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一个 文化 文化课 数据结构 桌子 怀念 asd 就是 后缀数组
在实验报告和电子学/大物里扑腾的时候总会怀念以前学oi的时候……现在只有每周数学兴趣小组能感受到那种单纯的快乐了。以前很多快乐的点点滴滴现在想起来还很生动,想趁着没忘先记下来。
TODO
TODO
上了高一之后很快来了一次noip。查了一下当时的成绩,是340,比初三还差。
刚上高中的时候我应该还沉浸在学习文化课的快乐中(雾),没怎么训练oi。后来学校开始让我们学竞赛了,作为“第一届创新班”,我们是学校里第一届成规模学竞赛的——当然老师们也是第一次弄这个。学校让我们每个人从数理化生里选两门学,没有oi,因为没人注意过这东西的存在。然后我和jmx就跑到班主任樊老师办公室,说我们要专心学oi。当时生物钟老师应该也在场,问了一下我们已有的noip考得怎么样,想了一会,觉得我们还是广撒网比较好。我报了一个物理,后来经过樊老师劝说又报了生物。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突然意识到要赶紧学oi,时间非常紧张了。学校下午放学到晚自习之间有一个多小时的晚饭时间,我们就跑到机房去写bzoj,加上晚自习后回家的时间,平均两天能过一题,现在看来效率不太高。机房老师后来把钥匙给我们了(甚至还把教师卡借我们坐电梯),我们就可以随时去机房。后来我们跟班主任商量了一下,每周翘掉一两个晚自习去机房,能打一个cf的VP。那个机房是没人用的,只有我们两个会去,感觉成了某种秘密基地,在里面黑板上乱画,拼起凳子躺在上面,还有无数次听着晚自习结束的铃声收拾东西关机下楼。
物理和生物的竞赛课也是晚自习上,就在班级的隔壁教室,本班老师上课,毕竟之前也没有专门带竞赛的教练。生物很快就退了,物理应该一直坚持到了高二。物理组的人很少,上课的时候五六个人加上王老师(这么叫好不习惯)围在第一排的桌子周围做题,会做的直接上黑板讲,现在想起来也超好玩。因为初中看了一点费恩曼讲义,里面的观点很impressive,所以当时挺喜欢物理的而现在忘光了,学大物都难受。
晚自习回家之后我不写作业,所以作业全靠晚自习和周末。幸好当时作业收得很宽松,不然我也没精力学竞赛。
在我退役之前接触过两位机房老师,分别姓孙和刘,人都特别好,做我的教练,负责处理报名之类的杂活,出去比赛的时候负责带队,晚自习的时候也是他们在旁边的办公室陪我们到10点。
像这么过了几个月,写了一大堆基础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板子题,就到了2016省选。省选嘛,难度比noip大多了,省里除了asdfz和whx分都比较低。省选有个题是多次询问一个区间所有子区间最小值之和,我建了个笛卡尔树,在上面像线段树一样查询。这个复杂度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在随机数据上表现优秀。因为数据不太强,那个题直接AC了,再加上其他人分数比较低,就这么误打误撞进了省队。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激动,因为那时感觉“省队爷”非常遥远。接着去参加了asdfz的集训,立马自闭了。记得去那里的第一天第一题是个用到形式幂级数的计数题,推出来式子之后分治NTT——然而我当时压根不知道这都是啥。后面也是被各种没听过的科技刷新认知。倪星宇讲了后缀数组,我的后缀数组就是那时候学的。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候一无所知的样子真是气人,很对不起asdfz被卡名额没进省队的选手。
之后叶老师带我们参加了ZJOI,听了讲课,作为外省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已经完全没印象了,大概是0分了。讲课也只记得有讲过动态传递闭包,虽然当时完全没听懂上学期拿这个水了一篇图论报告
noi前去郑州培训,讲课的有娄晨耀,张若天,lyd,还认识了一起听课的jmx说是天然呆的visitword大佬。培训的那几天他基本都是模拟赛rank1,然后noi金牌了。
高一的noi非常惨痛,待续
标签:一个 文化 文化课 数据结构 桌子 怀念 asd 就是 后缀数组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kmcfj/p/11780392.html