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在大众面前做演讲,很多职场人都觉得这件事情真和自己关系不大。但笔者认为知道怎么做好演讲,并且能在很多人面前做一个好的演讲,绝对是对自身硬核技能的强烈加持。
一场好的演讲,对个人来说是个人形象的强烈提升,对你所在的部门和公司也会带来极佳的声誉和人气。
反之却是令人不悦的灾难,几年前国内某头部互联网公司的UE总监在国际体验大会的演讲确是辣眼睛,正如其在道歉信“反省“到,演讲内容重复,粗劣的PPT,语言风格粗鄙,极为幼稚的现场互动,加上穿衣不当等一系列问题,直播的时候,现场一观众更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地大喊“你太low了,下去吧”而导致演讲中断几分钟,后来据说实际中断16分30秒。最后的结局是该总监被火速辞退,借以平息众怒,事情才总算告一段落。这个反面的案例充分说明演讲的好坏多么重要,个人形象升华还是崩塌,甚至会延申到道德品行,专业能力的重新定义。
引人入胜的演讲往往是抓住了观众的需求,传达了观众想看到,听到的东西。
典型的案例就是政治家拉选票的时候,演讲的目的非常清晰,想让选民投票,那么就要给选民一些近期或远期的好处,比如承诺减税,提升养老金等一系列新政就必须体现在演讲内容当中。 而让人昏昏入睡,恨不能立即结束的演讲则极有可能是没有以现场观众的需求的为核心。观众希望得到一个西瓜,你硬是塞给观众一个南瓜。这样的演讲效果无异于南辕北辙,距离其目标也是越来越远。
那么一场好的演讲到底由什么决定?笔者窃以为做到以下几点,至少能做到全身而退,不至于发生灾难性的事故,至于最后的结果就交给大众评审去判断了。
自信心来源于丰富的准备工作,你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观众才有可能感受到你百分之百的诚意。紧张情绪也是演讲者的一个通病,良好的自信心也是消除紧张的利器。
演讲前做到提前熟悉现场环境,非常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演讲,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了解现场观众都有什么人,PPT内容最好是能做到正背倒背如流。
演讲过程需不需要一点互动?互动很热烈要怎么做?互动很冷场怎么做?
演讲气氛是轻松活泼,严肃庄严,还是诙谐幽默?
只有当上面的问题都思考清楚,准备充分了,那么一场成功的演讲就近在眼前了。
一个好的演讲都有一个清晰的开头和平滑的结束,而非突兀的开始,不清不楚的结束。
四种比较常见的开场手段,
那么结束了,怎么算是一个好的收尾?就好比一首好听的音乐,前面的主歌,副歌都美轮美奂,让人沉醉其中,突然一个急刹车结束了,或者冗长的收尾,变成了虎头蛇尾就可惜了。
笔者给出一些参考,
一般认为好的演讲者善于梳理内容,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都行,观众都能很好地get到那些关键点。良好的组织结构无疑是锦上添花,反之拙劣的组织结构往往让人困惑迷失,抓不住重点,尽管内容很多,却好像一盘散沙,不知道演讲者到底要传达什么。
笔者这里安利四种比较常见的演讲结构
先讲为什么要做一个项目,产品,接着讲怎么去做,最后讲最终的结果会是怎样。此模型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为什么,这一点尤其需要畅叙清楚。
就如iPhone产品当年横空出世,一举颠覆诺基亚的王霸地位。在智能手机还没有全面普及和推广的时候,苹果iPhone的发布会宣讲就需要把为什么推出这款产品说清楚,让消费者完全接受苹果推出初衷并购买它。
举个例子,日常工作中需要开展一个技术升级项目
Why: 现有技术平台和框架陈旧,数据量稍微上去一点就容易产生性能问题,维护也是极其困难
How: 开发团队决定采用小步快跑,敏捷开发,总共分10次迭代,每个迭代8周。
What: 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更快产生报表,海量数据下系统轻松应对,程序维护成本低,交接方便。
它是几个单词首字母的组合,分别是观点(Point),原因(Reason),证据(Evidence),再次强调观点(Point).
演讲是开宗明义,直接抛出观点,接着详述原因,然后抛出证据一二三,最后强调观点。
这是一个纵向比较的结构,比较大气,显得视野宽广。
过去什么情况,现在如何,未来又将怎么演绎。
这是一个出镜频率极高的演讲手法,也是被广泛用在我们日常工作中。
让我们假象这样一个场景,
小明早上手上拿着刚买的咖啡面包,正要准备坐下来好好享受一下早餐,这时桌上电话大声响起,一看是经常对接客户张的电话。小明心里想着,不会出大问题了吧?
拿起电话,明显感到客户张急切甚至责备的语气,“数据导入一半,系统崩溃了,怎么肥事?“。接下来毫无疑问就是小明拼命救火的时间,小明太难了。
他需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对策是什么,结果是短期修复还是长期彻底解决呢?
这样的场景在职场中实在是太频繁,可能一个普通职场人士一天之中就会反复发生好几次。
3V理论来源于一本书:《演讲的本质》,3V意指视觉(Visual)、听觉(Voice)、内容(Verbal)。好的3V应该是下面图表所表达的内容,
对观众而言,除了听演讲内容,更多的是看到台上的演讲者,所以演讲者的整体形象也属于演讲的一部分,形态,身体语言能传达情绪。面无表情,或者面色紧张凝重,容易让现场观众感到压抑,气氛尴尬。 反之面带微笑,语言温暖的人令人觉得友好;缺乏手势,身体语言的演讲者容易让观众觉得气场不够,不够open,反之得体的手势,适度的身体语言让人觉得开合有度,为分享的内容完美助攻,锦上添花。
演讲者应结合内容适宜的调整呼吸、语速和音调,声音能传达情绪,能让观众感受到演讲所表达的丰富内涵。例如央视《动物世界》赵老师的解说听来就相当舒服,悦耳。
演讲的内容要简洁、有针对性,切忌车轱辘话来回说,讲不到重点。在演讲内容上要提前策划,需考虑听众的需求和立场,定制简单随和,满足听众需求的内容,引起听众共鸣。
这个需要较强的个人能力,而且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炼成。就算演讲大师到了一个陌生的场景多少都有些紧张,但是不能过分紧张。控场意味者你能控制整个演讲节奏,目光的交流,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谐的身体语言,都会牢牢hold住全场。
不管全场有没有突发情况,亦或有袭击者往讲台扔鞋子,泼水,亦或提问者猛然的打断,导致你思路中断,这个时候就需要演讲迅速的冷静下来,控制情绪,仔细观察最新的状况如何。
事态如果进一步严重,例如骚乱升级,甚至演变成恐怖袭击,则需要呼喊所有人尽快离开。事态如果平息了,那么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演讲做完。
绝大部分人的演讲应该不会遇到上述的极端case,比较常见还是观众的提问中断,我们这里仍然有套路。
观众问了不知道答案的问题,笔者有几点看法,底线是千万不能忽悠,不懂装懂,
观众问了知道答案的问题,
笔者分享的五个维度至此结束,简而言之就是围绕演讲台下,台上展开的。上台前的充分准备,成为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台上的表演到位则是大获全胜的充分条件。
一个好的演讲其实都是充分打磨,排练出来。好比一个好的电影,小品,都是被导演喊cut成千上万次才来到最后的观众面前。
乔布斯从来没有把演讲的成功当做想当然的事,只有长时间的排练才换来演讲过程中表面上轻松自如,驾轻就熟,以及最后的大获成功。 乔布斯通常提前几个星期就开始为演讲做准备,做PPT。发布会前,需要2天时间进行现场彩排。在技术团队的配合下,反复迭代,反复彩排,直到可以完美呈现。为了5分钟的舞台演示,他的团队曾经花了数百个小时做准备。还是那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遭罪。
最后以卖油翁故事收尾,“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ankt/p/1174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