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培训 比较 情况 记录 jpg baidu 答案 传统 开发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太伯、仲雍“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当地,于是上千小部族,自愿归附于太伯。“泰伯奔吴”,无疑是一次中原文化与东南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
探秘吴都: 伍子胥负责在今苏州附近建立吴都“阖闾大城”,以当时的国君“阖闾”命名。
季扎: 可谓是吴国第一明贤,孔子一生只佩服两位吴人 泰伯和季扎,司马迁也是季扎的迷恋者。司马迁的泰伯世家中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记录季扎,即使是泰伯奔吴这样的大事件也只用了一百二十个字。
季扎的艺术水平很高,前544年在拜访礼乐之都鲁国时,他聆听了很多名曲,并对其作出了很恰当的评价。史记中能够给《诗经》作评注的人只有孔子和季扎。作为一个蛮夷之国的王室有这样的人文艺术修养,中原人对其也很佩服。
季扎挂剑:关于季扎最有名的一个故事。在周游列国时途经徐国,徐国的国君看上了季扎的宝剑,却难以启齿。季扎看出了国君的心思,但是季扎还需要出使其他国家,当时使者不带佩剑是不合礼仪的,所以季扎没有将宝剑赠送。当季扎返回再次途经徐国时,徐国国君已经逝世,季扎去他的墓前吊唁并将自己的佩剑挂在墓前的树枝上。 当初已经默许把宝剑赠与他,现在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不能违背自己内心的承诺。
季扎拒绝了父亲临终托付,没有去继承王位。他周游列国,可能他看到了乱世,但自己又无法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他选择了保全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可能不想自己破坏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前515年,在公子光完成一系列刺杀之后,季扎再次回到了吴国。他从大局考虑,他对全体吴人说,哀悼死者侍奉生者,听从新的国君,这才是先人的原则。季扎以自己的威武平息吴国潜在的霍乱,维持了国家的稳定,这是他为自己国家做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意见事情。
礼邦还是雄邦?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前584(寿梦时代),晋国大夫申公巫来到吴国,给吴国 带来了“战车”,并教他们如何驾驭战车和排兵布阵。 因为当时吴国只有水军,还没有步兵,所以这次“培训”和吴国后来的雄起有着很大的关联。
寿梦时代,吴日益强大,吴国撕毁和楚国的互不侵犯条约,不断的和楚国发动战争,并结束了楚国的霸主地位,勾吴也进入到了中原人的视野。
前561驾崩,寿梦遗言:把王位传给最小的儿子 季扎,然而这个遗言至始至终都未实现。
前496年,阖闾亲临战场,在对勾践的战争中负伤身亡,勾践对于夫差来说又杀父之仇。同年,勾践和夫差一起登上王位,这也为吴越之间的恩怨埋下了伏笔。
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准备与当时的晋定公争夺诸侯盟主之位。由于这盟主之位对吴王来说至关重要,且当时的吴国国力强盛,也是势在必得,故而几乎倾巢出动,只留老弱与太子留守都城。恰巧当年六月,吴国受洪灾严重,几近危难之时。当勾践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率领“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攻打吴国,并杀死吴国太子。先不论这是“越灭吴之战的开始”,单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越国总共是出动了五万多兵马,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越国依旧无法灭掉吴国,只得逼迫吴国求和。
《史记·吴太伯世家》:(王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於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
伍子胥对吴国的贡献就好比后世李斯对于秦,而他们结局都是悲剧的。
参考:
《探索发现- 回望勾吴》
吴国(春秋时期诸侯国)_百度百科
标签:培训 比较 情况 记录 jpg baidu 答案 传统 开发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eilZhang/p/1162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