指标上才能保持和原来相同的性能。

同时,由于流水线深度的增加,我们需要的电路数量变多了,也就是我们所使用的晶体管也就变多了。主频的提升和晶体管数量的增加都使得我们CPU的功耗变大了。
这个问题导致了Pentium 4在整个生命周期里,都成为了耗电和散热的大户。而Pentium 4是在2000~2004年作为Intel的主打CPU出现在市场上的。这个时间段,正是笔记本电脑市场快速发展的时间。在笔记本电脑上,功耗和散热比起台式机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了。即使性能更好,别人的笔记本可以用上2小时,你的只能用30分钟,那谁也不爱买啊!

更何况,Pentium 4的性能还更差一些。 这个就要我们说到第二点了,就是上面说的流水线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是一个理想情况。在实际的程序执行中,并不一定能够做得到。

2、冒险和分支预测

还回到我们刚才举的三条指令的例子。如果这三条指令,是下面这样的三条代码,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int a = 10 + 5; // 指令 1
int b = a * 2; // 指令 2
float c = b * 1.0f; // 指令 3

我们会发现,指令2,不能在指令1的第一个Stage执行完成之后进行。因为指令2,依赖指令1的计算结果。同样的,指令3也要依赖指令2的计算结果。这样,即使我们采用了流水线技术,
这三条指令执行完成的时间,也是 200 + 300 + 600 = 1100 ps,而不是之前说的 800ps。而如果指令1和2都是浮点数运算,需要600ps。那这个依赖关系会导致我们需要的时间变成1800ps,
和单指令周期CPU所要花费的时间是一样的。这个依赖问题,就是我们在计算机组成里面所说的 冒险(Hazard)问题。这里我们只列举了在数据层面的依赖,也就是数据冒险。在实际应用中,还会有 结构冒险、控制冒险等其他的依赖问题。

对应这些冒险问题,我们也有在 乱序执行、 分支预测等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后面的几讲里面,会详细讲解对应的知识。

但是,我们的流水线越长,这个冒险的问题就越难一解决。这是因为,同一时间同时在运行的指令太多了。如果我们只有3级流水线,我们可以把后面没有依赖关系的指令放到前面来执行。
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乱序执行的技术。比方说,我们可以扩展一下上面的3行代码,再加上几行代码。

int a = 10 + 5; // 指令 1
int b = a * 2; // 指令 2
float c = b * 1.0f; // 指令 3
int x = 10 + 5; // 指令 4
int y = a * 2; // 指令 5
float z = b * 1.0f; // 指令 6
int o = 10 + 5; // 指令 7
int p = a * 2; // 指令 8
float q = b * 1.0f; // 指令 9

我们可以不先执行1、2、3这三条指令,而是在流水线里,先执行1、4、7三条指令。这三条指令之间是没有依赖关系的。然后再执行2、5、8以及3、6、9。这样,
我们又能够充分利用CPU的计算能力了。但是,如果我们有20级流水线,意味着我们要确保这20条指令之间没有依赖关系。这个挑战一下子就变大了很多。毕竟我们平时撰写程序,
通常前后的代码都是有一定的依赖关系的,几十条没有依赖关系的指令可不好找。这也是为什么,超长流水线的执行效率发而降低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总结延伸

相信到这里,你对CPU的流水线技术,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流水线技术和其他技术一样,都讲究一个“折衷”(Trade-Off)。一个合理的流水线深度,
会提升我们CPU执行计算机指令的吞吐率。我们一般用IPC(Instruction Per Cycle)来衡量CPU执行指令的效率。

IPC呢,其实就是我们之前在第3讲讲的CPI(Cycle Per Instruction)的倒数。也就是说, IPC = 3对应着CPI= 0.33。Pentium 4和Pentium D的IPC都远低于自己上一代的Pentium III以及竞争对手AMD的Athlon CPU。过深的流水线,不仅不能提升计算机指令的吞吐率,更会加大计算的功耗和散热问题。Intel自己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也很快放弃了Pentium 4,而是主推了使用Pentium III架构的图拉丁CPU。

而流水线带来的吞吐率提升,只是一个理想情况下的理论值。在实践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解决指令之间的依赖问题。这个使得我们的流水线,特别是超长的流水线的执行效率变得很低。
要想解决好 冒险的依赖关系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乱序执行、分支预测等技术,这也是我在后面几讲里面要详细讲解的内容。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流水线的指令设计(下)-奔腾4是怎么失败的?(第21讲)

标签:发展   实际应用   支持   lin   scott   舞台   自己   需要   浮点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ahong/p/11436070.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